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国内医学十大新闻

作者:CMT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日期:2011-01-06
导读

         2011年1月6日中国医学论坛报评出2010年国内医学十大新闻。

关键字:  国内 | 十大新闻 | 医学 

       1. 首部《中国国家处方集》发布

  2月7日,卫生部发布了我国首部《中国国家处方集(化学药品与生物制品卷,2010年版)》,用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该处方集包括临床20个系统、199种常见疾病的药物治疗方案及相关药物信息,覆盖了《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国家基本医保目录》中的西药部分和其他常用药共1336种。

  《中国国家处方集》编写办公室副主任胡茵介绍,《中国国家处方集》发布后受到广大医务人员好评。许多临床及医学药事部门的医务人员认为该处方集临床指导意义大,临床使用价值高。由于处方集中有具体的治疗方案,对规范医师的医疗行为有一定作用。此外,一些地方行政管理部门,如福建、安徽等省,还将《中国国家处方集》作为当地药品招标的主要参考目录依据。有关处方集相关内容的培训也在有序展开。

  2. 我国188bet在线平台网址 防治形势极为严峻

  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杨文英教授等3月25日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文章,详述了中国人188bet在线平台网址 流行情况,其中188bet在线平台网址 和188bet在线平台网址 前期的患病率分别为9.7%和15.5%,以此推算,中国现有188bet在线平台网址 患者达9240万例,居全球之首。11月14日,中华医学会188bet在线平台网址 病学分会(CDS)和国际188bet在线平台网址 联合会(IDF)联合发布了一项中国188bet在线平台网址 社会经济影响研究的结果。该研究显示,中国188bet在线平台网址 治疗费用每年达1734亿元人民币(约250亿美元),188bet在线平台网址 所致的直接医疗开支已经占中国医疗总开支的13%,成为影响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中华医学会188bet在线平台网址 分会主任委员纪立农教授指出,在2010年《中国医学论坛报》国内医学十大新闻事件评选过程中,与188bet在线平台网址 相关的内容受到大家广泛关注,说明近年来国内开展的有关188bet在线平台网址 危害及防治188bet在线平台网址 紧迫性的一系列教育活动如“蓝光行动”,已在医务界及社会大众中初见成效。今后188bet在线平台网址 防治工作的重点应该是将有循证医学证据的防治措施落实到临床实践中,要加强转化医学研究,将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研究结果转化为188bet在线平台网址 日常防治过程中可行的方法和手段,提高188bet在线平台网址 临床的防治水平。

  3. 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靶点明确

  4月9日,《科学》(Science)杂志发表了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上海血液学研究所陈赛娟等完成的高质量研究,揭示了癌蛋白PML-RARα是砷剂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APL)的直接靶点,并为砷剂这一古老的毒性药物如何作用于癌蛋白PML-RARα提供了新的有力证据。

  4. 我国首次确认白癜风是自身免疫性疾病

  6月6日,《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杂志在线发表了由安徽医科大学张学军教授等完成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者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GWAS)发现白癜风易感相关基因:包括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的2个等位基因,6号染色体的RNASET2、FGFR1OP和CCR6,10号染色体的ZMIZ1。研究者还同时确认白癜风是自身免疫性疾病。

  5. 我国自主研发的脊柱微创手术机器人面世

  7月11日,由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与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联合研发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脊柱微创手术机器人,进入前期临床试验。该机器人由机械臂和控制台两大系统组成。主体机械臂形如1只粗壮的人体手臂,包括上臂、前臂、手掌3个部位。控制台包含监视器、操作面板等部分。医师通过在控制台上的操控指挥机械臂完成相关手术动作。

  6. 我国发现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肝癌易感基因

  8月2日,军事医学科学院公布了中国学者在肝癌研究领域取得的重大发现,该院研究人员采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在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体内发现了一个全新的肝癌基因区域——1P36.22的UBE4B-KIF1B-PGD。《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杂志同时在线发表了该原创性研究成果。

  7. 我国学者发现食管癌易感基因

  8月22日,《自然遗传学》杂志(Nature Genetics)在线发表了我国学者王立东教授领衔完成的大规模食管癌GWAS研究结果,首次证实在人类第10号和20号染色体上的PLCE1和C20orf54基因是食管癌的易感基因。

  8. 我国自主研制的戊型肝炎疫苗获国际认可

  8月23日,《柳叶刀》(Lancet)发表了我国自主研制的戊型肝炎疫苗的三期临床试验结果。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肝炎室主任霍尔姆贝格博士撰文述评认为,(这项大规模临床试验)“令人信服地证实了该戊肝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是全世界戊型肝炎预防与控制领域的一个重大突破”。

  厦门大学生命科学院夏宁邵教授指出,该研究论文刊出后,引起了一些学术刊物、学术会议及媒体的广泛关注。目前该疫苗已申请新药证书和生产文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在审评。在我国戊肝疫苗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预防一般人群中的散发性戊型肝炎;预防妊娠妇女、慢性肝病患者、器官移植患者、老年人等重症高危人群中的戊型肝炎;在戊肝暴发流行中预防疫区人群及前往疫情的人员罹患戊型肝炎;为食品加工从业人员、孕妇看护人员、敬老院看护人员等人群接种疫苗以降低带毒风险,减少食源性及医源性戊肝暴发流行的发生;在戊肝暴发流行中,建立人群免疫屏障,控制疫情的蔓延。

  9. 大剂量输注母亲淋巴细胞有效治疗EBV相关淋巴瘤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临床遗传中心主任朱平等研究发现,对恶性度很高的儿童EB病毒相关淋巴瘤,大剂量输注母亲淋巴细胞可有效缓解患儿病情,改善临床症状。其研究论文10月6日在线发现于《血液》(Blood)杂志。

  该研究的主要研究者朱平教授介绍,课题组在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发生的EB病毒相关性淋巴系统增殖性疾病中发现,将志愿者的淋巴细胞输注给患者进行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可获得较好疗效。于是他们设想,如果妊娠时期母亲和胎儿间的双向血流交换在母亲和孩子体内长期形成母子微嵌合体,可能诱导母子特异的免疫耐受。试验结果证实了他们的设想。

  朱平介绍,肿瘤的过继免疫治疗是有可能最终治愈肿瘤的重要途径,但是肿瘤患者自身细胞往往有免疫缺陷,不容易有效发挥作用。这项研究发现的母子间免疫耐受机制和母亲淋巴细胞输注有效治疗肿瘤的实际效果,为肿瘤治疗开辟了一条新路。

  10. 我国甲流疫苗流行病学保护率可达87.3%

  历时1年随访观察9万余人,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在全球首次获得了甲型H1N1流感(甲流)疫苗实际保护效果数据。研究者在26.9万名多中小学生中,通过比较接种组与未接种组甲流发病情况,结果发现,接种组的发病率为35.9/10万,未接种组为281.4/10万,由此计算出甲流疫苗流行病学保护率为87.3%。该研究还首次证实接种甲流疫苗不存在发生吉兰-巴雷综合征病例现象。该研究报告2010年12月23日刊发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

  领衔该研究的北京市CDC免疫预防所所长吴疆介绍,通过北京市疾病监测报告系统、北京市不良反应监测体系,研究小组对95244名2009年国庆庆典参与和保障人员甲流疫苗接种者展开随访,观察其接种疫苗后是否得到了实际保护。最终获得该疫苗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数据。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