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数据表明,全世界有将近 3 亿哮喘患者,其中,我国大概有 3000 万哮喘患者,也就是说占全世界哮喘病患者的 1 / 10。 哮喘是无法根治的,目前医学上治疗的目的也是达到一种理想的控制状态。 哮喘患者在长期的用药治疗过程中,经常会碰到各种问题,一旦治疗不及时或方法不正确,都有可能加重病情,甚至威胁生命。现在由大象医生带大家来了解一下哮喘。
什么是哮喘?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根据发病诱因将哮喘分为过敏性哮喘、感染性哮喘、运动性哮喘、药物性哮喘、职业性哮喘、心因性哮喘及某些特殊类型的哮喘(如月经性哮喘和妊娠性哮喘)。
哪些人群易发生哮喘?
一般认为,儿童患病率高于青壮年,1~6 岁儿童更是高发人群。另外,老年人群的患病率也有增高趋势,可能与免疫力低下有关。
哮喘发作时是什么样子的?
典型的支气管哮喘出现反复发作的胸闷、气喘及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在发作前常有鼻塞、打喷嚏、眼痒等先兆症状,发作严重者可短时间内出现严重呼吸困难,有时咳嗽为唯一症状,在夜间或凌晨发作和加重是哮喘的特征之一。哮喘症状可在数分钟内发作,有些症状轻者可自行缓解,但大部分需积极处理。
怀疑哮喘,需做哪些检查?
(1)血常规
(2)痰液检查
(3)肺功能检查
(4)胸部 X 线检查
(5)过敏原测试
哮喘可能会发生哪些严重后果?
1、急性并发症
猝死:是支气管哮喘最严重的并发症,常无明显先兆症状,一旦突然发生,往往来不及抢救。
肺部感染:据统计,哮喘约有半数系因上呼吸道感染而诱发。由于呼吸道的免疫功能受到干扰,容易继发肺部感染。
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
气胸和纵隔气肿
呼吸衰竭
多脏器衰竭
2、远期并发症
发育不良和胸廓畸形:儿童哮喘,常常引起发育不良和胸廓畸形,究其因素是多方面的,如营养不良、低氧血症、内分泌紊乱等。
长期、反复哮喘发作,最终会引起慢性阻塞性肺病,肺动脉高压,最后导致肺源性心脏病。
治疗哮喘的药物有哪些?
治疗哮喘的药物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
1. 糖皮质激素(俗称激素):糖皮质激素是治疗哮喘的首选药物,通常以吸入激素为主,代表性的吸入剂有二丙酸倍氯松、布地奈德等.
2. 支气管扩张剂:是控制哮喘发作的首选药物。代表药物有沙丁胺醇、叔丁胺醇、美喘清和施力稳等.
3. 抗胆碱药:尤其适用于夜间哮喘及痰多患者.
4. 茶碱类药物:茶碱缓释剂如舒氟美作用时间可达 12 小时,可用于慢性和夜间发作者.
5. 肥大细胞膜稳定剂:如色苷酸钠,主要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白三烯和前列腺素,减轻气道炎症.
6. 其他如免疫抑制剂等,根据病情不同,可酌情选用。
哮喘患者怎样规范治疗、避免误区?
1. 要避免重药物治疗轻视检查。支气管哮喘患者除了坚持用药,也应定期检查肺功能,了解肺功能的情况,以防引起急性发作。治疗后也要定期检查肺功能,防止复发。
2. 治疗不可短视。哮喘治疗过程中不能随意的停减药物,否则很容易出现哮喘的复发,最后出现气管支气管结构的改变,肺功能损害加重。
3. 治疗中不要夸大副作用。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是一种非常安全的治疗方法,可很大程度上有效地避免全身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规范的吸入治疗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患者应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正确的使用吸入装置,而且吸入治疗后应漱口,减少药物在188体育平台论坛 的残留,进一步避免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
4. 症状加重时不可随意自行加药。不建议自行更换药物或调整剂量,比如,有些支气管扩张剂有不良反应,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心慌等不适。症状加重时来不及到医院可以按照说明书或医生交待适当增加使用,同时立即赴医院或打急救电话求助。
5. 不可盲目要求根治、找偏方。有些患者由于长期治疗效果不好,去尝试一些「偏方」根治。听信别人的所谓治疗经历,结果往往是不但花了钱,还使病情更加严重。
如何避免哮喘发作?
预防哮喘的发生,首先要去除诱发因素。目前已知诱发支气管哮喘有如下原因:
1. 过敏因素:有 30%~40% 的支气管哮喘者可查出过敏原。尘螨、猫狗的皮垢、霉菌、花粉、牛奶、禽蛋、羽毛、真菌等都是重要的过敏原。
2. 感染:上呼吸道感染(如感冒)是哮喘最常见的诱因,冬春季节或气候多变时更为明显。
3. 刺激性气味:如吸入烟、尘、汽油、油漆等气味以及冷空气,可刺激支气管黏膜,哮喘患病人群易发生支气管平滑肌痉挛。
4. 避免过度劳累
5. 气候因素:如寒冷季节容易受凉而导致呼吸道感染,或天气突然变化、空气污染、雾霾,都可激发支气管哮喘发作。
6. 职业性因素:如制药工业、化工企业中的工人,可能对某些药物或原料过敏;
7. 空气湿度的变化对哮喘发病也有影响,湿度过高或过低对患者均不利,最适宜的相对湿度为 60%~70%。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