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特别邀请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呼吸内科主任曹玲分享儿童常见呼吸系统疾病与健康的话题。
有了宝宝,他的每一个动作每一次呼吸每一个心跳,都备受父母关注。
我国0~14岁儿童发病率最高的是呼吸系统疾病,因为呼吸道是身体直接和外界联系的系统,也是直接承受伤害的地方。春季来临,正是万物复苏、春暖花开的好时节,但天气变化不规律、早晚温差偏大,加上儿童自身免疫力较低,更容易遭受外界环境的侵袭,因此也成为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发季节。
本期特别邀请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呼吸内科主任曹玲分享儿童常见呼吸系统疾病与健康的话题。
慢性咳嗽:同症未必同因
有些孩子一到换季就特别爱咳嗽,而且停不下来,不少家长认为是感冒或者天气干燥。真的是这样吗?
咳嗽在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中最常见的症状,被分为急性咳嗽和慢性咳嗽,其中急性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的原因。如果咳嗽超过4周,即为慢性咳嗽,也是非常困扰家长的问题,多见的病因包括:
咳嗽变异性哮喘
是哮喘的一种特殊类型,以咳嗽为唯一或主要表现,多为刺激性干咳、比较剧烈,夜间尤其明显,不伴喘息、胸闷、气紧等症状,未经治疗,30%~40%会发展为典型哮喘。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
是指由于鼻部疾病引起分泌物倒流鼻后、咽喉部,甚至反流入声门或气管,导致以咳嗽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除了鼻炎、鼻窦炎等鼻部疾病外,孩子还常可能存在咽炎、慢性扁桃体炎、喉炎、腺样体肥大等问题。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
是指因酸性胃内容物及气体刺激食管和气管的咳嗽感受器,导致以咳嗽为突出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属于胃食管反流病的一种特殊类型。
孩子咳嗽,家长没有不着急的。有没有一些办法,能从孩子的咳嗽声里辨别出可能的原因?
不及时明确原因缓解咳嗽,可能影响饮食、睡眠、学习等日常生活,因此父母一定不能疏忽大意,要学会简单的判别方法。
1. 区分咳嗽的性质,是干咳还是湿咳。
干咳,顾名思义,只听咳嗽不见痰,多提示变异性哮喘。湿咳,指能听到呼噜的痰声或者咳出痰,呼吸道感染、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可能性大。
2. 判断好发时段,白天晚上或体位变化。
如果孩子躺下晨起容易咳嗽,可能为鼻腔分泌物流动刺激引起,往往是上气道咳嗽综合征。
3. 辨别咳嗽声音特征。
如果孩子阵咳剧烈,持续时间长,咳时面颈部憋的通红,咳嗽暂停后常需深吸气,发生类似鸡叫的声音,多为百日咳引起的痉挛性咳嗽。如果咳嗽声如犬吠,多见于会厌、喉头炎症。
4. 警惕精神性咳嗽。
特征为呈雁鸣样高调咳嗽,日间咳嗽为主,专注于某事、夜间休息时消失。
特别是老人,听到孩子咳嗽的第一反应是吃药,觉得只要不咳嗽,病就好了!这样做可行吗?
一旦有多余分泌物、外来异物,机体会通过咳嗽尽量把它们清除出呼吸道,因此咳嗽是机体的一种自我防御机制。尤其在小年龄孩子,本身咳嗽力量比较弱,如果一味镇咳,造成痰堆积在气道,可能会引发肺不张等更严重的问题。
儿科医生更推荐祛痰为主,止咳为辅。尽量稀释很稠很黏的痰,使它更容易排出。如果孩子的咳嗽严重影响到睡眠,可考虑止咳药物。
哮喘先兆识别:小心反复咳喘闷
孩子咳嗽,最闹心的就是父母了。反反复复总不好,到医院一看,被告知是“咳嗽变异性哮喘”。家里没有人有哮喘,孩子为什么会得病?
咳嗽变异性哮喘是儿童慢性咳嗽的三大常见病因之一,与遗传和环境存在相关性。
如果父母有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病史,孩子患湿疹、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炎,孩子幼年时感染过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吸入污染物,或者1岁前抗生素应用比较多,得病的概率会高于普通孩子。
约八成哮喘儿童在5岁前曾出现相关症状。父母如何能早期识别孩子的哮喘迹象?
哮喘防治强调早期发现、早期诊断、长期规范治疗,其中早期发现对预后至关重要。
首先,反复发作性喘息,要警惕有无哮喘的可能。
其次,慢性咳嗽,注意咳嗽变异性哮喘这种特殊类型的哮喘。如果孩子经常感冒咳嗽,每次咳嗽持续超过10天,或者没有呼吸道感染就不明原因出现咳嗽,都要小心。
第三,常感胸闷、憋气。家长容易想到心肌炎等心脏的问题,但目前发现相当比例可能是由于胸闷变异性哮喘。
孩子得了哮喘,家长怎么知道是轻是重?何时需要到医院就诊呢?
