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

支扩研究进展(三): ERJ子刊介绍近10年来我国支扩症研究的系列重要进展与展望

作者:关伟杰 来源:南山呼吸 日期:2022-12-29
导读

         支气管扩张症(简称支扩)是一种以慢性咳嗽、咯痰等症状为表现的慢性肺脏结构性病变,其属于常见的气道慢病。然而,引起支扩发生、进展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临床上缺乏特异性治疗手段。本系列将回顾2022年来多项的重要研究成果,推动支扩症临床诊治的进展。

关键字:  支气管扩张症 

        支气管扩张症(简称支扩)是一种以慢性咳嗽、咯痰等症状为表现的慢性肺脏结构性病变,其属于常见的气道慢病。然而,引起支扩发生、进展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临床上缺乏特异性治疗手段。本系列将回顾2022年来多项的重要研究成果,推动支扩症临床诊治的进展。

        受《欧洲呼吸杂志》子刊——ERJ Open Research(影响因子:4.2)的邀请,支扩课题组联合国内支扩研究领域的主要研究者协同发表了中国视角下支扩症的研究进展与临床管理综述,本文主要关注我国支扩症流行病学、临床诊断、发病机制和治疗管理研究的最新进展,强调了中国医学界所做的努力(包括建立国家支气管扩张登记处),未来研究的主要机遇和挑战,以及对全球临床实践的影响。

        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学研究进展

        近期,我国支气管扩张症的发病率和患病率统计数据有所更新。在病理生理学方面,国际学术界更新完善了“恶性旋涡”学说。我国前期研究表明,在临床稳定的支扩症患者中,最常见的机会致病微生物是铜绿假单胞菌,其次是副流感嗜血杆菌和流感嗜血杆菌;病毒可能导致支扩症的进展,是急性加重的常见触发因素。然而,关于支扩症与非结核分枝杆菌、真菌的关联还不够明确。

        临床诊断研究进展

        在临床诊断方面,IL-17可能成为支扩症诊断、加重评估和预后的生物标志物。在支扩症中,中性粒细胞性炎症占主导地位。此外,IL-17是一种重要的促炎细胞因子,调控NF-κB/ERK1/2和MAPK/ERK通路,在支扩症患者的血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和肺组织中的表达显著升高,在支扩症相关的肺动脉高压中也起一定的作用。

        胸部高分辨率CT是支扩症放射学诊断的“金标准”,此外Bhalla评分可能会提供更多信息。支扩症与COPD和/或哮喘合并的患者临床预后较差,HRCT在识别该表型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在肺功能方面,由于肺部结构变化,支扩症患者可能表现出不同的气流受限模式,包括阻塞性、限制性或混合性损害。脉冲振荡法已被用于测定小气道阻力,肺清除指数可有效识别通气异质性,但单纯根据肺功能变化可能无法准确判断支扩症急性加重期。

        治疗管理及BE-China平台

        在治疗方面,国内缺乏大规模随机对照试验,支扩症的循证疗法仍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我国启动了一个全国性登记平台(中国支气管扩张症登记与研究合作项目, BE-China),以提升我国在药物可用性和气道清除治疗实施方面的实力。本文介绍了气道清除疗法、黏液活性药物治疗、吸入性长效支气管舒张剂和皮质类固醇应用、抗生素以及长期抗生素应用条件、咯血的介入治疗及手术在支扩症中的应用。BE-China平台已促成多项多中心临床试验,并将继续促进支气管扩张症各个领域的研究,促进全球多学科合作。

        中国专家共识

        本文介绍了中国成人支气管扩张症诊疗的最新专家共识,共识总结了我国支扩症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病因、临床诊断、治疗策略和患者教育情况,并更新了患者管理建议。

        总 结

        综述文章总结了我国在支扩症各方面的最新进展,展示了中国对支扩症研究的数量和质量有了重大飞跃,为中国及全球临床实践做出了巨大贡献,有助于更好的医疗保健,旨在减少个人和社会负担,并最终转化为临床结果改善。也对未来研究的主要机遇和挑战作出展望。

        本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包括上海肺科医院徐金富教授(中国支扩联盟副主席)以及高永华主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宋元林教授(中国支扩联盟副主席),资深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瞿介明教授(中国支扩联盟主席,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主任委员),通讯作者为关伟杰研究员。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