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肺动脉高压的多层螺旋CT评价

作者:耿一博 整理 来源: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日期:2012-11-29
导读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放射科、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呼吸内科共同发表论文,旨在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COPD相关肺动脉高压的诊断价值。研究指出,MSCT在COPD相关肺动脉高压的诊断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主肺动脉直径与气管横径的比值、主肺动脉横断面面积、主肺动脉直径与胸椎横径的比值可与既往指标一起作为诊断标准评价COPD相关肺动脉高压。该文发表在2012年第35卷第4期《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上。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放射科、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呼吸内科共同发表论文,旨在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COPD相关肺动脉高压的诊断价值。研究指出,MSCT在COPD相关肺动脉高压的诊断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主肺动脉直径与气管横径的比值、主肺动脉横断面面积、主肺动脉直径与胸椎横径的比值可与既往指标一起作为诊断标准评价COPD相关肺动脉高压。该文发表在2012年第35卷第4期《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上。

  纳入2011年1至11月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行健康检查及就诊的100名健康成人及81例COPD患者,分别测量其肺动脉直径及面积,计算主肺动脉与升主动脉、降主动脉、胸椎及气管直径的比值,分析其与COPD相关肺动脉高压的关系,两样本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均数比较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使用SNK法,多样本率比较采用X2检验。

  结果显示,COPD组各项MSCT观察指标与对照组相匹配,分别按照年龄、病情严重程度及肺动脉收缩压将COPD患者细分为<40岁组、40~60岁组和>60岁组,Ⅰ级组、Ⅱ级组、Ⅲ级组和Ⅳ级组,肺动脉压>50mmHg(1mmHg=0.133 kPa)组和≤50mmHg组,各亚组MSCT观察指标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OPD组主肺动脉直径[(3.14±0.63)cm]等与肺动脉收缩压呈正相关(均P<0.05),主肿动脉直径与气管横径比值(1.81±0.48)等与FEV1占预计值%呈负相关(P<0.05),各观察指标敏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7.76,P>0.05)。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