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届国际肝移植协会年会肝移植50周年庆典精彩报告

2013年6月12日至15日,第19届国际肝移植协会(ILTS)年会暨肝移植50周年庆典在澳大利亚悉尼隆重召开。本次大会共收到稿件773篇,来自世界各地的1200余名肝移植领域的权威专家、知名学者、医护人员和科研人员参加了本次会议,并就肝癌肝移植受体标准的讨论、活体肝脏移植供者安全性探讨、成人和儿童肝移植长期存活的关键技术、免疫抑制剂的合理应用,DCD供肝的临床应用和基础研究进展等问题展开了广泛和深入的讨论。

    6月是澳州入冬的日子,然而坐落在悉尼市的达琳海湾会议中心,却是格外的热闹,一年一度的国际肝脏移植会议在这里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代表们,包括移植外科内科专家,强大的研究团队,以及其他成员们都聚会在此。大会是由主会场和多个分会场所组成。通过调查,此次参会人员最多的是来自亚洲,可见亚洲肝移植在国际社会上逐渐崭露头角。[详细]
更多>>  学术新星专场报道

蛋白酶抑制剂三联疗法丙肝感染肝移植受者性别差异

三联疗法与严重贫血相关,尤其在妇女和肝移植受者中,与贫血相关的不良反应可能限制治疗效果。美国Varun Saxena教授等研究了来自美国6个中心的120例丙肝感染的肝移植受者,应用三联疗法(聚乙二醇干扰素+利巴韦林+蛋白酶抑制剂),中位随访158天,特拉波维在89%患者中使用,聚乙二醇干扰素+利巴韦林在97%患者中使用,对男女患者的不良反应和病毒反应性进行了分享。[详细]

肝移植等待名单中肝癌和非肝癌患者新型优先评估模式

为建立肝癌和非肝癌患者的分配公平模型,应用移植益处作为终点,意大利帕多瓦大学Alessandro Vitale研究团队对2004-2009年北意大利移植地区慢性终末期肝病患者中进入移植等待名单(WL)的2697名和经历移植(LT)的1702名患者进行了研究。建立2个独立多变量回归(WL模型和LT模型)来测量肝癌和非肝癌患者MELD的预后能力。对WL模型我们使用多变量分析竞争风险。危险比(HR,95%可信区间)最终包括在Markov模型中用来计算不同亚组和不同时间水平的移植益处。结果表明,WL竞争风险模型中发现MELD能显著预测肝癌和非肝癌患者的生存。[详细]

术后门脉高压症对活体肝移植后异体免疫反应的影响

最近研究显示门静脉压促使基于肝脏的抗原提呈细胞包括肝窦内皮细胞(LSECs)的活化,肝窦内皮细胞具有耐受性的能力。日本广岛大学Takashi Onoe教授为研究术后门静脉压(PVP)对活体肝移植受者异体免疫反应的影响,将55例活体肝移植患者根据PVP水平分为两组:低PVP组(<15mmHg)和高PVP组(≥15mmHg)。为监测患者细胞同种异体反应性,多参数的MLR试验在活体肝移植术后2~4周间期进行。MLR揭示了活体肝移植术后2周CD8+T细胞的抗供体反应在高PVP组显著高于低PVP组。[详细]

心脏死亡器官捐献肝移植导致肝癌患者生存下降

来自西加拿大大学的Kris P.Croome教授从移植受者科学登记处(SRTR)的UNOS数据分析了所有尸体肝移植受者的生存情况,发现接受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的肝移植患者比接受脑死亡器官捐献(DBD)的肝移植患者长期生存较差。多因素Cox分析显示移植物和患者生存的预测因子包括肝癌诊断,接受心脏死亡器官捐献移植物,丙肝状态,受体年龄,供体年龄和MELD评分。[详细]

低温氧合体外灌注预防DCD肝移植后胆道损伤

为克服器官短缺,心脏死亡供体肝脏在很多国家的应用不断增加。由于器官保存前的热缺血期,这些移植物处于衰竭和胆道损伤的风险更高。为研究机器灌注肝移植物移植后的胆道损伤,瑞士苏黎世大学医院的Andrea A. Schlegel教授等分析缺血末低温氧合体外灌注的影响,只在移植物植入前1小时通过门静脉应用。他们通过大鼠肝脏来研究移植后机器灌注肝移植物的胆道损伤,发现用低温氧合体外灌注(HOPE)治疗后缺血再关注损伤显著改善,这是首次在DCD肝移植模型中证实低温氧合体外灌注是预防胆道损伤的良好策略。[详细]

