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血管内科就诊的病人中,几乎高达1/3的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了解心理障碍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及时正确地诊断、积极合理地治疗,将有益于身体的恢复,有益于身心健康。
张懋贞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心内科教授
在心血管内科就诊的病人中,几乎高达1/3的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可表现为焦虑、抑郁、躯体形式障碍等等,其中不同程度的焦虑最为常见。他们有的可能确实患有不同程度的心血管疾病,心理障碍加重或扩大了原有的心血管症状;而有的却是心理疾病本身所表现出的心血管疾病症状和体征。在临床上,心身互为因果,有时会给疾病的诊治带来一定的困难。
因此,了解心理障碍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及时正确地诊断、积极合理地治疗,将有益于身体的恢复,有益于身心健康。
情绪如何引起心血管病
心理产生障碍时,大脑中杏仁核、下丘脑等边缘系统功能的变化影响了交感、副交感神经递质的分泌,直接影响人们的情绪、行为和身体功能。交感神经兴奋时,释放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可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血糖升高、呼吸急促,甚至瞳孔扩大、出汗、手抖等。与副交感神经活动调节有关的乙酰胆碱、5-羟色胺等有关的神经递质产生不足时,则可导致情感障碍和睡眠障碍。以上神经递质的生理功能改变,均可引起相应的心血管症状。因此,与心理障碍相关的常见心血管症状可表现为胸痛、胸闷、高血压、气急、心慌、呼吸困难、心律失常等。
心理障碍导致心血管疾病
胸闷、胸痛 焦虑障碍或惊恐发作时可产生胸闷、胸痛,与冠状动脉痉挛有关。尤其近年来创伤性心血管诊治手术的开展,这类病人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单用扩血管药物往往不能解决临床症状。有关专家曾分析了18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有冠脉狭窄的难治性胸痛患者,心电图均见到心肌缺血表现。经测试,这18例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焦虑症表现。对这些患者应用抗心肌缺血药物后,9例有效,心绞痛明显缓解;而另外9例焦虑症表现明显的患者胸痛依旧,在改用抗焦虑药物2周后,心绞痛逐渐消失。因此,不论有否冠心病,当因焦虑症引起胸痛时,只有通过抗焦虑治疗,胸痛才能缓解。
难治性高血压 难治性高血压可因肾上腺肿瘤引起的醛固酮增多症或嗜铬细胞瘤所致。然而,焦虑障碍也常常是不可忽略的原因,焦虑发作有时会出现类嗜铬细胞瘤样的高血压发作症状。这是因为在焦虑状态下,神经递质儿茶酚胺释放增多,可表现为间歇性高血压或心动过速,如果仅仅治疗高血压或心动过速,常常得不到满意的效果。
气急 类似左心衰的焦虑障碍,常可反复主诉气急、心慌、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有人对145例气急的心脏病患者观察随访6个月,发现其中126例(86.9%)患有明显的焦虑症,其中1/3患者表现为惊恐发作,夜间常发生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同时伴有心动过速、出汗、发抖等症状。按心力衰竭治疗不能有效中止发作。
心律失常与心源性猝死 焦虑症患者惊恐发作时,心电图QT离散度(QTd)增加,心率变异性下降,心电极不稳定,易发生严重的心律失常。因此,心脏病患者伴有惊恐发作时,发生猝死的概率增加2倍。据有关专家测定了105例患有不同程度焦虑症的心脏病患者的QTd发现,焦虑的严重程度与QTd增加呈正相关,即心脏病患者焦虑越严重,QTd增加越高,发生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猝死的概率越高。
所以在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中,为了提高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治疗效,除了积极治疗心血管疾病外,千万别忽略了对抑郁、焦虑等心理障碍的治疗。人们应该正视心理障碍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全面有效地防治心血管疾病。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