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请登录,我要注册

呼吸

《柳叶刀》:新冠缩短全球平均寿命1.6年,疫情对人类的影响再得实证!

作者:梨九 来源: 日期:2024-03-25
导读

         对全世界的成年人来说,新冠大流行的影响比半个世纪以来发生的、包括冲突和自然灾害在内的任何事件都要深远。 华盛顿大学教授A. Schumacher 时至今日,新冠疫情仍未完全平息。对于全球人类而言,这种不断发生变异、产生免疫逃逸能力更强的新血清型的病毒仍然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并带来极大的挑战。 新冠病毒对健康的长期影响仍不完全为人所知,一些新冠感染者在病愈后数个~数十个月依然在经历疲劳、呼吸困难、

关键字:  新冠 

        对全世界的成年人来说,新冠大流行的影响比半个世纪以来发生的、包括冲突和自然灾害在内的任何事件都要深远。

        ——华盛顿大学教授A. Schumacher

        时至今日,新冠疫情仍未完全平息。对于全球人类而言,这种不断发生变异、产生免疫逃逸能力更强的新血清型的病毒仍然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并带来极大的挑战。

        新冠病毒对健康的长期影响仍不完全为人所知,一些新冠感染者在病愈后数个~数十个月依然在经历疲劳、呼吸困难、肌肉和关节疼痛等相关症状,被称为“长新冠综合征”,这是为何?除此之外,新冠对人体健康还有哪些可能的伤害?

        目前,这些问题还尚无完整的答案。

        3月11日,医学顶刊《柳叶刀》杂志发表了一篇题为《1950-2021年全球204个国家和地区以及811个次国家地区的年龄和性别特定死亡率、预期寿命和人口估计,以及COVID-19大流行的影响:2021年全球负担疾病研究和综合人口统计分析》的文章,首次证实:新冠疫情使全球人类平均寿命缩短了1.6年![1]

        自1993年开始,世界银行开始在《世界发展报告》中发布《全球疾病、伤害负担和危险因素研究》(GBD),今年的GBD由美国华盛顿大学健康指标与评估研究所(IHME)的数百名研究人员参与。研究负责人之一、人口、生育和死亡率研究小组领头人Austin Schumacher博士指出:新冠大流行对于全球人类死亡率的影响不容小觑。

        “在这次大流行期间,84%的国家和地区的预期寿命下降,表明了新型病原体的破坏性潜在影响。”Schumacher博士说。

        这项研究综合分析了从1950年到新冠大流行期间(2020~2021年)疾病和伤害负担的人口统计背景,发现:与历史趋势相比,在新冠大流行的前两年,全球卫生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并且,全球预期寿命在此期间急剧下降,扭转了持续了70年的预期寿命逐年改善的格局。

        01

        ▼

        全球15岁以上人群死亡率大幅上升,

        造成超额死亡人数达1590万

        据研究人员统计,2020~2021年间,全球因新冠大流行而造成的超额死亡人数达1586万人,比世界卫生组织(WHO)此前的数据(约1490万)还高出近100万。

        其中,全年龄超额死亡率*最高的GBD大区是中欧、东欧和中亚(269.7人/10万人),其次是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199人/10万人);而超额死亡率最低的地区为东南亚、东亚和大洋洲(23.8人/10万人)和高收入地区(90.2人/10万人)。

        * 超额死亡是指某个区域/范围在特定时间内的实际死亡人数超过预期死亡人数。通常情况下,预期死亡人数是基于历史数据或特定模型所计算出的值,用于估计在正常情况下会发生死亡的人数。超额死亡的发生通常与一些特殊事件或突发状况相关,例如自然灾害、传染病爆发或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全球性增涨的超额死亡率使人类预期寿命从2019年的73.4岁降低至2021年的71.8岁,也就是说,由于新冠的影响,人类平均寿命缩短了1.6年!

