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与流感在传播方式、临床症状和治疗用药都有相似之处。但二者的病原体、潜伏期和抗病毒类药物却有所分别。本文着眼于两种疾病的相似和差异,对流感和新冠进行了全方位的比较。
新冠与流感有着相似的症状,但二者还有区别。比如,从防控层面上看,新冠目前仍属于乙类传染病,而流感属于丙类传染病,二者之间可以理解为形相似而神不同。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两者进行全方位PK。
一、相似之处
相似点一:传播方式
两者都是病毒引起,传播方式类似。两者都可以在人们近距离接触时传播,比如可以通过打喷嚏和咳嗽等飞沫传播,经188体育平台论坛 、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通过上述途径感染。在特定场所,如人群密集且密闭或通风不良的房间内,也可能通过气溶胶的形式传播。
相似点二:临床症状
感染新冠和流感后有很多相似的症状,比如发热、头痛、肌痛和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喉痛、干咳等。
国内外证据显示奥密克戎变异株肺部致病力明显减弱,临床表现已由肺炎为主衍变为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主,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
相似点三:居家对症治疗用药
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在《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指南》中提到,如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可进行对症处置或口服药治疗。
比如,如果出现发热、头痛,可以服用解热镇痛药物,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
如果出现咽干咽痛,可以使用清咽滴丸、疏风解毒胶囊等;
如果出现咳嗽咳痰,可以用溴己新、氨溴索等;
如果干咳无痰可以用福尔可定等;如果流鼻涕用氯苯那敏、氯雷他定等。这些药物也都是治疗流感时的常用药。
二、不同之处
不同点一:病原体
新型冠状病毒(以下简称新冠病毒,SARS[1]CoV-2)为β属冠状病毒,有包膜,颗粒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 60~140nm,病毒颗粒中包含 4种 结 构 蛋 白:刺 突 蛋 白、 包 膜 蛋 白、膜蛋白、核壳蛋白。新冠病毒变异速度快,其传染性和致病性也随着变异而发生变化。
流感病毒属于正黏病毒科,为单股、负链、分节段 RNA 病毒。根据核蛋白和基质蛋白不同,分为甲、乙、丙、丁四型。目前感染人的主要是甲型流感病毒中的H1N1、H3N2亚型及乙型流感病毒中的Victoria和Yanmagata系。流感病毒也存着变异,但变异速度相对于新冠病毒来说比较慢。
不同点二:潜伏期
流感潜伏期一般为1~7天,多为2~4天。新冠潜伏期多为2~4 天,症状一般出现在感染后的2~14天,但目前流行的奥密克戎变异毒株,潜伏期明显缩短,约在1~7天,平均多为2~4天,与流感相似。相对于流感来说,新冠的传染期时间更长、传播速度更快。感染新冠的感染者有更多比例的人失去味觉或嗅觉。
不同点三:抗病毒药物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中推荐用于抗病毒治疗的药物包括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组合包装、阿兹夫定以及莫诺拉韦胶囊。
近期最新发布了《成人流行性感冒诊疗规范急诊专家共识(2022版)》(简称《共识》),在流感季给予临床医生更多指导。共识中指出抗流感病毒药物分为神经氨酸酶抑制剂(NAI)、血凝素抑制剂、RNA 聚合酶抑制剂。
RNA 聚合酶抑制剂中最为突出的代表是玛巴洛沙韦。2018年10月24日,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优先批准日本盐野义制药株式会社研发的一种新型的帽依赖性核酸内切酶抑制剂baloxavir marboxil (商品名:XofluzaTM)上市,主要适用于为≥12岁、且罹患急性无并发症流感不超过48h者。因其疗效突出,仅需给药一次,被誉为“超级达菲”。
三、总结
面对新冠和流感的双重风险,做好防护是关键。
一是接种疫苗,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接种新冠肺炎疫苗是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有效手段,可有效降低感染后的重症和死亡风险,及时接种加强针巩固提升免疫保护效果。
二是做好日常防护措施,包括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戴口罩,避免用不清洁的手触摸口、鼻、眼;尽量避免去人群密集、通风不良的场所。
参考文献
[1]. 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0年版)[J].中国病毒病杂志,2021,11(01):1-5.
[2]. http://www.nhc.gov.cn/ylyjs/pqt/202212/2b6c16cc176b4806b399ea5588353b3c.shtml
[3].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J].中国医药,2023,18(02):161-166.
[4]. 吕菁君,赵光举,赵宏宇,等.成人流行性感冒诊疗规范急诊专家共识(2022版)[J].中国急救医学,2022,42(12):1013-1026.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