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底粘膜下肿物常常在胃镜检查时意外发现。肿物可起源于较深的固有肌层,也可起源于较浅的粘膜下层,突向胃腔内生长。起源于粘膜下层的肿物,可以通过EMR(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方式安全而快捷的切除;但是起源于固有肌层的肿物,内镜切除的难度较高,并且无法避免的会造成胃底穿孔。对于胃底固有肌肿瘤通常的处理方式为等待观察:待肿瘤生长至直径超过5cm,或者出现溃疡出血,或者发现近期迅速生长,再转外科腹腔镜手术切除。据我科统计,胃底粘膜下肿物约65%为间质瘤(GIST)。GIST为潜在恶性的肿瘤,恶性特征同肿瘤的大小存在明确相关,因此期待观察存在一定的风险;待肿瘤较小,还没有向恶性转化时,如果能够完整而微创的切除肿瘤对于患者而言具有更高的受益。内镜下目前能够满足完整而微创的切除胃底固有肌层肿瘤有两种方法:内镜下套扎及ESD(Endoscopic Submocosal Dissection)切除。内镜下套扎技术较为简便安全,但是无法获取组织病理,更无法根据病理进行肿瘤良恶性的判断,评估患者的预后;同时无法对套扎的完整性进行评估,即存在套扎不完全,潜在存留复发的可能。ESD技术操作较复杂,对内镜医生要求较高,耗时多,能够切除直径3cm以内的肿瘤。切除肿瘤后的穿孔,也可以通过金属夹及尼龙绳安全的闭合;但是患者花费较高,风险较大,普通的医院难以开展。并且内镜下发现的粘膜下肿物往往较小,多数在1cm左右,ESD切除成本过高。因此我们综合了内镜下套扎和ESD技术,开发了一种简单,方便,有效的内镜切除方法,即透明帽吸引胃底固有肌肿瘤切除及穿孔闭合术。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