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

以缓解药物为“尺”,看双支扩在慢阻肺治疗中的获益

作者:小南 来源:南山呼吸 日期:2020-10-31
导读

         既往研究显示,缓解药物的使用可反映慢阻肺的长期维持治疗效果,其与慢阻肺的其他结局指标,如肺功能(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吸困难症状(短暂呼吸困难指数TDI)、生活质量(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及年中重度急性加重率等存在较好的关联1。

关键字:  双支扩 | 慢阻肺 

        既往研究显示,缓解药物的使用可反映慢阻肺的长期维持治疗效果,其与慢阻肺的其他结局指标,如肺功能(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吸困难症状(短暂呼吸困难指数TDI)、生活质量(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及年中重度急性加重率等存在较好的关联1。

        在2020美国胸科学会(ATS)大会上,新发布了一项EMAX研究( Early MAXimization of bronchodilation for improving COPD stability,早期支气管扩张最大化以改善慢阻肺稳定性)的事后分析,探讨了缓解药物的使用与疾病严重度的关联。研究者根据基线的缓解药物使用量对患者进行分组,评估基线缓解药物使用量与患者每日症状负担(E-RS评分)的关系。结果显示,基线缓解药物使用量高的患者,其基线及第21-24周的E-RS评分更高,提示缓解药物使用这项指标可较好地反映患者的症状负担。这些发现提示,在临床实践中,缓解药物使用量可作为一项有用的终点和症状标志物 2。

        那么,以缓解药物使用为“尺”来衡量不同药物的治疗效果,其结果如何?

        我们以欧乐欣(乌美溴铵/维兰特罗)为例,分析其相比单支扩剂、ICS/LABA及其他LABA/LAMA在缓解药物使用方面的差异,期望可为临床的治疗决策提供有益的参考。

        01

        相比噻托溴铵,欧乐欣(乌美溴铵/维兰特罗)43%更少缓解药物使用

        3项为期24周、多中心、随机、平行研究进行事后汇总分析,共计1747例症状型的慢阻肺患者,对其中533例既往未接受过维持治疗的慢阻肺患者随机使用乌美溴铵/维兰特罗62.5/25ug (n=275)或噻托溴铵18ug(n=258)治疗进行亚组分析。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显示:相比噻托溴铵,欧乐欣(乌美溴铵/维兰特罗)减少43%的缓解药物使用3。

        02

        相比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欧乐欣(乌美溴铵/维兰特罗)在急性加重低风险人群中额外减少17%的缓解药物使用

        ATS发表的另一项研究纳入了一万多例急性加重低风险(过去1年无急性加重)的慢阻肺患者,其中接受初始乌美溴铵/维兰特罗治疗的患者4082例,接受初始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的患者9529例,评估了乌美溴铵/维兰特罗或布地奈德/福莫特罗作为初始维持治疗的用药依从性和缓解药物使用情况。结果显示:

        起始药物治疗后一年,接受乌美溴铵/维兰特罗治疗患者的缓解药物使用量显著减少(平均缓解药物使用量为1.78当量单位 vs. 2.15当量单位,差别0.37当量单位,P<0.001),相当于减少3个月的缓解药物使用量(平均基线缓解药物使用量为每月0.12当量单位;一年减少0.37单位,除以基线时的0.12单位=3.1个月的缓解药物用量)。乌美溴铵/维兰特罗相比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缓解药物的使用额外减少17%(RR=0.83,95%可信区间:0.78, 0.88)4。

        03

        相比噻托溴铵/奥达特罗,欧乐欣(乌美溴铵/维兰特罗)减少38%缓解药物使用

        一项非劣效、随机、开放标签、交叉研究,对mMRC评分≥2分的慢阻肺患者进行为期8周的试验(n=236),比较乌美溴铵/维兰特罗(62.5/25µg,每日一次,通过易纳器吸入)和噻托溴铵/奥达特罗(5/5µg,每日一次,每次两吸,通过能倍乐吸入)两组间的治疗结局。结果显示:与噻托溴铵/奥达特罗治疗组相比,乌美溴铵/维兰特罗治疗组使用缓解药物的比例减少了38%5。

        综上所述,缓解药物的使用可较好地反映慢阻肺患者的长期维持治疗效果,包括症状负担和急性加重风险等。研究显示,欧乐欣(乌美溴铵/维兰特罗)相比噻托溴铵,43%更少缓解药物使用;相比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在急性加重低风险人群中额外减少17%的缓解药物使用;相比噻托溴铵/奥达特罗,减少38%缓解药物使用。欧乐欣(乌美溴铵/维兰特罗)助力实现患者症状缓解目标。

        参考文献:

        1. Yogesh Suresh Punekar et al. Respir Res. 2017 May 8;18(1):86. doi: 10.1186/s12931-017-0566-1.

        2. Kerwin EM, et al.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20;201: A3324.

        3. Maleki-Yazdi M et al. Adv Ther 2016; 33:2188-99.

        4. A. Cole et al.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20;201: A4306.

        5. Feldman GJ, et al. Adv Ther 2017; 34: 2518-2533.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