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良性肿瘤诊断依据:1.发现颈前区肿物,无或伴有甲亢临床表现。2.体检提示颈前区肿块,随吞咽而上下活动。3.颈部B超提示甲状腺良性肿瘤。4.甲状腺功能正常或有甲亢表现。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甲状腺良性肿瘤(ICD-10:D34)
行甲状腺部分切除、甲状腺次全切除或甲状腺近全切除术(ICD-9-CM-3:06.2/06.39)。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金宝搏版本 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甲状腺外科》(人民卫生出版社,第1版)等。
1.发现颈前区肿物,无或伴有甲亢临床表现。
2.体检提示颈前区肿块,随吞咽而上下活动。
3.颈部B超提示甲状腺良性肿瘤。
4.甲状腺功能正常或有甲亢表现。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金宝搏版本 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甲状腺外科》(人民卫生出版社,第1版)等。
手术方式选择应保证甲状腺肿物连同周边少量正常组织一并切除(视术中情况可选择甲状腺部分切除、甲状腺次全切除或甲状腺近全切除术),术中应行标本冰冻检查以除外恶变。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D34 甲状腺良性肿瘤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1-2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3)心电图、胸部X线检查;
(4)甲状腺功能检查(T3、T4、TSH),甲状腺及颈部淋巴结B超;
(5)有声音异常者,请耳鼻喉科会诊了解声带情况。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
(1)气管正侧位片;
(2)肺功能、超声心动图检查和血气分析等;
(3)甲状腺CT检查。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预防性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原则上不使用抗菌药物。当出现手术时间长,或为高龄、免疫缺陷等高危患者,可考虑预防用药,建议使用第一代头孢菌素。推荐使用头孢唑林钠肌内或静脉注射:
(1)成人:0.5g-1.5g/次,一日2-3次;
(2)对本药或其他头孢菌素类药过敏者,对青霉素类药有过敏性休克史者禁用;肝肾功能不全者、有胃肠道疾病史者慎用;
(3)使用本药前须进行皮试。
2.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为术前0.5小时,手术超过3小时加用1次抗菌药物。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3-4天。
1.麻醉方式: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局部浸润麻醉或颈丛麻醉。
2.手术方式:根据甲状腺肿物大小及其部位、性质选择甲状腺部分切除、甲状腺次全切除或甲状腺近全切除术。
3.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
4.输血:根据术前血红蛋白状况及术中出血情况而定。
5.病理学检查:术中行冰冻病理学检查,术后行石蜡切片病理学检查。
(九)术后住院恢复5-7天。
1.生命体征监测,切口冷敷,严密观察有无出血、声音异常、饮水呛咳等情况发生。
2.根据病情,术后用药按照《国家基本药物》目录选择使用。
3.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总预防性用药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明确感染患者,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菌药物。
4.术后2-3天切口换药,根据病情,尽早拔除尿管、引流管或引流条。
5.实验室检查:必要时复查血常规、血生化等。
6.术后5-7日换药、拆除皮肤切口缝线。
(十)出院标准。
1.无切口感染,引流管或引流条拔除。
2.生命体征平稳,可自由活动。
3.饮食恢复,无需静脉补液。
4.无需要住院处理的其它并发症或合并症。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术前检查发现有其他合并疾病需要处理者,转入相应路径。
2.术中冰冻提示甲状腺炎或甲状腺癌等转入相应路径。
3.胸骨后巨大甲状腺肿有可能需要开胸手术。
4.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甲状腺良性肿瘤转入相应路径。
5.术后出现并发症需要进行相关的诊断和治疗,不进入临床路径。
(十二)参考费用标准:3000-6000元。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