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结核治疗到第五个月时,非多重耐药(non-MDR)肺结核(TB)患者的痰标本抗酸杆菌(AFB)涂片检查可能仍是阳性(“涂阳”),但这一现象的意义目前还不清楚。研究结果显示:在抗结核治疗的第五个月时,非多重耐药TB患者痰标本的“涂阳”可能是由于非存活结核分枝杆菌和非结核分枝杆菌所引起。
在抗结核治疗到第五个月时,非多重耐药(non-MDR)肺结核(TB)患者的痰标本抗酸杆菌(AFB)涂片检查可能仍是阳性(“涂阳”),但这一现象的意义目前还不清楚。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来自台湾地区台南市行政院卫生署所属胸科医院,国立台湾大学附属医院内科的Jung-Yien Chien博士及其同事进行了一项研究,研究结果在线发表于2013年1月3日的《CHEST》杂志上。研究结果显示:在抗结核治疗的第五个月时,非多重耐药TB患者痰标本的“涂阳”可能是由于非存活结核分枝杆菌和非结核分枝杆菌所引起。
从2004年1月到2009年4月期间,台湾的4家医院共收治了5403例经痰培养确诊的肺结核患者。其中,在抗结核治疗的第五个月时,痰标本经浓缩涂片法检查仍为“涂阳”者占116例(2.2%)。研究者对这些“涂阳”患者进行了相关的研究评估。
该研究的主要结果为:在这些“涂阳”患者中,痰培养发现结核分枝杆菌生长者10例(8.6%,MTB组);非结核分枝杆菌生长者23例(19.8%,NTM组);无分枝杆菌生长者83例(71.6%,无生长组)。其中,MTB组患者的结核复发率(22%)较高(p=0.01)。在MTB组中,共有以下四个预测指标与结核分枝杆菌的存活相关,即:①在治疗的第五个月时痰检涂片分级≥3+ (“S”)(比值比:10.73,2.67~43.17);②在治疗的第二个月时没有出现痰培养转换 (“C”)(比值比:7.16,1.45~35.44);③缺乏可见的治疗效果(“O”)(比值比:6.40,1.54~26.56);④在治疗的第五个月时,没有发现影像学的改善(“R”)(比值比:4.18,1.02~17.10)。使用“SCOR”综合评分指数(每存在一个阳性因素计1分)可以很好地预测患者在治疗第五个月时的痰培养结果。如果患者的“SCOR”指数为0,那么,所有此类“涂阳”患者的痰培养结果都将为阴性。
该研究结果显示:在抗结核治疗的第五个月时,非多重耐药TB患者痰标本的“涂阳”可能是由非存活结核分枝杆菌和非结核分枝杆菌引起,这一现象在那些“SCOR”指数较低的患者中尤其明显。因此,认真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细菌学资料、和胸部X光表现对于正确分析“涂阳”结果至关重要。
copyright©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