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自我保健意识迅速增强。但是,目前多数人仍然认为体检只是保证健康、发现疾病的一种手段。本专题以病例介绍的形式,说明健康体检应该是疾病预防工作的切入点,同时也是开展连续性全科医疗服务、管理监控、预防疾病的起点。

更多>>   前沿观点

健康体检:健康管理的开始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自我保健意识迅速增强。但是,目前多数人仍然认为体检只是保证健康、发现疾病的一种手段。本文以病例介绍的形式,说明健康体检应该是疾病预防工作的切入点,同时也是开展连续性全科医疗服务、管理健康、预防疾病的起点。体检是目前健康服务领域最成熟的服务模式,也是人们接受度最高的健康服务品种。从上世纪中后期开始,健康体检服务已被称为“新时尚”。健康体检作为现代人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逐渐被人们认可和重视,是对一般人群进行医疗评价与实验室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作出医疗诊断的过程,主要是明确被检查者是否存在健康问题。健康体检的兴起使医院服务对象从患者扩大为健康及高风险人群(具有健康危险因素的人群),服务范围也由医疗延伸到预防和保健领域。
    健康体检不同于因病就诊时所做的身体检查,是在身体健康时主动到医院或体检中心对身体进行检查,也是一种变消极治病为积极防病的自我保健方式,而个性化的体检方案则是更有效的选择。有学者建议,看似健康的人也应每年或至少每2年进行一次体检,定期体检能早期发现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的疾病,有助于及时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详细]
更多>>   

危险因素的识别和干预:健康管理的关键

多数慢性疾病是逐渐发展的,早期可无任何症状,通过及时的生活方式干预或药物治疗通常可使疾病达到较好的预后。常规体检是早期发现慢性疾病的途径之一,全科医生在体检中应关注体检者的危险因素,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尤其应关注心血管疾病等常见慢病的危险因素。
   多数慢病是逐渐发展的,若能早期发现并通过及时的生活方式干预或药物治疗通常可以使疾病的预后较好。目前,公认的危险因素包括性别和年龄、遗传、吸烟、超重或肥胖、缺乏活动、饮食结构不合理、高血压、高血糖或 、血脂异常等。综合分析评估,识别潜在的风险及问题并制定相应干预措施,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存在的健康问题,维护健康。体检只是健康管理的起始,是健康评估的方法之一。体检不是目的,体检后报告解读和及时处理所发现的问题是维护健康的宗旨。[详细]
更多>>   

连续性健康管理的正确模式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21世纪的医学应以健康为研究对象,应从疾病医学转向健康医学,该医学模式的转变促使人们对健康标准和医学服务的要求大大提高。健康管理符合医学模式转变要求,以健康为中心,以预防为主旨,以纠正不良生活方式及指导饮食、运动为手段,以减少健康危险因素为核心,以提高和改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为目的,以真正保障和改善城乡居民健康为目标。健康管理的角色要求:通过科学的健康评估和专业的连续性干预,实施健康管理,最大限度地维护健康,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拓展健康管理的理念:我们应充分认识到,健康管理是对个体或群体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检测、分析和评估,作出健康评价和疾病预测,并对全过程进行干预的一种服务,是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是建立在现代生物医学和信息化管理技术的模式上,从社会、心理、生物的角度对每个人进行全面的健康保障服务,将科学的健康生活方式传递给健康需求者,变被动健康治理为主动管理健康,更有效地保护和促进健康。明确健康管理的目标:通过体检后的健康管理才能实现健康维护的目标,维持健康人群的健康,消除潜在危险因素,预防疾病发生,改善生活质量;纠正亚健康人群的危险因素,及时阻止疾病发生;使患病人群得到便利、有效的治疗,逐渐恢复健康。[详细]
更多>>   

探索健康管理新模式

我国目前主要慢性病包括心血管疾病、 、恶性肿瘤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特点为病程长、流行广、费用高、致残致死率高,不仅给个人和家庭带来痛苦,是导致患者因病致贫、返贫的重要原因,同时也是阻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基于上述现状,我国政府提出了慢病防治的基本原则,即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合作、社会参与;坚持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注重效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重心下沉。我们于2011年在《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上发表的《新型健康管理服务模式的创新研究》中,按照慢病发生的病因和管理原则提出了IGPDP(全科医疗、个性化疾病预防和传统的健康管理相整合)模式基本框架,即在健康管理服务基本框架中,加入全科医疗和个性化疾病预防,整合建立形成IGPDP健康管理服务模式,该模式是基于“3P”(预防、预测、个性化)医学观点及有效遏制慢病发生发展需要综合防控的理念构思形成的,该模式且是根据个人健康需求所进行的综合性健康管理服务计划制定和实施体系,从采集健康相关信息开始,周而复始,以促进健康不断向更完好状态发展。该整合式健康管理模式的创新点在于重视预防性健康体检、以全科医生为骨干提供体检后健康管理及依据科学循证的服务指南开展连续性健康照顾。[详细]
更多>>   

关于实施健康管理的决策思考

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已经进入了转型期和深化期。上海市新医改方案的出台,推行全科医生家庭责任制服务全覆盖已成为今后的重要工作。要实现对社区居民的健康管理是一个长期循序渐进的过程,在不同阶段,要有科学的决策思考,实施不同的干预和管理措施。人力基础 目前,我国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全科医生人数远远不足,国外经验是每位全科医生服务2000至2500名居民,以上海浦东新区潍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例,参加全科家庭医生责任制的所有全科医生25人,社区常住人口约10万人,人均服务对象约为4000人。政策环境 2011年7月国务院推出的《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是新时期推动我国全科医学和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上海市卫生局和浦东新区卫生局也都制定了《实施家庭医生制试点的有关意见》。此外,目前上海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实行了收支两条线和医保总额预付,在全科医生的培养、引进、使用等方面给予了政策倾斜。社区需求 全科医生家庭责任制以所服务区域社区居民为目标人群,以责任区家庭为单位,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疾病患者、残疾人、精神疾患及贫困家庭等为重点服务,此类人群约占社区总人群的16%,尤其是当前以高血压、 为代表的慢病人群的发病率激增,社区健康管理需求巨大。[详细]
更多>>  相关专题
主页 | 广告条款 | 法律顾问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诚聘英才 |
copyright©中国医学论坛报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040853号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审核同意书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