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rella等的动物实验及个案临床研究提示,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能成为治疗支气管胸膜瘘的一种全新方法,但这一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尚需要进一步的临床研究证实。
支气管胸膜瘘是肺脏手术后易出现的严重并发症,死亡率高,治疗手段有限。据统计,约1%~4%肺癌患者术后发生支气管胸膜瘘,死亡率高达12.5%~71.2%。意大利学者彼得雷拉(Petrella)等在动物体内探索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支气管胸膜瘘的治疗的可能性,以期为支气管胸膜瘘的治疗开创新的方法。研究者对山羊行右上肺叶切除,建立支气管胸膜瘘模型,随后分离山羊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支气管镜下将自体干细胞注射至瘘口周围的支气管壁黏膜下组织。结果发现,干细胞移植组支气管胸膜瘘口均闭合,死亡率0%,组织学发现原瘘口部位纤维细胞增殖以及胶原基质生长;而对照组瘘口均未闭合,死亡率40%。在此基础上,研究者又将此方法应用于1例支气管胸膜瘘患者的临床治疗,并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该患者为一例42岁男性消防员,因早期恶性间皮瘤行右肺切除,术后并发支气管胸膜瘘。Petrella等分离患者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在支气管镜的辅助下将1×107的干细胞移植至右主支气管底端近瘘口处。术后60天复查支气管镜,原瘘口已经完全闭合。
Petrella等的动物实验及个案临床研究提示,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能成为治疗支气管胸膜瘘的一种全新方法,但这一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尚需要进一步的临床研究证实。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