        数据显示,与2019年相比,2020~2021年全球15岁以上男性人群的标准化全因死亡率上升了21.9%(95%UI 13.6~31.1),同年龄段女性人群上升16.6%(95%UI 10.0~23.4)。墨西哥城、秘鲁和玻利维亚是全球预期寿命下降最严重的区域。

        研究者指出,新冠大流行对人类全生命周期的死亡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从2019年到2021年,每个GBD大区以及84%的国家和地区的预期寿命均有所下降,但小年龄组(<5岁)受到的影响最小,而25岁以上人群的死亡率则增加更多。

        此外,从下图可见,从1950年~2019年,全球人口出生时预期寿命呈持续增长趋势,从49岁增加到72岁,即增加了23年。然而,从2020年开始,全球出生预期寿命的曲线均出现发生转折,变为下落趋势。研究人员表示:许多富裕、老龄化国家的人口已出现减少,而非富裕国家的人口依然呈上升趋势。

        毫无疑问,新冠大流行打破了人口持续增长的态势,让人类首次看到了明显的放缓甚至停滞的趋势。这不仅是人类面临的挑战,甚至对经济、社会结构产生了深远影响。除此之外,这种疾病对于人类健康造成的干扰,也依然困扰着我们。

        02

        ▼

        一直被忽视的“长新冠”,

        何时才能被重视?

        29岁的张媛(化名)曾经非常热爱生活,喜欢音乐、摄影、逛街,但感染了新冠病毒后,生活发生了骤变。现在的她无法工作,生活只能由母亲照顾,每天都要服用很多药物。

        开始时,她的新冠症状只是典型的“轻症”:发烧四天,伴有肌肉酸痛的感觉。但 “阳康”后一个月,她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心绞痛等症状,有一次甚至需要急救。随后,陆陆续续的各种检查显示她有窦性心律不齐、心动过缓、血小板质量不高、双肺纹理增多、全身游走性疼痛等健康异常状况。

        张媛形容,她的身体像是“千疮百孔”。治疗花费已近10万元,做了不计其数的检查,但是效果寥寥。更让她难以接受的是,医生们不承认她有新冠后遗症。“我跟医生们说,可以用我作为临床病例进行研究,结果医生们却认为我是有精神问题,应该去看心理科。”

        张媛的情况并不是个例。在网络上搜索有关“长新冠”的信息,很多人都曾表示他们也有类似的经历。“阳康”后,很多人长期持续存在体力下降、失眠、心跳加快、疲惫等症状。

        虽然从新冠疫情出现至今已过去了四年多,很多人都已感染过新冠病毒,但依然有很多中-低收入国家的居民没听说过“长新冠”。

        今年1月,Nature新闻特写网站发文讨论了这个问题。文章指出:在一些收入较低的国家,人们不仅对长新冠的发病率了解很少,医生们和社会各界也都极易忽视这种疾病。[2]

        Nature资深作者Heidi Ledford指出:世界上大部分对于长新冠研究都集中在富裕地区,关于其他地域的长新冠发病率或严重性的数据很少。譬如巴西,超过400万人罹患长新冠,却对这种健康问题的认知度和知晓率均处于极低水平。

        美国流行病学家Theo Vos同样表示:“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长新冠问题主要存在的问题是研究相对较少。但如果他们关注一下,就会发现长新冠是存在的。”

        尽管目前的证据表明,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长新冠的发病率相似,但实际上的数字差异应该很大。在罹患过新冠感染但未因此住院的人群中,8%~41%的人有过长新冠症状[4]。可是,因为统计数据和研究的缺失,这个大众健康问题极易被忽视。

        2023年1月,Nature Reviews Microbiology发表的一篇综述指出[5]:全球至少10%的新冠感染者会罹患长新冠。其中,新冠住院病例的罹患率为50%~70%,未住院病例为10%~30%。

        在Nature Communications的发表的另一项研究中,长新冠的罹患率高达62%。该研究纳入苏格兰33281名新冠患者,对其进行了长期随访。结果表明,在病毒转阴后18个月后,仍有11%的患者认为自己未康复,51%的患者仅部分康复。[6]

