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

关于宁养疗护“本土化”建设的思考

作者: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宁养院 孙建纯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日期:2011-10-17
导读

         宁养疗护在我国的发展,为晚期癌症患者带来了临终前的无痛与尊严。我们十余年的宁养之路,是在不断汲取国外和港台地区纾缓医学先进经验的同时,构建宁养疗护“本土化”实践的历程。

关键字:  宁养疗护 | 晚期癌症 

  宁养疗护在我国的发展,为晚期癌症患者带来了临终前的无痛与尊严。我们十余年的宁养之路,是在不断汲取国外和港台地区纾缓医学先进经验的同时,构建宁养疗护“本土化”实践的历程。

  我国地广人多,民众的经济生活水准差异较大,各地卫生资源的分布欠均衡,医疗保障措施和制度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十余年的宁养疗护历程,使我们看到了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宁养疗护模式、使癌痛患者无痛或基本无痛的希望曙光。“本土化”的宁养疗护不仅减轻了患者和家属沉重的医疗负担,还使广大癌末患者寻求到了有尊严、无痛苦地走完人生之路的福祉,也让人们看到宁养疗护在晚期癌症治疗上的主流价值和积极意义。

  居家服务是中国“本土化”宁养疗护的主轴和亮点

  中国内地的宁养院,是李嘉诚基金会与28个省、市、自治区医疗卫生部门合作,联手开办专门为癌痛贫困患者免费提供医学人文照护的专门机构。

  各地宁养院以家庭为场所,向癌痛患者提供居家照护,也就是在“家庭病床”的基础上,为癌症患者及家属提供临床止痛、症状控制、舒适护理、心理舒缓、灵性照顾及哀伤辅导等“五全”服务(即全人、全程、全家、全队、全社会)的医学模式。

inserted image

  宁养院的医护人员会定期巡诊,登门看望并评估患者的病情变化、疼痛程度、精神心理状态;患者及家属也可以通过电话等通讯手段,随时与宁养院沟通及咨询宁养疗护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宁养院除向患者免费处方临床止痛药物和相关的辅助用药外,医护人员还会亲自向家属或护理人员宣传、讲解以及示教对癌末患者的舒适护理技巧,也会因人而异地选派义工或志愿者去陪伴患者,帮助他们舒解心理压力、摆脱灵性困扰,以便能够有尊严、无痛苦地走完人生的最后一段路程(图1)。

  国内的34所宁养院目前均已步入持续性发展的良性轨道,从而大大缩小了我国与世界先进国家和地区宁养疗护事业的差距。

  在我国,因癌致贫或因癌返贫的案例比比皆是。特别是各地宁养院所服务的患者均属社会弱势群体,贫病交加的境况常令出诊人员看后心痛不已。此种现象在广大农村尤为多见。

inserted image

  从我院的统计资料也可看出,农村患者所占比例之高是其他临床科室少见的,同时农村癌痛患者也多在家中离世(表1)。这其中固然有城乡居民对死亡地点选择观念上的差异,但也不能排除患者由于无力支付高昂医药费用而不得不选择在家中临终。这使以居家服务为最大“亮点”的宁养疗护,找到了在为求医无门的癌末患者服务中的位置和价值所在。

  目前,也有少数城市医院开办了宁养病房(如天津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临终关怀病房、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宁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宁养病房等)。

  各地宁养院是面对“癌、晚、痛、穷”的社会弱势群体,实施全部免费的姑息关怀服务;而宁养病房则是对享有医疗、社会保障或具有经费支付能力的癌末患者,实施有偿的在院医疗护理服务。

  当然,这种以经济能力决定医疗待遇的分野,从人的“平等性”和医学伦理的角度评断,确有其不完全合理的方面,但也仍不失为一种符合中国国情实际的医疗服务分工。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宁养疗护在最大限度上适应不同社会阶层和不同族群的医疗需求。

  宁养疗护能降低医药费用开支

  宁养疗护的居家服务,不仅使患者能始终如一地在熟悉的家中接受照顾,而且科学、人性化的宁养措施,也使晚期病患再一次感享到人世间的关爱,为患者争得了无法用金钱衡量的福祉。

inserted image

  同时,居家服务能节省大量的医疗开支,避免卫生资源的浪费。我院的数据显示,临终前患者人均医药费用,某肿瘤防治中心同期住院治疗的患者是接受宁养疗护患者的近80倍(表2)。正如WHO发布的一项调查报告中所指出,人在一生中消耗的医疗卫生资源,80%发生在临终前的一个月里。

  宁养疗护是理念不是界限

  国内宁养院目前仅限收治晚期癌痛的贫穷患者。而对 “晚期癌痛”的判定,却常令人处于两难境地。许多患者在患病早期就已出现了程度不同的疼痛。而无论是WHO的“三阶梯止痛指导原则”,还是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其指导思想都是“姑息医学早期介入肿瘤治疗”。

  因此,随着中国内地宁养疗护工作的不断发展和深入,如何使越来越多的癌痛患者能享受到宁养疗护带给他们的福祉,也是摆在全社会面前不可回避的生命伦理课题。

  结语

  可以相信,随着政府对民众的社会保障机制的逐步完善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及时代的不断进步,中国内地的宁养疗护会从当前的“初级阶段”走上更理性、科学、完善的轨道。而在当前,对于中国癌末患者中的绝大多数,只有通过宁养团队的协同努力,在居家服务的过程中,为患者和家属提供生理、心理和灵性照顾等诸多方面的支持,努力改善和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才能达到姑息关怀服务的宗旨目标。

  纵观欧美或港台的安宁缓和事业,不同的国度和地区创建了门诊咨询、安宁病房、日间照护、居家服务、共同照顾等形式各异、规模不一的宁养服务方式。港台地区的安宁缓和医疗,更以其各自“本土化”的特色得到了民众的欢迎和政府的认可,其成就也令世人瞩目。而在中国内地,为使更多的癌痛患者能够分享到宁养疗护所提供的无痛、尊严和安宁的福祉,居家照顾仍不失为广大民众和肿瘤防治人员的智慧选择。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