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脂肪乳剂的血标本会严重干扰血气电解质测定,还会影响仪器测定的准确性和损坏仪器。推荐最好选取患者体温正常时采样,如果非得才血,分析血气结果时,要考虑到温度对于血气结果的影响。
作为一名临床医生,血气分析是日常工作中最常见的一项检查,但是有时候面对检查结果,却很困惑,结果和预计差这么大,出现和临床经验相悖的结果,是机器有问题还是血液样本出了问题呢?今天我们就来谈谈临床中有哪些小细节会影响动脉血气结果。
1. 病人心理状态稳定吗?
例如急诊患者病态急促的呼吸能够显著影响血液样本中pH值、PaCO2 、PaO2 等与呼吸功能密切相关的参数结果。
推荐:最好在安抚患者使得患者心理状态最好平稳后再采血气,实在无法平稳患者心理状态时,一定要在分析血气结果时,要考虑心理状态对于血气数值的影响。
2. 患者吸氧浓度你知道吗?停止吸氧有多久?
吸氧及吸氧浓度对血液样本中的PaO2 有着显著的影响。
推荐:如果病情允许,采血前,应该至少停止吸氧30分钟,如果患者病情严重,不允许断氧的话,严格来说采血时要记录给氧浓度(有读者说,实际工作中有时候做不到,但是之所以提出来,就是希望提醒读者,这些因素同样会显著影响血气结果),同样的道理当改变吸氧浓度时,要经过分钟以上的稳定时间再采血同样,机械通气病人取血前30分钟呼吸机设置应保持不变。
3. 患者用的什么抗生素?
呼吸内科是个抗生素使用大户,但是你可知道临床好多抗生素都会对血气结果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例如临床上大剂量应用青霉素钠盐、氨苄青霉素等可在相关药物输入人体后短期内可引起酸碱平衡暂时变化,掩盖了体内真实的酸碱紊乱.
推荐:采血应在病人用药前30分钟进行。
4. 患者应用脂肪乳剂了吗?
研究表明脂肪乳剂对肺的损害与高脂血症有关。过多的脂肪在肺内沉积,影响肺的气体弥散,继而影响通气/灌流比例,同时可释出的游离脂肪酸有类似油酸对肺产生损伤的作用。
同时含脂肪乳剂的血标本会严重干扰血气电解质测定,还会影响仪器测定的准确性和损坏仪器。
综合以上两点,推荐尽量选在输注乳剂之前采集血液样本,或应该在输注完脂肪乳剂12小时后再采血。
5. 是否按规定加注抗凝剂
我们知道血气分析所使用的动脉血标本一定要抗凝,但是肝素本身也会对血气分析产生影响,一方面肝素溶液对血气测定值的影响是稀释,稀释对PaCO2 、HCO3- 测定值影响最大。另外一方面肝素浓度对血气分析的测定值中的 pH、PO2 影响同样较大,差异显著因此应该规范加注抗凝剂,实际工作中很多人随意加注肝素量,未按规定剂量加注,稀释后的血液样本同样导致误差加大。
推荐严格加注抗凝剂,有条件的话最好选用商品化专用动脉血气针。
6. 动脉血液样本是立即就送检了吗
有的时候我们下医嘱采血了,但是护士送检不及时,还会铮铮有词的和你争辩,有肝素凝不了,我忙完这个最多10分钟后就给你送检,可是这10分钟对于血气分析样本能够产生怎样的影响,我们很多医生都不甚了解。
血液中含有可呼吸的活性细胞(白细胞、网织红细胞),它们在取样后仍然继续消耗氧气产生CO2,相关研究表明,一般动脉血样本体外37℃保存,每10分钟 PaCO 2 增加1mmHg,pH减少0.01 ;室温下30分钟后全血中的乳酸就升高了0.3~0.5mmol/L。由此可见及时送检的重要性。
推荐抽血后应立即送检,同时提醒护士,不是血液不凝就不影响血气分析结果。
7. 患者体温正常吗
我们知道温度升高会导致代谢加快,呼吸频率加快,因此温度会影响pH、PaCO2 、PaO 2的测定值。因此,在临床工作中要关注患者的体温,体温升高的患者同样会影响动脉血气结果。
推荐最好选取患者体温正常时采样,如果非得才血,分析血气结果时,要考虑到温度对于血气结果的影响。
8. 是否采用标准的动脉血气针采集样本?
很多基础医院为了较低成本自制血气针,但是商品化的标准血气针对于血气分析结果影响更小,更能客观地反应病情,商品化的标准动脉血气针能够完全排除“死腔”气体,同时进血时间更短,凝血机会更少。最重要的是针筒内预置足量固体钙平衡肝素锂抗凝剂,不仅抗凝快速完全,而且避免了液体抗凝剂对血标本的稀释作用 。采用独特的钙平衡技术处理的肝素锂抗凝剂:完全避免了传统抗凝剂对钠离子等电解质检测结果的干扰。
终极推荐:有条件的话还是采用标准的动脉血气针采集样本。
参考文献
[1] 纪洪珍.血气分析的影响因素与对策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1,08(16):73-74.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1.16.041.
[2] 邱志林,方建伟.肝素钠抗凝血测定钾钠氯及其影响[J].上海医学检验杂志,2001,16(6):377-378.DOI:10.3969/j.issn.1673-8640.2001.06.024.
[3] 王佩芳,凌春华.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动脉血气分析与血浆D-二聚体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10,20(1):87-88,94.
内容源:http://news.medlive.cn/pul/info-progress/show-116113_145.html
copyright©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