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阜外医院外科病房主任、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总院长助理潘湘斌教授主刀,成功完成全球首例“完全可降解封堵器”植入术。手术的成功,标志着中国在完全可降解封堵器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技术迈入世界领先行列。
2 月 2 日,由阜外医院外科病房主任、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总院长助理潘湘斌教授主刀,成功完成全球首例“完全可降解封堵器”植入术。手术的成功,标志着中国在完全可降解封堵器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技术迈入世界领先行列。
室间隔缺损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约占先心病的 30-50%。正常人的左心室和右心室被室间隔分开,互不相通。如果在胎儿时期室间隔发育不全而遗留孔洞,使左心室与右心室相通,在心室水平产生左向右的分流,则称为先天性室间隔缺损,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将严重威胁患者生命。
目前,介入封堵术是先天性心脏病治疗的常用方法之一。虽然具有创伤小的优点,但是植入人体的封堵器全部是由金属制成的,将永久存留在患者体内,不但存在远期并发症,而且部分敏感的病人会有慢性炎症,即俗称的“异物反应”。研制可吸收封堵器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所在,所以在全世界范围内,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及技术进行研发,但是由于研究难度巨大,而且可吸收材料在放射线下不显影,各国研制的封堵器多带有不可吸收的金属部件,无法完全解决残留问题,目前全球尚没有可吸收封堵器投入临床应用。
为了推动心血管疾病治疗技术的发展,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主任、阜外医院院长、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总院长胡盛寿院士高瞻远瞩,组建了跨专业、跨学科的复合技术团队,并提出了从“医疗中心向医学中心转变”的目标。该复合技术团队联合国家心脏病植介入诊疗器械及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乐普医疗),带着临床问题开展基础研究,再从材料学成果回到临床应用,终于制造出这款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完全可吸收封堵器,填补了世界空白。
手术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复合技术团队实施,潘湘斌教授亲自主刀,在心脏不停跳的情况 下,全程采用超声引导,通过仅拇指大小的切口,成功植入全球首例完全可降解室间隔缺损封堵器,心脏封堵技术从此迈入新时代。
完全可降解室间隔缺损封堵器的主要设计者、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总院长助理潘湘斌教授表示,我们通过近四年的艰苦努力,尝试了数十种改性方案才获得了合适的材料及封堵性能,并通过了严格的动物实验及国家权威部门的检测,而且我们摒弃了传统的放射线引导方式,采用更先进的超声引导方式,为植入完全可吸收封堵器创造了条件。
与传统封堵器相比,完全可降解心脏封堵器植入人体后可逐渐被自身组织所替代,在治疗缺损的同时,实现了体内无异物残留,杜绝了远期并发症。
此次新技术的成功应用对先心病治疗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代表了未来发展的方向,是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推动产学研协调发展的又一标志性成果。
这项新技术不仅能造福室间隔缺损患者,还能造福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心脏瓣膜病、房颤等患者,近期相关产品将逐渐在临床上开展应用,将造福从先天性心脏病到成人心脏病的广大患者。
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华中分中心位于郑州市郑东新区。2015 年 3 月 29 日,河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签署协议,依托河南省人民医院,合作共建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华中分中心。该项目是河南落实省委省政府“四个开放引进”——开放引进机构、开放引进平台、开放引进人才、开放引进管理的具体体现。2017 年 12 月 16 日,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正式挂牌开诊,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华中分中心同时挂牌启用,河南建设国家心血管区域医疗中心迈出关键一步。
copyright©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