        新冠急性感染通常仅持续几天到几周,但阴转后的长新冠却可持续数周至数年。长新冠可累计身体多个系统,症状繁多,因人而异。比较常见的症状包括疲劳/不适、焦虑/抑郁、腹部症状和呼吸异常等,还可能出现认知障碍、嗅觉味觉减退、失眠和肌肉疼痛。上述症状很容易和平时的劳累、心情不畅混淆,从而被忽视。[7-9]

        由此可见,长新冠并不能被简单归咎于患者的心理问题或“错觉”,也并不是一时恢复不佳。那么,为何迟迟未进入我国大众的视野,始终未被重视呢?

        张媛表示,为了这些症状,她已四处求医问药9个月。然而,面对全身繁杂的症状,医生们从未将长新冠考虑在内。有的医生认为她就是感冒,还有的医生怀疑是焦虑。

        高福院士曾指出:我们不能“恐冠”也不能“轻冠”,对此应重视两件事,一是做好监测,第二是做好基础研究。他说:长新冠是一个基本事实,不要回避,不要因为长新冠可能对人类有影响就不敢讲,这不是科学的态度。

        “感染次数越多,后遗症风险越高,这是有临床数据的。”高福院士指出,“病人该用药要用药。” 高福院士的表态,正体现了面对新冠病毒感染及后续影响所应秉持的科学态度。

        新冠对人类机体的影响和长期损伤难以识别,但众多的研究数据已证实了这一事实。随着病毒新变异株毒性的减弱,防疫政策已从“防感染”转向“保健康、防重症”。但是,人民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保证仍是当前重要议题。

        或许以后的很多年,我们仍要与新冠“作战”,但正如高福院士所说,我们“既不能‘恐冠’也不能‘轻冠’”。目前,防疫政策已趋于完善,疫苗和药物的研发也日渐成熟。正如专家建议:虽不能“高枕无忧”,但也可保持理性心态,从容面对。

        参考文献:

        [1] GBD 2021 Demographics Collaborators. Global age-sex-specific mortality, life expectancy, and population estimates in 204 countries and territories and 811 subnational locations, 1950-2021, and the impact of the COVID-19 pandemic: a comprehensive demograph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21. Lancet. 2024 Mar 8:S0140-6736(24)00476-8.

        [2] Ledford H. Long COVID is a double curse in low-income nations - here's why. Nature. 2024 Jan;625(7993):20-22.

        [3] Franco JVA, et al. Long-Term Health Symptoms and Sequelae Following SARS-CoV-2 Infection: An Evidence Map. Int J Environ Res Public Health. 2022 Aug 11;19(16):9915.

        [4] Nittas V, et al. Long COVID Through a Public Health Lens: An Umbrella Review. Public Health Rev. 2022 Mar 15;43:1604501.

        [5] Davis HE, et al. Long COVID: major findings, mechanisms and recommendations. Nat Rev Microbiol. 2023 Mar;21(3):133-146.

        [6] Hastie CE, et al. Outcomes among confirmed cases and a matched comparison group in the Long-COVID in Scotland study. Nat Commun. 2022 Oct 12;13(1):5663.

        [7] Zhang H, et al. 3-year outcomes of discharged survivors of COVID-19 following the SARS-CoV-2 omicron (B.1.1.529) wave in 2022 in China: a longitudinal cohort study. Lancet Respir Med. 2024 Jan;12(1):55-66.

        [8] Shah W, et al. Managing the long term effects of covid-19: summary of NICE, SIGN, and RCGP rapid guideline. BMJ. 2021 Jan 22;372:n136.

        [9] Cares-Marambio K, et al. Prevalence of potential respiratory symptoms in survivors of hospital admission after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Chron Respir Dis. 2021 Jan-Dec;18:14799731211002240.

        [10] Astin R, et al. Long COVID: mechanisms, risk factors and recovery. Exp Physiol. 2023 Jan;108(1):12-27.

        原创:

        作者:梨九

        编辑:拍老师

        审核:清扬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