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登录,我要注册

神经外科

外伤性双侧基底节区出血一例

作者:李刚,汤华,陈少军 来源: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日期:2015-09-21
导读

本例患者在局麻下采用双侧小骨窗血肿清除,有效清除了血肿占位,创伤小;同时血肿腔内置管引流,进一步引流残余血肿,并防治后期的血肿量增多及迟发血肿,不失为一种可尝试的治疗手段。术中体会不应过分清除血肿,术后须重视高热等并发症的处理,若能配合高压氧等综合治疗措施,可能会有更好的预后改善。

关键字: 基底节区出血 |

患者 男,32岁。因“头部车祸外伤后昏迷5 h余”入院。患者入院前5 h余,骑摩托车时与面包利锄辨弼缺部受伤,当即昏迷,右额皮肤外伤性出血,左侧外耳道出血,非喷射性呕吐胃内容物。头颅CT:双衄基底节区及左侧顶叶血肿,脑肿胀,脑水肿,蛛网膜下腔出血(图1a)。既往无高血压、头痛、癫痫发作、服用抗凝药物等病史。

查体:神志昏迷,双侧瞳孔直径约2 mm,对光反射消失,左侧外耳道可见出血,左侧颜面部见多处皮肤裂伤,少许渗液,四肢刺痛过伸。当天急诊在局麻显微镜下行双侧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并气管切开,术中清除部分血肿后置管于双侧血肿腔引流,术后每天每侧以5 ml生理盐水+2万单位尿激酶注入血肿腔,夹管4 h后放开引流。常规脱水,抗炎,降温,支持治疗等。

术后2 d复查头颅cT诊断意见:脑外伤术后表现,双侧基底节区及左侧顶叶血肿,脑肿胀,脑水肿,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内积血,颅内少量积气(图1b)。术后1个月患者持续昏迷,体温38~39℃,无呕吐及抽搐。查体:GCS57分,双侧瞳孔直径约2 mm,对光反射迟钝。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少许湿性啰音。腹软,移动性浊音(-),四肢刺痛过伸。因经济等原因,未行DSA或CTA检查,术后40 d转回当地治疗。

讨论

外伤性基底节区出血(TBGH)在临床上较为少见,多见于青壮年,交通事故为首位致伤原因,致伤机制目前还不清楚,多数观点认为在加/减速负荷的作用下,脑组织不同成分间移位产生剪切力,作用在基底节区域,使血管牵拉撕裂所致。受累的血管主要有脉络丛前动脉的苍白球支、大脑中动脉纹状体支、豆纹动脉等。出血部位累及壳核者最为常见,占74.9%,双侧基底节出血者占9.6%。意识障碍、运动障碍、语言障碍是其较为常见的症状。具有在外伤后急性期出现血肿量增多或迟发血肿的倾向,总体预后不佳,病死及重残率高。伴有颅内压升高的TBGH患者预后不良的占88%,而在正常颅内压组预后不良者为50%。近来有报道,对30例TBGH患者行颅内压监测,17例持续颅内压升高者全部死亡,而13例颅内压正常者仅2例死亡。多数TBGH病人接受常规保守治疗。

本例患者在局麻下采用双侧小骨窗血肿清除,有效清除了血肿占位,创伤小;同时血肿腔内置管引流,进一步引流残余血肿,并防治后期的血肿量增多及迟发血肿,不失为一种可尝试的治疗手段。术中体会不应过分清除血肿,术后须重视高热等并发症的处理,若能配合高压氧等综合治疗措施,可能会有更好的预后改善。

(作者:李刚,汤华,陈少军,等.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4年8期:843)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站内统计//百度统计//谷歌统计//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