哮喘治疗的原则要让患儿像正常孩子一样生活、学习、运动。
目前,根据症状轻重程度,将哮喘控制状态依次划分为绿色、黄色和红色三个区域,实施三色分区动态管理。
绿区安全:代表哮喘控制良好。
患儿呼吸通畅,无咳嗽、喘息,夜间睡眠安稳,能够正常学习、运动、玩耍。此时,坚持每日使用控制药物,预防哮喘发作。
黄区警告:代表哮喘加重先兆。
患儿发作频繁咳嗽、喘息、胸闷,夜间咳嗽加重。此时,立即使用快速缓解药物解除支气管痉挛,并升级每日控制药物。
红区危险:代表哮喘急性发作。
患儿出现剧烈咳嗽、憋气、呼吸困难;走路、说话困难,无法平卧;鼻翼煽动,口唇、指甲青紫;焦虑、烦躁不安,甚至意识模糊。此时,提示情况紧急,尽快就医或拨打急救电话。
儿童哮喘治疗:长期、规范、个体化
哮喘不仅干扰正常生活状态,还可能影响生长发育,需经药物治疗尽早稳定病情。那么不发作是不是就能停药了?
儿童哮喘治疗要遵循长期、规范、个体化的原则。
哮喘本质上是长期慢性气道炎症,哮喘发作时气道痉挛,气道内分泌物增多,从而堵塞气道引发狭窄,孩子就会出现咳嗽、喘息症状。不发作时,炎症依然存在。因此,哮喘患儿的气道壁明显厚于正常人,管腔逐渐变窄,致使轻微刺激就会出现喘息。短期用药只能缓解水肿痉挛,减少分泌物,必须依靠长期治疗控制并清除气道炎症。
规范是指要遵医嘱用药,尽量不要漏服、补救性加量,或擅自调整用药次数,都可能干扰炎症控制,导致气道病变进展、病情加重。
每个孩子的情况不同,用药策略也会差异,这就是所谓的个体化。医生会根据症状特点、疾病阶段、肺功能状况,制定治疗方案、随访计划,切忌盲目对比效仿其他孩子。
吸入糖皮质激素是目前基础也有效的方法,但家长普遍担心会影响长个儿、会依赖。激素治疗真有这些副作用吗?
其实家长对激素副作用的担忧基本来自口服或静脉给药的全身激素使用,的确会引起肥胖、高血压等一系列副作用。
哮喘患儿的激素治疗则完全不同:一是用量少,仅微克级,远远低于全身用药以毫克为单位;二是吸入给药,直接作用在呼吸道,不参与全身循环,即使被吸收后也会很快被灭活,不会产生全身副作用。
唯一需注意的就是,吸入激素后要漱口,以防药物在口咽部停留,引发念珠菌等真菌感染。
吸入激素是安全的,不会影响孩子发育。
雾化治疗也是常见的给药方式,不少家长自购装置居家雾化。这样做安全吗?
雾化治疗需要借助雾化装置,也叫空气压缩泵。它的好处,一是药物直达气道,局部作用强;二是药物用量小;三是只要将面罩扣于口鼻处;四是保持平静呼吸,无需特殊配合,颇受患儿和家长的青睐。
居家雾化虽说简便安全,但如果使用不当也难免适得其反。
1. 选择优质雾化器
市面上销售的产品五花八门,选择雾化器需满足两个条件:首先,能稳定输出气流;其次,雾化颗粒能达到5~10微米大小,而且5微米颗粒占比较高,才能确保药物不是堆积在上气道,而是进入管腔很细的下气道缓解痉挛发作。
2. 定期更换面罩
大多数面罩是一次性的,对于长期做雾化的患儿,目前建议每周更要换一次,并保持干燥清洁。如果长时间使用,可能出现药物阻塞连接孔,影响效果。
3. 安静状态应用
做雾化时,孩子尽量保持平静呼吸,不要哭闹,否则会影响吸入气道的药量。可以让他们先拿雾化器玩耍一会儿逐渐适应,也可以粘些卡通贴纸,让孩子觉得很亲切,缓解紧张和恐惧情绪。
不少患儿白天没事儿,夜间发作频繁且较严重,另有孩子不配合吃药吸入,有没有创新的给药办法能解决这些问题呢?
夜间发作是哮喘的一个临床特征,尤其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孩子经常在夜间睡着后出现干咳。对于不配合口服、吸入药物,因哭闹无法完成雾化治疗的患儿,透皮贴剂会是不错的选择。
它的独特优势在于,把含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妥洛特罗药片的贴剂直接粘敷在胸部、背部或上臂部位就可以了,通过透皮药物吸收实现持续均衡释放,相当于全身给药,实现24小时长效平喘止咳促排痰,尤其适合于小年龄孩子。
患儿父母们最想知道的问题莫过于,孩子得了哮喘还能去根儿吗?
对于儿童,虽然同是哮喘,但病因不同,预后迥异。
有的孩子只是一过性喘息,随着年龄的增大,喘息逐渐好转,可能不再发作。这往往与早产、妊娠期间母亲吸烟等诱因相关。还有部分孩子因呼吸道病毒感染引发喘息,也叫病毒相关性喘息,随着年龄增长,多数到12岁左右鲜再发病。但存在过敏体质孩子的典型哮喘,通常持续时间长,有可能带到成年。
虽然绝大多数的儿童哮喘会逐渐自愈,但不管是哪种类型的哮喘,都主张长期、规范、个体化治疗。
copyright©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