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心外科

围手术期房颤增加卒中风险

作者:佚名 来源:爱唯医学网 日期:2017-07-07
导读

         房颤(AF)是临床实践过程中最常遭遇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增加了卒中风险。AF患者的卒中风险与CHADS2和CHADS2-VASc评分系统的基线特征相关。

关键字:  房颤 

        房颤(AF)是临床实践过程中最常遭遇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增加了卒中风险。AF患者的卒中风险与CHADS2和CHADS2-VASc评分系统的基线特征相关。

        心脏手术后的AF很常见,发生率在某些患者中可达40%。通常而言,围手术期、术中以及术后AF为一过性或自限性,由急性因素触发,与非手术发生的AF相比,可能并不表明有相似的长期卒中风险。当考察长期围手术期AF卒中风险时,此前的一些小范围研究结果各有不同。同样,有围手术期一过性AF的患者通常也未接受长期抗凝治疗来减少卒中风险。

        Gialdini及其同事进行了一项名为“围手术期房颤与缺血性卒中的长期风险”的研究,该研究发表于最近一期JAMA,其考察了非联邦加州医院的1,729,360例患者心脏与非心脏围手术期AF的发病率与显著性。总体而言,患者发展为AF的发病率为1.43%。接受心脏手术的患者更可能发展为AF(16.1% vs 0.78%)。手术患者的AF很大程度上与基线期的血管合并症(高血压、188bet在线平台网址 、冠状动脉疾病、充血性心力衰竭、周围血管疾病以及慢性肾脏病)相关。在长期随访中,13,952例患者有缺血性卒中。围手术期AF增加了整体患者群的卒中风险,但非心脏手术患者(HR, 2.0; 95% CI, 1.7–2.3)的相对风险高于心脏手术患者(HR, 1.3; 95% CI, 1.1–1.6)。对于两组患者,卒中事件的发生几乎与CHADS2-VASc评分的增加呈线性增长关系。

        总之,这些结果凸显围手术期AF与长期卒中风险相关。与非手术AF相似,围手术期AF由合并症触发,随后的卒中风险亦与相同的合并症相关。在多数情况下,无论发生如何情形,AF均是长期系统性血管疾病的反映。这些疾病导致了从左心耳乃至所有大血管和微血管的AF诱发的卒中。 就此而言,卒中风险与手术AF关系的研究结果并不出乎意料。

        Gialdini的研究有几处明显的局限性。首先,没有心脏手术与非心脏手术组患者的对比分析来解释为什么非心脏手术组患者AF事件的发生率更高。这可能是因为接受心脏手术患者的健康状况更佳。而且,研究也未能提供影响卒中的手术干预数据,如左心耳切除术和围手术期抗凝治疗。最后,目前尚不清楚接受心脏手术的患者(通常心脏病医师对其照护也更多)发生AF时是否更可能接受抗凝治疗。这些数据的缺如使我们很难理解两组手术队列相对风险的差异。此外,长期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疗的数据也未能提供。没有了这些数据,我们无法阐明患者管理对转归的潜在影响。最后,院外临床AF的数据尚未知晓,而术前的亚临床AF与术后亚临床或临床AF数据也不明了。考虑到心脏与非心脏手术患者血管合并症的高发率,临床AF的总发病率预期也高。

        本研究结果为支持围手术期AF人群采用基于风险的抗凝策略提供了基础,且不受研究局限性的影响。这些数据还表明,需要通过植入式心电循环记录仪来进行大规模研究,以充分阐明伴有血管合并症的心脏与非心脏围手术期AF患者,其亚临床与临床长期AF的复发率,并评价复发率与卒中事件的关系。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