耐受可被打破:可耐受的儿童肝移植受者前瞻性研究

约20%的肝移植受者发生移植耐受,儿童患者更为常见,而人们对肝移植受者的长期预后知之甚少。美国UCLA儿童胃肠科的Laura J.Wozniak教授等前瞻性的研究了可耐受儿童肝移植受者的临床特征。耐受被定义为脱离免疫抑制剂1年以上肝功能仍正常。他们通过对15例儿童肝移植患者的观察发现,12例患者保持耐受,3例没有耐受(原因包括转氨酶升高、发生系统性红斑狼疮、活检显示中度急性排斥反应)。他们发现几乎所有耐受患者都是男性,数据提示耐受是一个动态,非永久的状态。[详细]
更多>>  肝再生医学进展报告

    同去年的会议内容相比,肝再生医学还是这个领域的新秀。肝再生医学会议是由来自英国伦敦国王大学医院的Dr. Dhawan 和来自香港大学的Dr. Man 主持。一共邀请了四位世界著名的讲者。他们分别是来自澳大利亚悉尼PRA医院的Dr. Raska,香港大学的Dr. Ma,荷兰鹿特丹大学医学中心的Dr. van der Laan和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院Dr. Fox。

肝脏肿瘤干细胞

Dr.Ma是香港大学的名誉助理教授,在过去的几年内,Dr. Ma的研究重点是在肝脏肿瘤干细胞上。大会期间,她着重介绍了肿瘤干细胞,干细胞的标志物以及干细胞的鞄向治疗。肿瘤干细胞是一群特別的肿瘤细胞,这群细胞和肿瘤的发病有关,并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能力。[详细]

肝再生医学的发展史和干细胞的临床治疗

肝细胞的再生能力第一次被描述是在公元前八世纪的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每天都在承受恶鹰啄食肝脏的刑罚,然而他有一个能力,就是无论每天肝脏被吃掉多少第二天又会恢复原状。古希腊神话当中唯有这个故事提及了肝细胞的再生能力,尽管是虚构的,但这个概念在那时就已经被创造出来了。根据定义,干细胞是未分化的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详细]

肝脏干细胞

Dr. ven der Lann是一位来自荷兰鹿特丹大学医学中心的副教授,在过去的十几年中,他和ILTS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在2005,2006和2009期间他曾经3次获得ILTS年轻学者奖(Rising Star), 现在他担任ILTS杂志的副主编。在大会期间,他不仅对肝脏干细胞的定义和分类作了详细的解释,还将他的工作向大家作了完整的汇报。[详细]

肝细胞疗法的进展

Dr. Fox是美国宾州匹兹堡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的一位外科教授同时也是再生医学创新疗法中心主任,该中心是附属于美国有名的McGowan 再生医学研究所。他的主要研究课题及临床工作:肝脏移植,肝病及肝细胞功能失调的细胞治疗方法,肝脏的再生医学,肝脏干细胞,人工肝及肝细胞移植在治疗肝病的作用。他发表了很多文章,建立了不同肝病的动物模行,运用人体肝细胞并曾经多次成功为肝病患者做肝细胞移植。[详细]
更多>>  浙大一院研究成果

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研究成果

第19届国际肝移植协会(ILTS)年会上,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郑树森院士领衔的肝移植团队共有42篇摘要投稿,共有7位学者进入大会发言,30余篇摘要以POSTER形式展出。其中徐骁教授、刘原兴医师、张宇医师、郭海军医师和丁超峰博士5人分别获得了大会颁发的青年学者奖(Young Investigator Award)。这充分展现了浙大一院肝移植团队强大的综合实力,更表现了青年学者研究的活力。[详细]

Galectin-1 通过IL-10依赖性机制减轻了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是肝切除手术和移植过程中发生器官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作为淋巴器官中表达的内源性凝集素,Galectin-1在限制急性炎症和促进耐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的目的是确定Galectin-1肝脏IRI中的体内作用及其治疗潜力。在使用和不使用重组蛋白Galectin-1(rGal-1)或中和抗-IL-10抗体的处理下,雄性C57BL/6小鼠进行90分钟的部分肝脏缺血再灌[详细]

