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请登录,我要注册

心血管

相聚冰城 热议心衰治疗

作者:韩莹莹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日期:2011-01-28
导读

         1月7-8日,第三届全国心力衰竭学术会议在冰城哈尔滨召开,本次学会设专题讲座、病例讨论和辩论等丰富内容,与会专家学者就心衰基础研究、指南解读以及临床诊治等多个方面展开了热烈讨论和交流。

关键字:  心力衰竭 | 冠心病 

第三届全国心力衰竭大会开幕

  

  1月7-8日,第三届全国心力衰竭学术会议在冰城哈尔滨召开,本次学会设专题讲座、病例讨论和辩论等丰富内容,与会专家学者就心衰基础研究、指南解读以及临床诊治等多个方面展开了热烈讨论和交流。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β受体阻滞剂可显著改善患者心衰症状,降低病死率,但临床应用与指南间仍有较大差距,达靶剂量或最大耐受剂量比例较低,影响患者获益。北京安贞医院吴学思教授通过一项研究,分析了遵循指南进行个体优化心衰药物治疗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研究纳入18岁以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增大(男性>55 mm,女性>50 mm)、左室射血分数(LVEF)≤40%、无瓣膜病或先心病的231例患者,其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及β受体阻滞剂使用率分别达97.2%和98.2%,达指南推荐靶剂量者分别占50.7%和37.3%,所有患者ACEI和β受体阻滞剂基本达最大耐受剂量,上述比例均显著高于国内外一般调查水平。中位随访35个月显示,严格遵循指南治疗慢性心衰,明显降低患者病死率,改善多数患者心功能[纽约心脏学会(NYHA)心功能改善≥1级者达94.8%,治疗前后LVEF均值分别为29.8%和43.3%),并使部分患者(约40%)心脏结构恢复正常。吴教授指出,遵循指南优化药物治疗可使心衰患者显著获益,并给出3点建议。

   重视生物学治疗

  即重视对患者预后的治疗。何时启用ACEI/ARB和β受体阻滞剂及如何加至靶剂量或最大耐受剂量需因人而异,对于失代偿性患者,需在水钠潴留被控制且病情稳定后给药;从小剂量甚至极小剂量开始给药,且逐渐加量;并非1~2次治疗就能达到理想化治疗剂量,须让患者多次复诊。

  “干体重”的控制和维持

  在应用β受体阻滞剂时,患者要在用药前达到干体重,且在整个用药期间均要保持干体重。

  对患者的宣教管理

  贵在坚持随访;医生应嘱患者坚持服用改善预后的药物,以避免复发;叮嘱患者勿擅自减量、撤药,保证药源供给;良好的医患关系和患者的高度依从性是保证良好治疗效果的基础。

  经验·探索 重症冠心病的外科治疗

  导致心力衰竭的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仍为冠心病。与国外相比,目前我国重症冠心病外科治疗整体并发症多、死亡率高、患者预后较差,缺乏有效的关键技术和规范化应用。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宋云虎教授在会上介绍了阜外医院的缺血性心衰外科治疗经验及探索方向(表1)。宋教授指出,左室大小、左心功能、有无室壁瘤、血管病变支数和存活心肌数量是外科疗效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并强调了应根据共识评估和预测患者病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总之,就缺血性心衰外科治疗而言,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和左心室成形术仍是主要手段,心室辅助泵是强有力的支持手段,心脏移植是有效的终末治疗手段,以再生医学为理论基础的治疗新策略具有一定应用前景。

  困惑·梦想 干细胞治疗心衰路在何方

  2010年,干细胞治疗被美国心脏学会(AHA)和《时代周刊》(TIME)评为年度“心血管领域十大研究进展”和“十大医学突破”之一,本次会上,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黄浙勇医生针对干细胞治疗的现状、问题和出路作了精彩报告。

  现状:研究初步显示有效性

  根据已有研究结果,目前共识是骨髓细胞移植可轻度改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短期心功能,也有研究结果倾向于移植后的作用长期有效,但尚无荟萃分析结果支持。中山医院的研究显示,即使移植疗效呈一过性或暂时性,重复移植可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疗效的持续性。

  困惑:硬终点缺乏,机制不清

  尽管经冠脉骨髓细胞治疗AMI可轻度升高LVEF(较对照组高3%~4%),左心室功能和形态学参数改善接近药物、溶栓或介入等成熟治疗策略,但在2个根本问题上仍存在困惑:①疗效指标,即使更多临床试验和荟萃分析证明,细胞移植治疗改善心功能(即使LVEF升高超过已有成熟治疗策略),但若无硬终点(死亡/心衰)事件的直接证据,细胞治疗仍无法真正走进临床一线;②移植机制,干细胞治疗的本质特征应为细胞再生,但目前条件下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心衰的主要机制是旁分泌,而非心肌再生。

  出路:寻找种子细胞,优化中间环节

  面对如此困惑,干细胞治疗的出路在于寻找种子细胞和优化中间环节(改善微环境),心肌修复不只是细胞再生,而是整个配套设施(如支持细胞、血管、神经、细胞因子等)的系统工程。

  关注·思考 指南未涉及的心衰治疗

  广东省人民医院黎励文教授的报告提示,医生在遵循指南治疗心衰同时,也应关注指南中未涉及的心衰治疗领域内容。

  姑息治疗

  姑息治疗是对心衰患者身体和社会心理的治疗,包括决策制定、交流、教育、社会心理和精神问题及症状处理,应贯穿于心衰治疗全过程。医生可采用多重方案针对患者的躯体症状及精神症状,联合多学科专家共同治疗,并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针对特殊患者确立治疗计划并加强监护。

  自我护理

  自我护理包括患者的依从性、饮食遵从、运动和体重控制、避免有害暴露以及自我监督和治疗,是心衰治疗成功的一部分,能显著影响患者的症状、功能改善情况以及生活质量和预后。医生可通过指导患者,由一系列患者行为选择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促进其心理的稳定;并应定期电话随访,进行信息宣传、交流并干预血流动力学监测装置,以稳定心衰患者的病情,降低其住院率和死亡率。

  要闻  NT-proBNP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在本次会议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刘梅颜教授介绍了《NT-proBNP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对N末端钠尿肽前体(NT-proBNP)的生物学特性、检测方法和在心衰诊断中的应用作了详细解读。NT-proBNP用于急慢性心衰诊断须采用“双截点”策略,即排除截点和诊断截点(表2)。对处于稳定状态的冠心病患者,建议每6~8个月接受1次NT-proBNP测定,而对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应在就诊时即接受检测,并在3~6个月后接受复查,作为治疗决策和判断预后的依据。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