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们应该对新型哮喘这一概括性术语下某一疾病的潜在应用持乐观态度,利益相关者也应该明白,该疾病的各种亚型并不是必需的终点。真正需要的是临床相关的各种表型,这将有助于优化患者管理和治疗。
10年前,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在其报告中对哮喘的全球管理和预防策略进行了定义。自此之后,该组织每年更新一次的参考内容成为哮喘防治的权威。虽然该病如今发生了改变,几乎难于认识。
2015年7月GINA发布的最新指南对哮喘进行了重新定义,即“具有随时间变化的不同强度的呼吸道症状史如喘息、气短、胸闷和咳嗽,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呼气气流受限”,即便有很少专家对此新定义感到惊奇。这次更新的真正亮点是GINA制定者不再相信这四种既定的哮喘亚型(间歇性、轻度持续性、中度持续性和重度持续性)足以对哮喘进行界定,他们大胆地宣布哮喘不应该是一种最终诊断,而应该是被看成是一种概括性术语,和癌症或特异性过敏症(atopy)一样。
为此,专家们就需要应用精准医学对具有相似基因型、表型和临床特征的患者人群进行鉴别。就目前而言,这意味着治疗选择既要考虑基于人群的决策(如疗效、安全性和费用)又要考虑基于患者水平的决策(如表型、风险特征和用药依从性)。要完全识别和定义哮喘的所有亚型,我们必须对患有该病的大量、异质性群体开展严格的分析研究。
这需要采用个体化方法来管理哮喘,这点目前已广为人知和接受,并已通过各个全球倡议得到强化。这些倡议,旨在制定出哮喘的生物-临床“蓝本”。
首份长期创议已初见成效。2015年9月10日,《欧洲呼吸杂志》发表了欧洲无偏倚生物标志物预测呼吸系统疾病转归(U-BIOPRED)项目的初始参考文件。今年年初,美国国家心肺血液研究所的重度哮喘研究项目(SARP)已实现招募目标,其研究结果也有望近期揭晓。
U-BIOPRED队列研究收集了,来自11个欧洲国家16个地点的近900例哮喘患者的无偏倚数据。正如预期的一样,参考文献(对610例成人患者的分析)的结果显示,成人重度哮喘患者的症状较多、恶化情况较重,并伴有焦虑和抑郁,肺功能降低,生活质量较差。来自U-BIOPRED儿童患者队列的数据将在不久公布,学界期望期望会有相似的具有预测意义的基线结果。
这些数据有望为GINA最新更新中提出的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提供答案,如如何在5岁以下儿童中作出最佳的哮喘诊断等。在这个临床复杂的人群中,儿童期哮喘的个性化临床和生物学特征,对创建患者风险预测和制定治疗决策都具有重要意义。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