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酸性肉芽肿性血管炎是以哮喘、血管外肉芽肿、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多发神经病变和系统血管炎为特征的少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病 例 介 绍
患者XXX,男,69岁,主因“双足溃疡伴四肢麻木、乏力3月”入院。
患者入院3个月前出现双足痒,伴足背皮疹,呈红色斑片状,压之不褪色,伴皮肤肿胀,无水疱,3-4天后皮疹处出现破溃,并逐渐出现双手指尖麻木。2月前至**医院就诊,给予营养神经治疗,患者双足溃疡好转,但仍有四肢麻木、乏力,行走不稳,持物困难。患者发病以来食欲食量较差,近2月来减轻7.5公斤,二便正常。
既往史:
过敏性鼻炎病史,对头孢、磺胺过敏史,否认毒物接触史。吸烟40余年,每日4-6两白酒,否认吸烟史及其他不良嗜好。
个人史、家族史:
职业:退休职员;否认吸烟史;饮酒史40年,2两白酒/天;家族史无特殊:否认类似病史,子女均体健。否认特殊物质接触史。
入院查体:
BP:114/70mmHg。心肺腹查体无明显异常。双小腿、足背部、足底可见散在皮肤溃疡、斑片状红色皮疹,表面已结痂。神经系统主要阳性体征:双上肢近端肌力5级,右上肢远端肌力5-级,左上肢远端4+级,双下肢近端肌力5-级,跖曲、背屈肌力3级,四肢肌张力减低,四肢腱反射消失,四肢末端呈长手套、袜套样感觉障碍,双侧病理征阴性。
外院检查:
血常规:WBC 11.17×10^9/L,RBC 3.70×10^12/L,血红蛋白 97.0g/L,N 23.9%,L 19.7%,EOS 50.6%;ESR 80mm/1h。
肿标:CA19-9 56.04U/ml,余阴性。
颈椎核磁:C3-7椎间盘略膨出,C2-7后纵韧带增厚钙化,C4-7黄韧带肥厚,C3-7椎管狭窄。颈椎退行性变。
腰椎核磁:腰椎退变伴失稳,L3椎体内类圆形异常信号影,考虑椎体血管瘤。L3-S1椎间盘膨出。
入院后检查:
血常规见下表:
ESR:87 mm/1h
甲功:F-T4 1.37ng/dl,余正常。
风湿免疫:P-ANCA阳性,髓过氧化物酶 阳性(83),ANA及ANA谱大致正常。
腰穿:压力80mmH2O,脑脊液无色透明。
CSF常规:白细胞数 0.003×10^9/L,单核细胞 33.30%,多核细胞 66.70%。
生化:CSF糖定量 2.6mmol/L,氯化物 122.90mmol/L,总蛋白定量 0.26g/L。脑脊液革兰氏染色、墨汁染色及抗酸染色阴性。血+脑脊液HU-RI-YO正常;脑脊液MBP 3.61mmol/L(≦0.55mmol/L);血+脑脊液GM1抗体阴性;血+脑脊液OB 弱阳性;脑脊液脱落细胞未见异常。
头部MRI:脑白质脱髓鞘改变,老年性脑改变。
胸部CT:未见明显异常。
PET-CT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肌电图:所检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双正中神经、双尺神经、双胫神经、双腓总神经波幅不同程度降低,传导速度减慢; 所检感觉神经:双正中神经、双腓肠神经波幅降低,传导速度减慢;双腓肠神经潜伏期延长;所检F波:未引出确切波形(双胫神经波幅明显降低)。 所检H反射:刺激右胫神经,H反射潜伏期延长。
诊断分析及治疗:
定位分析:患者四肢远端无力、肌张力减低,腱反射消失,四肢末端呈长手套、袜套样感觉障碍,双侧病理征阴性,定位在周围神经;患者双小腿、足背部、足底可见散在皮肤溃疡,定位在皮肤。综合定位在周围神经及皮肤。
定性分析:嗜酸性肉芽肿性血管炎:老年男性,慢性病程,主要表现为:周围神经损伤、皮肤改变,多次血常规提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既往过敏性鼻炎病史,首先考虑本病。下一步行活检。
鉴别诊断:(1)CIDP:四肢末端呈长手套、袜套样感觉障碍,双侧病理征阴性,考虑本病。其不支持点为皮肤改变及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腰穿无蛋白-细胞分离。(2)特发性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征:以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全身淋巴结肿大为主要表现,有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及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主要表现,但极少形成血管炎及肉芽肿,且ANCA、IgE正常,均不支持。(3)副肿瘤综合征:老年男性,亚急性起病,周围神经病表现突出,伴体重减轻,肿标CA19-9轻度升高,应考虑该病,但PET/CT检查及系统性肿瘤筛查未见异常,不支持。
入院后给予前列地尔改善微循环、B族维生素营养神经、丙种球蛋白17.5g/天(44kg)*5天、甲强龙500mg*7天、250mg*3天、120mg*3天。经住院治疗1月余,患者双下肢皮疹减轻,双下肢麻木无力好转,能独立行走,复查炎性指标明显降低。
讨 论 及 文 献 回 顾
