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约占颅内肿瘤的7%,其中大多数肿瘤病理学类型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经过放化疗后中位生存期约为30~60个月。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约占颅内肿瘤的7%,其中大多数肿瘤病理学类型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经过放化疗后中位生存期约为30~60个月。原发于中枢神经系统的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ALT)极为少见,外文文献均为个案报道,目前中文文献鲜有报道,我院神经外科治疗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MALT1例,报告如下。
病例资料
患者女,27岁。主因阵发性头痛1个月余,左侧肢体麻木10d入院。患者1个月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额颞部阵发性针刺样疼痛,伴视物成双,10d前出现左侧肢体麻木,乏力,并出现2次左上肢不自主抽搐。门诊行头颅CT示右额顶稍高密度占位性病变,MRI示右额顶等T1等T2占位性病变,可见明显均匀增强(图1),以右额顶脑膜瘤收入院。患者既往史无特殊。
入院后行右额顶开颅肿瘤切除术。术中见肿瘤灰红色,质地韧,血供丰富,侵蚀蛛网膜及软脑膜。肿瘤全切,术后病理显示为弥漫浸润的小淋巴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CD20阳性,CD79a阳性,CDl0阳性,Ki-67局灶阳性约10%,CD3,CD38散在阳性(图2)。病理诊断为边缘带B细胞淋巴瘤,考虑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患者出院后行放疗,随访1年未见肿瘤复发。
讨论
MALT的概念最早由Isaacson和Wright在1983年提出,是一种原发于淋巴节外的B细胞淋巴瘤,常见的病理类型为边缘带B细胞淋巴瘤,多在有黏膜和腺体的组织中发生,如消化道,唾液腺及肺部等,文献报道中少见的发病部位包括纵隔、甲状腺、乳腺、前列腺及眼眶等。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MALT(PCNS-MALT)极为少见,文献报道多为个案报道,至目前报道约27例,中文文献中目前还未见PCNS-MALT的报道。肿瘤部位多与硬膜相关,也有极少数报道肿瘤与脉络丛相关。
由于颅内缺乏黏膜或淋巴组织,PCNS-MALT来源还不清楚。Kumar等认为肿瘤来源于蛛网膜及静脉窦中脑膜上皮细胞细胞,这些细胞在胚胎来源上与黏膜上皮细胞相似。也有认为脑膜的慢性炎症是发生MALT的原因,在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中,由于淋巴系统的异常激活,导致MALT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Itoh等报道1例患者同时合并有干燥综合征以及PCNS-MALT。
考虑到PCNS-MALT极为少见,术前做出诊断很困难。由于肿瘤与脑膜关系密切,多数术前被诊断为脑膜瘤。本例患者术前亦诊断为脑膜瘤,经术后病理才明确诊断。MALT与脑膜瘤相比,更容易通过颅底孔道侵犯颅外腔隙。当怀疑MALT时,可以考虑行立体定向活检明确诊断后进行下一步治疗。
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淋巴瘤(PCNSL)的最常见病理类型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这是一种恶性程度较高的淋巴瘤,只行手术切除后很快复发,患者中位生存期仅4个月,在接受放疗及规范化高剂量甲氨喋啉化疗后中位生存期可达60个月。相对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MALT属于低级别淋巴瘤的一种,预后明显较好,因此需与之进行鉴别。MALT在光镜下表现为小到中等大小的异型淋巴细胞弥漫浸润,瘤细胞可呈现中心细胞样细胞、单核细胞样细胞或淋巴浆细胞形态,并有反应性滤泡间浸润,与慢性炎症改变相似,部分肿瘤细胞可以进而浸润周围正常上皮组织。
由于PCNS-MALT极为少见,目前还未有标准治疗方案。手术治疗所起的作用也不清楚,没有研究说明手术切除范围对肿瘤预后有明显影响,因此在文献中外科治疗手段从活检到广泛全切除肿瘤均有报道。在本例患者中我们进行了肿瘤全切除,术后患者接受了全脑放疗,随访1年未见肿瘤复发,目前仍在随访中。文献报道在胃肠道MALT中,肿瘤对放疗非常敏感。局部20~40Gy的放疗可以获得95%以上的控制率,5年生存率可达90%。对于放疗无效或复发考虑到肿瘤的恶性程度低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且对放疗非常敏感,其预后应好于其他PCNSL患者,但还需进一步观察与总结。
PCNS-MALT是一种少见的颅内肿瘤,其组织来源还不清楚,临床上需要和脑膜瘤等肿瘤相鉴别。与颅内常见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相比,MALT恶性程度较低,对放疗反应好,具有较好的预后。手术切除及化疗在PCNS-MALT治疗中的作用还需要进一步的临床观察。
(作者:曾春,王军梅,高之宪.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5年1期:89-91)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