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21日,澳大利亚墨尔本当天的气温攀升至35℃,创下了当年3月以来的最高记录,空气中的花粉量极高,黑麦草花粉浓度超过了100 粒/m³。
2016年11月21日,澳大利亚墨尔本当天的气温攀升至35℃,创下了当年3月以来的最高记录,空气中的花粉量极高,黑麦草花粉浓度超过了100 粒/m³。在17时至18时30分之间,气温突然从35℃降至20℃以下,雷暴开始爆发。在恶梦般的场景中,在风暴爆发的30个小时内,共有超过3365例呼吸系统相关的急诊室就诊的患者(高于平均水平约672%)和476例与哮喘急性发作入院的病例(高于平均水平992%)。总的来说,在雷暴发生后短时间内,约有1万人因哮喘发作需在医院急诊科接受治疗,其中10人死亡,6人在一周内死亡。
2016年的墨尔本事件是规模最大和最具灾难性的流行性雷暴哮喘事件,其定义为雷暴发生后立即出现急性哮喘发作或支气管痉挛的多种症状。自1983年以来,全球已报告了26起流行性雷暴性哮喘事件。其中11起发生在澳大利亚,主要是墨尔本地区,最近一次的雷暴哮喘事件记录是在2018年的中国榆林。
由于雷暴哮喘事件在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发生最频繁,该州的决策者们采取了积极的措施来管理流行性雷暴哮喘的有害后果,包括创建一个网站来预测未来3天发生事件的风险。这些预测基于一个风险模型,该模型能够识别雷暴哮喘所涉及的气象和环境条件,并根据之前事件中受影响最严重的人们,确定生物风险因素和易感人群。维多利亚州的风险预测网站认为,在10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黑麦草花粉季节),当花粉量预测较高,并可能出现伴有强风的严重雷暴时,发生流行性雷暴哮喘事件的风险最高,当前、过去或尚未被确诊的哮喘患者或花粉热患者所面临的风险最大,特别是那些同时患有这两种疾病或哮喘控制不佳的人。大量的研究发现,流行性雷暴哮喘的病因和危险因素比最初认为的更复杂。
识别可能有流行性雷暴哮喘风险的个体同样很复杂。尽管在2016年的墨尔本事件中死亡的10名患者都曾被诊断患有哮喘,但一些报告表明,哮喘并不能充分预测2016年墨尔本事件期间雷暴哮喘发作的风险。然而,在这次事件和之前的雷暴哮喘事件中,几乎所有患者都患有临床过敏性鼻炎(即花粉热),并对黑麦草花粉过敏;因此,在过敏性鼻炎或对草花粉过敏原高度敏感的季节性哮喘患者中,进行过敏性鼻炎的控制和变应原免疫治疗,有助于预防流行性雷暴哮喘。对2016年墨尔本事件的进一步研究表明,流行性雷暴哮喘症状的有力预测因素是过敏性鼻炎史,以及在前一年因哮喘入院。在2013年的阿瓦兹流行性雷暴哮喘事件中,急诊科的2000名急性支气管痉挛患者中,大多数没有哮喘史,但几乎40%的人有过敏反应。在最近的一次榆林雷暴哮喘事件中,51名有哮喘症状的入院儿童中,只有25%的儿童之前被确诊为哮喘,但67%的儿童有过敏性鼻炎史。
2016年墨尔本事件研究中的一个意外发现是,雷暴哮喘对亚洲背景的人影响更大。在此事件期间需要入院治疗的最高风险因素是出生在澳大利亚的亚洲人(OR5.42,95%CI 1.56-18.83),这说明雷暴哮喘的易感性可能是由于基因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Francis Thien说:“2016年墨尔本事件中,亚裔或印度裔面临更高的风险,这可能与澳大利亚和其他西方国家的亚洲移民的过敏体质的增加有关。"
一些临床试验可以确定某些个体发生雷暴哮喘的风险;在2016年墨尔本事件期间,对228名季节性过敏性鼻炎患者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较高的黑麦草花粉特异性IgE浓度、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和呼出气一氧化氮浓度与雷暴哮喘症状有关,因此这些测试可用于为患者提供具体的治疗建议。呼吸细胞在暴露于草花粉蛋白提取物时经历缺氧,从而触发F-肌动蛋白构型的改变被认为参与了雷暴哮喘病理学的潜在分子途径。这促进了促炎细胞因子IL-8的分泌以及上皮跨膜蛋白E-钙粘蛋白从细胞连接处的释放,导致上皮屏障的完整性受损。细胞因子IL-4途径也被证明在雷暴哮喘的病因学中起作用。
预防雷暴哮喘的管理策略包括预测风险和早期警报,以减少在雷暴临近时暴露在高花粉量的环境中。过敏原免疫疗法可以预防流行性雷暴哮喘。除了免疫疗法,在雷雨前或其期间坚持处方的吸入性类固醇治疗和预防性使用,对易感人群来说也很重要。Gennaro D'Amato说:“吸入或口服皮质类固醇联合β2受体支气管扩张剂很重要。”他还补充:“当花粉季节有雷暴风险时,在户外应该佩戴口罩。”
D'Amato评论说:“考虑到气候变化和雷暴越来越普遍,以及由于全球变暖导致大气中的花粉浓度不断增加,未来雷暴哮喘的发生率可能会越来越高。重要的是要让临床医生关注这些经常被低估的事件。”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