嗜酸性肉芽肿性血管炎(Eosinophilic Granulomatosis with Polyangiities, EGPA)是1951年由病理学家Churg和Strauss在首先报道,而称为Churg-Strauss综合征。又由于强调哮喘和过敏性鼻炎等过敏性症状,而被称为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 2012年在International Chapel Hill Consensus Conference将Churg-Strauss综合征更名为嗜酸性肉芽肿性血管炎。
嗜酸性肉芽肿性血管炎是以哮喘、血管外肉芽肿、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多发神经病变和系统血管炎为特征的少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国外报道发病率为(10.7~14)/百万,每年新增病例为(0.11~2.66)/百万,本病发病年龄在7~74岁,但多见于38~54岁,无明显性别差异、家族聚集性及种族倾向。临床表现分为3期:
1期:前驱期:前驱期持续数月至数年不等,表现为关节痛、肌肉痛、肢体乏力、发热、体重减轻等。哮喘是主要的表现,发病率96%到100%。上呼吸道症状发病率47%~93%,包括鼻息肉,过敏性鼻炎,复发性或慢性鼻窦炎。
2期:嗜酸性细胞浸润期:嗜酸性细胞浸润期表现为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增多和器官受累,包括肺、心脏和胃肠道受累。肺实质损害的发生率高达2/3。2.1肺部影像学常呈迁徙性、浸润性改变,以双侧常见,多表现为斑片状渗出影或结节影,边界不清,很少有空洞形成,呈弥漫分布。还可见纵膈或肺门淋巴结增大、肺间质性改变、胸膜增厚、胸腔积液等表现。2.2心脏受累:心脏是EGPA受累的主要器官之一,临床上可表现为心脏瓣膜疾病、急性心包炎、心肌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少数患者可有心包积液、肺动脉高压、动脉瘤、粥样斑块形成等表现,常提示预后不佳,患者常因心力衰竭、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死亡。2.3胃肠道受累:小肠最易受累,常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可伴有肝功损害,严重时可出现消化道出血、穿孔、肠梗阻、胰腺炎、脾梗死等。
3期:全身症状较为明显,如发热,消瘦,乏力,关节痛等,哮喘症状的严重程度与血管炎进展程度无明显关系。3.1周围神经病变:发病率50~70%,多表现为多发性单神经炎,其中腓神经受累最常见,也可见于腘神经、尺神经、正中神经、胫后神经等。常表现为肌无力、肢体麻木、疼痛、腱反射减退或消失等,可通过肌电图、肌肉组织活检协助诊断。累及颅神经时,可表现为视力或听力受损、眼球运动障碍、面瘫等,少数可累及中枢神经系统致意识错乱、昏迷、脑血栓形成等,当出现新发脑出血、大面积脑梗死常致患者死亡。3.2肾脏受累:部分患者可出现肾脏受累,表现为镜下血尿、蛋白尿、肾功能异常等。通常病情较轻,肾功能衰竭少见。3.3皮肤病变:有时为本病的首发症状,约50%~70%的患者可出现皮疹(红色斑丘疹、出血性皮疹) 、皮肤或皮下结节,其中皮下结节为EGPA 特征性表现,于结节处活检可见血管外嗜酸粒细胞浸润、血管炎、肉芽肿形成等病理改变。
EGPA的诊断标准:1990年美国风湿病协会(American Collegeof Rheumatology, ACR)制定了临床诊断标准:(1)哮喘;(2)外周嗜酸粒细胞分类计数>10%,>1.5×109/L或1500/ul;(3)单发或多发性神经病;(4)副鼻窦病变;(5)X线显示肺内游走性浸润影;(6)组织活检证实有血管外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只要符合其中4条即可诊断。
2015年欧洲专家关于EGPA的推荐及管理建议:
EGPA的预后与受累器官直接相关。疾病严重程度分级可以通过法国血管炎研究组织(French vasculitis studv group)的5因素评分标准(five-factorscore, FFS)来判断,以下5项中如果存在1项即计1分:①蛋白尿>1g/d;②消化道受累;③肾功能不全,肌酐>158 mg/L;④心肌病;⑤中枢神经系统受。当FFS=0,可单用GCS治疗;FFS≥1,可使用GCS加免疫抑制剂治疗。当FFS=0时,5年病死率为12%;FFS=1时,5年病死率为26%;而FFSI≥2时,5年病死率则高达46%。首位死亡原因是心力衰竭和心肌梗死,其次是肾功能衰竭。哮喘频繁发作及全身血管炎进展迅速者预后不佳。
糖皮质激素是EGPA的基础用药,剂量一般为1~2 mg/kg/d,90%以上可获得缓解,但部分患者在治疗第1年复发。常用的免疫抑制剂有环磷酰胺、甲氨蝶呤、硫唑嘌呤等。重症患者可给予GCS冲击、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并联合环磷酰胺或其他免疫抑制剂治疗;对急性肾炎或肺泡出血的患者,推荐在标准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浆置换治疗;其他治疗措施包括利妥昔单抗、IFN-a,TNF-a拮抗剂,但其疗效目前尚存在争议,临床未广泛推广。
转自:顺义区医院住院医师联合会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