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

大数据视角下的呼吸疾病防控

作者:佚名 来源:Medsci梅斯 日期:2019-09-07
导读

         由中华医学会和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主办、湖北省医学会承办的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9(第二十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于2019年9月5日-8日在武汉盛大召开。

        在6号的主会场报告上,钟南山院士给大家做了一场呼吸疾病防控工作指导,

        呼吸疾病防控是中国健康发展战略的重大需求

        由于空气污染、吸烟等众多因素,我国的肺癌及慢阻肺分别占死亡率的第3、4位,WHO估计呼吸疾病死亡率占总死亡率的20%。所以,在健康中国行动中,呼吸疾病的防控显得极其重要。

        那如何提高呼吸疾病的防控效率呢?

        自然是离不开大数据的支持。但是,医学信息量大,数据繁多,信息的规范化管理意识薄弱,各地医疗机构标准不一,医疗信息孤岛现象严重!所以,目前的疾病防控工作中亟待发展大数据的分析应用。

        好在,国家2018重点研发计划中,重大慢病定向专项指南里,建立了呼吸系统疾病临床研究大数据与生物样本库平台,建立具有国家代表性的,基于EMR、LIS、PACS等数据交换的共享平台,手机慢阻肺、小船、肺栓塞、间质性肺病等常见、多发、危害巨大的呼吸系统疾病,建立对应的生物样本给影像与肺功能数据库,数据中心及判读分析平台。

        我国呼吸临床中心大数据建设概况

        我国呼吸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从2013年的7家分中心和122家网络单位,增长到了2018年内的42家区域分中心和724家网络单位。按照大数据平台的企业服务总线,中心大数据网络可以连接医院信息系统安全防火墙和同步数字体系,通过一系列呼吸健康标准化数据元,采集除个人信息以外的医疗记录生物样本库资源、图像、物联网等信息。数据的管理和备份已通过ISO/IEC27001 和国家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政策的认证,并进行了伦理审查。

        在大数据平台的支待下,可以实现科研管理、高级数据筛选真实世界数据分析、数据演示、图像沪另叭机器学习、病历质量控制多中心协作以及大数据融合。同时,我们建立了一系列数据采集、管理、交换和共享的标准规范。截至2019年6月,全国40家分中心和网络医院签署了《呼吸系统疾病大数据网络建设战略合作协议》。平台部署工作已在30家医院启动,其中10家已完成院内部署和验收。纳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肺栓塞、肺动脉高压、肺间质性疾病、肺炎、肺癌、烟草依赖等呼吸系统疾病30多万例。有8项多中心研究正依托该平台开展。

        呼吸大数据分析应用

        数据标准规范是大数据平台可以应用的第一个版块,在2013年-2018年间,呼吸科六大类疾病诊断描述不规范的情况不容忽视,特别是门诊诊断不规范的比例会比较高。目前制定慢阻肺专病标准数据元共985个,后续将进一步拓展到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部感染等疾病。

        其次,运用在肺功能检查及标准的建立,我国从2015年8月开始举办的肺功能规培万里行覆盖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8044家医院25000+名人员参加了活动。通过平台肺功能报告质控平台审核结果。

        另外,大数据分析还可以应用在专病数据的分析、模型建立风险预测、影像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结合创新、支撑多中心临床研究的开展等。

        钟南山院士强调,医疗大数据分析和挖掘疾病的特征,有助于临床诊治水平的提高,对学科建设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对医疗卫生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有重大的意义,期待国内外专家同道共同参与研发,共享大数据带来的成果。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