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登录,我要注册

呼吸

介入呼吸病学:支气管镜下线圈置入肺减容治疗重度肺气肿

作者: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呼吸内科吴晓东 李强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日期:2015-06-10
导读

前期临床研究显示,近期内肺减容线圈对于重度肺气肿的治疗是安全有效的。然而,肺减容线圈用于治疗重度肺气肿的长期疗效随访和安全性评估仍然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关键字: 介入呼吸病学

支气管镜下线圈置入肺减容治疗重度肺气肿的远期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对于重度肺气肿患者,支气管镜腔内肺减容术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目前,支气管腔内单向活瓣(EBV)肺减容术已有广泛的研究。然而,EBV治疗只适用于无叶间侧支通气的患者。据统计,仅有33%的重度肺气肿患者的目标肺叶和相邻肺叶之间无侧支通气,因此,只有这部分重度肺气肿患者具备EBV治疗的条件。支气管镜肺减容线圈(LVR-coil)治疗是新近开发的一种可用于重度肺气肿腔内肺减容的微创侵入治疗方法,能减少重度肺气肿的高膨胀性并有效地改善肺的弹性回缩。前期临床研究显示,近期内肺减容线圈对于重度肺气肿的治疗是安全有效的。然而,肺减容线圈用于治疗重度肺气肿的长期疗效随访和安全性评估仍然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德克-杨?斯列博斯(Dirk-JanSlebos)教授等对38例接受肺减容线圈治疗的重度肺气肿患者进行1~3年的长期随访,对这一方法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了评价。临床疗效评估指标采用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肺功能、呼吸困难评分(mMRC)和6分钟步行距离(6MWD)等,同时还记录所有不良事件。结果显示,术后1年,肺功能参数[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残气量(RV)、残气量/肺总量(RV/TLC)]、mMRC、6MWD和SGRQ评分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术后2年,只有RV、mMRC和SGRQ评分较术前改善明显;而术后3年,mMRC与术前存在差异,约50%的患者mMRC和SGRQ评分较术前仍有明显提高;对不良事件的长期随访发现,仅2例患者在术后短期内出现气胸,74%的患者术后出现非常轻微的咯血,仅1例患者出现严重咯血。该研究证实,LVR线圈治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术后3年仍有约50%的患者能够从中获益。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站内统计//百度统计//谷歌统计//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