MiR-93在肝癌肝移植术后通过EphA4介导的上皮细胞间变促进肝癌转移

 MicroRNAs (miRNAs)已经证明在人类癌症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然而,miRNAs在肝细胞肝癌中的功能目前仍然不是很明确。我们研究了miR-93在肝细胞性肝癌原位肝移植术后中的作用及其机制。利用原位杂交和定量PCR方法检测了miR-93在肝细胞性肝癌组织中和细胞系中的表达状态。利用人肝癌细胞系,将miR-93的慢病毒载体、其相应抑制物慢病毒载体以及阴性对照慢病毒载体转导并构建稳[详细]

急性肝移植排斥反应肠道微生态的深度分析

 肝脏移植已经成为公认的治疗终末期肝脏疾病的方法,其1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90%和75%。然而,急性排斥反应依然是威胁生命的并发症,并且临床上有很少可用的预测排斥反应的生物标志物。肠道微生态是机体最重要的微生态系统和一个主要的“代谢器官”。本研究目的是鉴定移植受体的肠道微生态模式,并探讨该模式作为移植排斥生物标志物的潜在临床应用价值。本研究建立了急性排斥反应移植模型(DA 大鼠作为供体,Lewis[详细]

长链非编码RNA PCAT1预测肝癌肝移植后肿瘤复发和患者生存

肿瘤复发仍然是肝癌肝移植患者的一个关键问题。然而,目前尚缺乏有效的生物标志物预测复发和患者的生存率。近年来,通过RNA测序鉴定的新型分子---长链非编码RNAs(lncRNAs),已被证明对肿瘤生物学具有的重要的调控作用。本研究的目的是检验lncRNA PCAT1在HCC中的表达模式及其临床意义以及在肿瘤进展中的生物学作用。我们使用实时定量RT-PCR的方法检测了2002年至2011年之间的184[详细]

沉默ZIP4抑制肝癌细胞的运动能力并且ZIP4的高表达预示着肝癌肝移植病人预后不良

在先前的研究中发现ZIP4在肿瘤的发展中有重要的作用。然而它在肝癌肝移植中的作用却是不清楚的。本研究的目的是研究ZIP4的表达与肝癌肝移植病人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及探索ZIP4在肝癌中作用机制。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ZIP4在60例肝癌组织标本和对应的癌旁标本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以Kaplan-Meier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及COX比例风险多因素分析其表达水平与肝[详细]

IL-22在小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中的免疫调节:通过STAT3–c-myc信号通路促进自噬

自噬(自我消化)通路对细胞分化、生存和平衡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已经发现,外源性的IL-22通过激活STAT3调控肝脏IRI,因而推测IL-22在肝脏IRI通过STAT3–c-myc信号转导促进间质自噬来促进肝细胞生存/再生。我们使用肝细胞条件性的IL-22Tg小鼠(B6)。在肝热缺血模型(90分钟)和再灌注(6h)中,IL-22Tg小鼠免受肝脏IRI,表现为降低的ALT水平(611±241 U/L [详细]

TIM-3过表达的T淋巴细胞在小鼠肝脏缺陷再灌注损伤中阻止了固有免疫炎症

先前的研究已经表明:1)通过CD40信号的CD4 T细胞的活化在肝脏缺陷再灌注损伤(IRI)的早期阶段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Tim-3–Gal-9阴性的T细胞共刺激的破坏加重局部炎症反应,以TLR4依赖性方式预示肝脏IRI严重程度。我们推测,Tim-3过表达的T细胞修正了体内固有免疫驱动的肝脏IRI。在人类CD2启动子的控制下,表达全长的TIM-3 cDNA产生了TIM-3 Tg小鼠(C57BL[详细]

供体miR-196a2多态性与肝移植后肝癌复发相关

在microRNA(miRNA)中单核苷酸多态性可以改变miRNA的表达,导致不同的功能后果。最近的研究发现,miRNA基因变异可能参与肝细胞癌(HCC)发生的风险。本研究目的是评估供体和受体的肝脏miRNA基因多态性与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风险的相关性。从2007年1月至2011年3月,共155例原发性肝移植治疗乙型肝炎病毒成人患者参与该项前瞻性研究。应用Applied Biosystems SNa[详细]
更多>>  精彩图集
  结束语

    本次大会持续了三天,为来自五大洲的肝移植医师探讨肝移植临床经验、分享手术技巧、交流心得体会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对加强世界各国医生的交流合作,共叙友谊,共谋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第20届ILTS年会将于2014年6月4日至7日在英国伦敦召开,我们期待届时能有更多、更新的学术成果展示出来。

主页 | 广告条款 | 法律顾问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诚聘英才 |
copyright©中国医学论坛报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040853号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审核同意书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