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E是一种有多系统损害的慢性炎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异常累及全身各器官、各系统,临床表现复杂,其疾病自然病程本身及治疗不当均可引起死亡。
随着对系统性红斑狼疮认识的不断深入及其诊疗水平的提高,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5年生存率不断提高,但病死率仍较高。传统认为感染、狼疮脑病和狼疮肾炎为SLE 的3个最常见的主要死因。
近年来报道,肺动脉高压取代狼疮肾炎成为SLE第三大死因。除上述4个最常见死因外,与SLE疾病本身相关的严重器官受累,如弥漫性肺泡出血、冠心病、血小板减少继发出血、肺间质病变、狼疮肺炎、消化道出血、肠梗阻和多脏器功能衰竭也是SLE的常见死因。
1、重症感染:随着治疗SLE原发病水平的不断提高,SLE原发病死亡逐渐减少,而因感染导致患者死亡有所增加,感染已逐渐成为SLE的最常见死因。SLE重症感染与性别、年龄、体质量、病程无明显相关,而与累及器官数目、CRP、白细胞计数、血浆白蛋白水平、糖皮质激素(激素)用量及免疫抑制剂应用相关。
肺部感染在所有感染中占有很大比例,特别是合并肺间质病变的SLE患者继发肺部感染一直是SLE诊断和治疗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预后不良的的重要因素。同时,SLE患者新出现任何肺部浸润,首先重点排除肺部感染,特别是常见的机会性感染及特殊病原体感染,如曲霉、隐球菌、结核杆菌等感染。
临床上一旦怀疑结核,应积极进行抗结核治疗,尽量减少激素用量,但激素用量不足也是SLE患者死亡的诱发因素,故激素用量应个体化,正确评估患者病情,并根据病情变化评估所选药物和剂量对患者的风险/效益比,在控制病情活动和药物毒性之间找到最恰当的药物和剂量,从而减少感染发生率,降低病死率。
2、狼疮肾终末期肾衰竭:虽然肾脏是SLE最常见的内脏损害,肾脏替代治疗的广泛应用明显减少了狼疮肾炎导致患者死亡的可能,随着治疗狼疮肾炎的药物和方法的增多,如环磷酰胺、吗替麦酚酯和他克莫司等,狼疮肾炎得到了较好的控制,狼疮肾炎预后明显改善,近年来狼疮肾炎10年存活率已提高到80%-90%。目前合并狼疮肾炎患者更多死于SLE的病程后期狼疮肾终末期肾衰竭。
3、狼疮脑病: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是SLE病情严重的表现之一,患者一旦出现癫痫或精神病发作,则病死率明显增加。国外报道狼疮脑病的症状多为头痛和认知障碍。因此临床医生和家属不要轻易忽视SLE患者关于轻度头痛等主诉,通过与患者交谈了解其理解能力,尽可能做到对狼疮脑病的早期发现和诊断。狼疮脑病一旦发生容易引起不可逆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如果早期发现并进行针对性治疗,可有效防止损害的发生。
4、肺动脉高压和消化道出血:SLE患者多有并发早期肺动脉高压,症状较轻或者无症状,而一旦出现症状,病情进展快,治疗困难,容易发生猝死。出现消化道出血的表现是SLE器官严重损害的并发症。出现这两种并发症的SLE患者要积极治疗,缓解病情,以改善预后。
近年来,随着SLE疾病诊断和治疗手段的提高,SLE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逐渐发生变化。费允云等人对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近25年的狼疮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发现,在1986-2005年间,狼疮肾炎是最常见的死亡原因,其次为狼疮脑病和感染;1996-2005年,感染是最常见的死亡原因,其次为狼疮脑病和狼疮肾炎;2006-2011年,肺动脉高压取代狼疮肾炎成为SLE第三大死因,感染、狼疮脑病和PAH分别占同期SLE死亡患者的60.3%,11.8%和7.4%。
除此以外,在SLE疾病不同的时期主要死因是不同的。在SLE疾病早期,狼疮活动和感染是最常见的死因,在SLE疾病晚期,动脉粥样硬化、终末期器官功能衰竭和感染是主要死因,终末期狼疮多死于发病10年后,致命性感染最常见于狼疮早期,其次是病程5~10年的时期。狼疮肾炎死亡在SLE发病10年后最常见。而SLE患者中冠心病的发生可能与SLE疾病本身对血管的损害和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有关,早期的诊断和控制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有助于减少与SLE相关的冠心病的病死率。
要提高SLE患者的长期存活率,狼疮患者既要对SLE疾病本身及其危害性建立充分的认识和了解,也要树立乐观的情绪对待疾病。急性期注意休息,及时配合医生用药,诱导病情缓解,尽快控制病情活动。在病情缓解后,要配合调整用药,定期监测病情,保持病情稳定,维持缓解期治疗,使得病情保持缓解状态,保护重要脏器功能并尽可能减少药物副作用。总之,做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规范用药,严密监测SLE活动,保持病情稳定,保持损伤指数低,即积累的器官损伤轻,是改善狼疮患者预后、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参考文献:
1.系统性红斑狼疮187例死亡病例分析.王秦.中国医药.2008,3(10):598-599.
2.近25年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死因构成回顾性研究.费允云.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2,16(9):596-600.
3.2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死亡相关因素分析.桂凤姣.新医学.2012,43(1):38-41.
copyright©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