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三烯受体拮抗剂(LTRA)是一类非激素类抗炎药,主要通过竞争性结合半胱氨酰白三烯(CysLTs)受体、阻断CysLTs的活性而发挥作用。轻至中度哮喘急性发作时,在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基础上口服孟鲁司特,能更加迅速而明显缓解症状,减轻哮喘严重程度。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LTRA)是一类非激素类抗炎药,主要通过竞争性结合半胱氨酰白三烯(CysLTs)受体、阻断CysLTs的活性而发挥作用。
近10余年来,大量临床试验表明,LTRA针对哮喘等呼吸道炎症性疾病疗效良好,且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和依从性。但在临床实际工作中,LTRA的应用仍面临着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及挑战,如LTRA在不同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疗程需要进一步规范,尤其是在毛细支气管炎、变应性鼻炎(AR)、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等儿童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中,尚需根据最新研究成果对LTRA的使用达成共识,以此来指导今后的临床实践与研究。鉴于此,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会制定了此共识。
支气管哮喘
治疗原则
在急性发作期应给予缓解治疗,需使用作用迅速的药物缓解症状,如吸入速效β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在慢性持续期和临床缓解期应采用预防控制治疗,如吸入糖皮质激素、LTRA等。儿童哮喘的治疗需要长期管理,定期随访,逐步降级治疗至停药。
孟鲁司特用于哮喘急性期缓解治疗方案
在哮喘急性发作时必须尽早采取有效治疗措施进行快速缓解治疗。若患儿有明显呼吸困难,氧饱和度<92%,则应及时给氧,雾化吸入治疗应以氧气作为驱动动力。如经第1小时起始治疗未达到明显缓解,应尽早加用全身型糖皮质激素治疗。轻至中度哮喘急性发作时,在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基础上口服孟鲁司特,能更加迅速而明显缓解症状,减轻哮喘严重程度。
孟鲁司特用于哮喘慢性持续期及临床缓解期控制治疗方案
轻度持续哮喘,孟鲁司特1次/d;中度到重度持续性哮喘,孟鲁司特1次/d与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联用,一般不少于1个月。
孟鲁司特用于干预治疗方案
在哮喘患儿出现明显发作诱因,如打喷嚏、流涕等鼻部症状和/或明显咳嗽等发作先兆时,尽早进行预先干预治疗,如短程服用孟鲁司特7~20天,可有效减少哮喘加重的风险并改善后续可能发生的哮喘急性发作症状。
孟鲁司特用于季节性预防方案
呼吸道病毒感染是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主要诱发因素。在病毒诱发哮喘发作频繁的季节前,可选用孟鲁司特进行预防性治疗6周,可显著降低哮喘症状加重的总天数,显著减少非计划就医次数。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
治疗原则
CVA治疗原则与哮喘治疗相同。
孟鲁司特用于CVA的方案
一旦明确诊断CVA,则按哮喘长期规范治疗,选择LTRA或ICS或两者联合治疗,疗程至少8周。
毛细支气管炎
治疗原则
毛细支气管炎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主要措施包括对症处理、支持治疗、维护内环境稳定和防治并发症。
孟鲁司特用于毛细支气管炎的方案
毛细支气管炎发作期,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短程服用孟鲁司特2~4周,可改善急性期临床症状,降低呼吸道高反应性,减少住院天数。恢复期,临床上有部分患儿仍有咳喘迁延或反复发作,尤其是有过敏体质或有家族遗传倾向者易发展成哮喘。对于此类患儿,建议持续孟鲁司特治疗4~12周,可以减少毛细支气管炎后喘息的次数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停药后如存在临床症状反复,则提示哮喘的可能性,应按哮喘进行标准化治疗。虽然根据说明书孟鲁司特适用于1岁以上儿童,但研究显示其对于3~12个月婴儿耐受良好。
AR
治疗原则
避免接触变应原是最好的方法。如无法避免,可通过药物治疗有效地控制和减轻AR的症状,减少发作频率。
孟鲁司特用于AR的方案
对鼻塞为主要症状的AR患儿,可单独使用孟鲁司特,或鼻用激素联合孟鲁司特,疗程2~4周。中重度AR患儿,孟鲁司特常与鼻用激素联合使用。治疗2~4周后进行评估,如症状缓解维持治疗1个月,如症状无缓解,需再次确认AR的诊断是否正确。对于AR合并哮喘的患儿,孟鲁司特尤其适用,可同时改善上、下呼吸道症状。对于季节性发作的AR患儿,在相应流行季节前2~3周预防用药。
OSAS
治疗原则
2012年美国儿科学会《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诊断治疗指南》指出对于OSAS患儿应早诊断早治疗,以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手术切除肥大的腺样体和/或扁桃体是治疗儿童OSAS的首选方法。但轻症OSAS是否应该手术治疗仍未达成共识。
对于腺样体和/或扁桃体肥大的儿童OSAS(轻-中度为主),可选择孟鲁司特和/或鼻用激素治疗,疗程不少于12周;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的患儿,可随访观察;对于药物治疗无效者宜行手术治疗。对于腺样体和/或扁桃体切除术术后OSAS残存患儿,可选择孟鲁司特和鼻用激素治疗12周。但孟鲁司特治疗OSAS患儿的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开展临床相关研究,以优化治疗策略。
安全性
大量临床研究显示,儿童对孟鲁司特耐受性良好。有少数报道显示,服用孟鲁司特后出现神经精神事件,如噩梦、非特定性焦虑、攻击性、睡眠障碍、失眠、易怒、幻觉、抑郁、过度兴奋和人格障碍。
copyright©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