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后焦虑烦心,竟整出了个风湿病。难道都是发愁惹的祸?
医生,我今年52岁了。绝经后半年起就一直心烦、失眠、周身不适,我以为是更年期综合征,就吃了些妇科保健品,症状倒是缓解了不少。
但郁闷的是,逐渐地,我开始全身疼痛,怕风怕冷,即使夏天穿得再多也总觉有风在吹着我,家里根本就不敢吹空调。家人都说我变了,爱叹气,总是心情不好,心烦,胸口也经常堵得慌。有时烦心得甚至长期不愿出门。再次入院检查,几乎所有化验检查都正常,妇科激素、风湿免疫等项目也都正常!
前几天去风湿专科,医生说我得的是“功能性风湿病”。怎么风湿病还有“功能性”的?
什么是功能性风湿病?
功能性风湿病是临床最常见疾病之一,是一组由焦虑/抑郁所引发的风湿样躯体症状的总称,以躯体疼痛和感觉异常为其最常见表现。但因缺乏器质性改变,故无法用解剖、生化或组织学解释。
焦虑/抑郁常见的躯体不适主诉,包括痛性不适主诉,如头痛、颈痛,四肢、关节痛,胸痛、背痛,腹痛等;以及周身不适主诉,如头紧、颈背僵硬,肌肉酸痛、紧张,胸紧、胸部压迫感,腹胀、喉头紧缩。其他周身不适主诉,皮肤蚁行样感觉等。
除了疼痛,还有哪些症状?
1.感觉异常:
感觉异常可表现为怕风怕凉、肢体麻木感、酸沉感、发凉感、发热感、灼烧感、萎缩感、肿胀感、浮肿感、辣感、瘙痒感、肌肉跳动感、虫爬感、长结节感、不受支配感、体表某部位隆起感、血液不流通感、自觉关节或脊柱活动有响声。
例如笔者在门诊就遇到这样一位27岁的女性患者。产后半年,一直怕风,遇凉关节、肢体痛,同时有凉风向骨关节里钻的感觉,间断出现肢体麻木感、膝关节周围烧灼感、胸骨周围疼痛,以及头痛、头晕、失眠、心悸、胸闷、阵发出汗。
多项风湿化验均为正常。但产后患者总是心里郁闷,常常独自哭泣、整夜不眠。
出现了“风湿”症状后,患者一直以为是“坐月子”期间碰凉水导致,担心病情恶化,一直处于焦虑、烦躁状态。
来诊后考虑其诸多症状为焦虑/抑郁的躯体表现,也就是典型的功能性风湿病,给予新型抗抑郁药物治疗,症状逐渐好转,1个月后症状完全消失。
可见,产妇也容易因产后焦虑抑郁而患上功能性风湿病,很多“产后风湿”“月子病”实际就是功能性风湿病。曾有研究表明,产后疼痛性疾病的发生与遵守“坐月子”等传统行为无关,而与心理因素有关。
2.疼痛:
疼痛部位包括关节痛,肌肉痛,“筋”痛,“经络”痛,腰背颈部疼痛,周身疼痛,肢体痛呈条状、线状、肢体深部痛。性质常为胀痛,酸痛,窜痛,短暂性刺痛,伴发僵感、酸沉感,程度轻重不等。
抑郁状态的患者疼痛的发生率很高。有关抑郁症伴发疼痛的14项研究表明,抑郁伴发疼痛的平均发生率高达65%。
这些疼痛包括头痛、背痛、颈痛、四肢/关节痛、胸痛、骨盆疼痛、腹痛、全身痛。临床上这些患者经常被误诊为器质性风湿病,特别是脊柱关节炎或强直性脊柱炎。
同样的,焦虑障碍患者疼痛发生率也升高,发生痛性不适的比例是正常人的2倍。这是由于杏仁核作为疼痛在脑内的调节器,情绪和应激会影响杏仁核对疼痛的反应。在正常情绪时,音乐、愉悦的气味等抑制杏仁核的活动,负性情绪时,慢性应激、抑郁、焦虑增强杏仁核活动。
3.颈肩僵硬不适,误诊为颈椎病。
4.口眼干:误诊为干燥综合征。
5.低热:
这种疾病还会出现功能性低热。临床上遇到长期低热却未查到发热原因的患者,可能是功能性风湿病,在抗焦虑抑郁治疗后,低热往往能够缓解。
诊断六步走
对于这类症状不够典型的疾病,如何快速准确的下诊断?
1、看神态、表情,往往神态焦虑;
2、症状特点。怕风怕凉多见,疼痛性质不同于其他;
3、是否为多系统症状;
4、有无致压力大、情绪低落的负性生活事件;
5、病史,是否已经诊断过焦虑/抑郁;
6、家族史。
如何治疗?
作为一种特殊的风湿病,可不能按常规风湿免疫病的治疗方法胡乱用药。解除根源的“焦虑抑郁”问题才是症状缓解的关键所在。
非药物疗法:
这类患者应多做运动,调节心情,释放压力,辅以疾病教育以及认知行为疗法。
对以疼痛表现为主的患者可应用扳机点注射、推拿、太极、瑜伽、针灸和肌筋膜释放治疗等。
药物治疗:
抗焦虑抑郁药是针对功能性风湿病的主要药物,尤其是度洛西汀和文拉法辛,可同时抑制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再摄取,全面改善抑郁、焦虑、痛性不适和感觉异常等症状。
参考文献:
[1] 周穗赞, 王晓莉, 王燕, 等. 河北省某村妇女产褥期传统行为及相关疼痛性疾病研究. 中国妇幼保健, 2006,21(19): 2708-2710.
转自:友谊风湿科
来源:医学界风湿免疫频道
作者: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风湿科 梁东风
copyright©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