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快呼吸指数大于105的病人,需要插管且死亡率较高。浅快呼吸指数较高的病人是否能从无创机械通气获益不是很清楚。
作者:美国波士顿以色列医学中心伯格等
目的:评估浅快呼吸指数(RSBI)在预测急性呼吸衰竭时无创机械通气失败率和死亡率。
方法:这是一项针对急性呼吸衰竭病人无创机械通气的前瞻性、观察性研究。无创机械通气的开始使用时机由临床人员决定,并且记录病人在开始使用无创通气时的浅快呼吸指数。依据病人的浅快呼吸指数将他们归类为高浅快呼吸指数组(浅快呼吸指数大于105)和低浅快呼吸指数组(浅快呼吸指数小于105)。主要的观察结果是何时需要插管,次要的观察结果是院内死亡率。
结果:在83位浅快呼吸指数小于105的病人中,有31%需要插管;而浅快呼吸指数 大于105的病人中,则是55%。浅快呼吸指数小于105的病人中,死亡率是8.4%;浅快呼吸指数大于105的病人中,死亡率是33%。
结论:浅快呼吸指数大于105的病人,需要插管且死亡率较高。浅快呼吸指数较高的病人是否能从无创机械通气获益不是很清楚。
Dean Hess博士评论是
虽然无创机械通气可降低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插管率,它却不适用于所有状况,而且目前尚没有标准方法可以预测成功与否。伯格和他的同事应用浅快呼吸指数预测无创机械通气失败率和死亡率。他们发现,在无创机械通气时,浅快呼吸指数>105的患者插管率和死亡率增加。浅快呼吸指数升高的病人是否能从无创机械通气获益目前不清楚。这不是使用浅快呼吸指数的传统方法。但如同Wolfe在评论中指出,当我们在病人呼吸负荷和通气支持之间寻找平衡时,浅快呼吸指数也许更为重要。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