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脉通在之前通过两篇文章《专家观点:我如何治疗偶发肺栓塞(一)》和《我如何治疗偶发肺栓塞(二)》中介绍了两个临床病例,本文将介绍最后一个病例,看看专家如何选择治疗方法。
之前通过两篇文章《专家观点:我如何治疗偶发肺栓塞(一)》和《我如何治疗偶发肺栓塞(二)》中介绍了两个临床病例,本文将介绍最后一个病例,看看专家如何选择治疗方法。(Blood 2015 Mar 19;125(12):1877-82)
病例介绍
患者,男,70岁,近期刚接受过肾细胞癌腹腔镜肾切除术,已出院。术后他只完成了一周的预防性LMWH治疗,因为他出现了黑便,需要输注2个单位的浓缩红细胞。内镜显示胃窦处有一个无活动性出血的溃疡。
术后12天患者出院活动,肾功能正常,2周后到肿瘤诊所进行评估。患者自述感觉良好,日常所有活动都可以独立完成,排便正常,无黑便。生命体征正常,体格检查表明呼吸正常,S1和S2正常,除了有2/6喷射性收缩期杂音,但在术前已经存在。腹腔镜切口愈合与预期一样。
胸、腹部以及骨盆的CT扫描显示双侧肺结节,与之前扫描相比大小和数量略有减少。同时还发现左下叶亚段肺动脉充盈缺损。
该患者具有偶发性的亚段肺栓塞(SSPE),患者是无症状的,近期接受了手术,因为一个出血事件延长了住院时间,那个时候还接受了预防剂量的LMWH治疗。
我们对亚段PE了解多少?
多数关于SSPE的数据都来自于有症状提示为VTE的患者,而不是偶然诊断为SSPE的患者。在一项meta分析中,纳入的研究评估了疑为PE的患者,使用MD-CTPA的患者中孤立性SSPE的发生率为9.4%,使用单检测器CTPA的患者中发生率为4.7%。尽管在MD-CTPA发现的SSPE患病率增加,但是其3个月VTE复发风险并未增加,在一个阴性研究中也未进行治疗。所以作者建议SSPE可能不具有临床相关性,即使在那些有症状提示为PE的患者中。
一项研究对93名发现有孤立性SSPE的症状性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22名未经治疗,73名接受了抗凝治疗。多数(20/22)未经治疗患者下肢多普勒超声结果阴性。在3个月随访时,未经治疗组无大出血、复发或死亡,治疗组患者中,有5例大出血,3例轻微出血,2例与PE无关的死亡,1例复发性VTE。鉴于这是一项回顾性研究,当然存在一种可能性,临床医生会选择对高危患者进行治疗,例如恶性肿瘤患者或者有其他共患病的患者,因此其本身预后就差。但是,至少对于VTE复发来说,对于有SSPE而无DVT的患者,未经治疗不会明显增加VTE复发风险。
有SSPE的癌症患者有何不同?
den Exter等进行了一项meta分析,比较了116名诊断为SSPE的症状性患者和632名更近端PE的症状性患者,发现两组人群在3个月时VTE复发、大出血并发症和死亡率没有差异。值得关注的是,恶性肿瘤对于两组来说都是VTE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我们对有IPE的癌症患者进行的回顾性分析中,17名偶发性亚段肺栓塞(ISSPE)患者和年龄、分期匹配的对照组有相似的生存期,那些具有更近端PE的患者生存期比对照组明显要差。对该队列的后续分析表明,存在PE相关症状,尤其是疲劳和气短,会对生存产生不利影响。对有IPE的癌症患者进行的某一项具体的临床研究,通常很少有ISSPE的,但近期有一项针对IPE癌症患者进行的meta分析,纳入了193名ISSPE的患者,在VTE复发方面,其结局和那些更近端IPE患者没有差异。不幸的是,不是所有患者都能获得关于症状的数据,因此无法评估其对生存的影响。
治疗建议
最近一项Cochrane系统综述发现,没有充足的证据去推荐或反对症状性SSPE或ISSPE患者进行抗凝治疗。PE治疗指南没有基于充盈缺损的位置、大小或者数量。其他用于疑似PE患者的诊断性评估包括下肢多普勒超声和血浆D-二聚体检测。因为癌症患者中VTE的不良预后影响,为了更好获知整体凝血块负担,我将会进行下肢多普勒超声去评估此患者是否存在DVT。没有数据评估过SSPE癌症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近期出血、手术和持续活动性恶性肿瘤都可能影响其结果,所以本例患者不应该使用D-二聚体检测去指导治疗。
如果超声未发现DVT,鉴于该患者缺乏PE相关体征或症状,以及近期的大出血事件,考虑不给抗凝治疗而进行密切随访是合理的,例如重复下肢静脉超声检查或在1到2周内进行MD-CTPA。而从另一方面来讲,该患者可能有持续活动性的恶性肿瘤(肺转移),因此更容易出现复发性VTE,在这个基础上,使用全剂量LMWH治疗也是合理的。从上次急性胃肠道出血已经过去2周多,没有显示持续出血的证据,所以抗凝不是禁忌的。对于这个患者,我不会偏向放置下腔静脉过滤器,特别是在没有伴随DVT的证据下。这一建议符合2013年ASH的明智选择活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