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登录,我要注册

精神

术后精神功能障碍一例

作者:成文聪,纪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麻醉科 来源:临床麻醉学杂志 日期:2015-06-12
导读

患者,女,47岁,62kg。主诉“声嘶5年,伸舌左偏伴呛咳1年”入院。患者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声嘶,不伴呼吸困难、吞咽困难,无呛咳。1年前出现伸舌左偏,伴间断进食呛咳及语言不利,自觉味觉减退,且声嘶为持续性,伴左臂平举上抬受限。外院诊为“垂体瘤”,行内镜手术切除,术后症状无缓解。

关键字: 术后 | 精神功能障碍 | 一例

患者,女,47岁,62kg。主诉“声嘶5年,伸舌左偏伴呛咳1年”入院。患者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声嘶,不伴呼吸困难、吞咽困难,无呛咳。1年前出现伸舌左偏,伴间断进食呛咳及语言不利,自觉味觉减退,且声嘶为持续性,伴左臂平举上抬受限。外院诊为“垂体瘤”,行内镜手术切除,术后症状无缓解。

既往曾行子宫肌瘤切除术。无药物过敏史,否认心脑血管病史。查体:伸舌左偏,左咽侧壁见局限性隆起,表面光滑,质硬。颈部MRI示:左咽旁间隙见一长椭圆形软组织密度影,大小23mm×33mm×44mm,主体位于颈总动脉分叉上方,并包绕,推挤颈内外动脉向前,内侧移位,向内压迫左侧咽壁。

颈动脉造影示:左颈部动脉分叉上部可见浓密肿瘤染色。由左侧颈外动脉的咽升动脉、枕动脉参与供血。左侧颈内动脉受压,向前移位,管腔略狭窄。右侧颈内动脉显影未见异常。左侧颈内静脉闭塞。

入院诊断:左颈内动脉体瘤。拟行颈侧入路、颞下窝入路面神经前移、颈动脉体瘤切除、颞肌皮瓣修复术。术前2日行左颈部富血性肿物术前栓塞术,左颈内动脉闭塞术。

患者入手术室时神志清楚,略紧张。开放静脉,常规监测NIBP、ECG、SpO2,测BP130/80mmHg,HR82次/分。静脉注射阿托品0.5mg、咪达唑仑3mg、舒芬太尼15μg、丙泊酚150mg、顺式阿曲库铵10mg,快速诱导经口视可尼喉镜下插入ID7.5气管导管。开放右股静脉,左足背动脉行直接动脉压监测。

术中以2%~3%七氟醚吸入维持麻醉,间断追加舒芬太尼和顺式阿曲库铵。术中BP维持在90~130/60~80mmHg。

切除颈动脉瘤时加深麻醉行控制性降压约40min,BP维持在80~90/40~55mmHg。手术进行至6h,因BP偏低,静脉泵入多巴胺3~5μg·kg-1·min-1维持BP90~125/55~80mmHg,直至手术结束。

手术历时约11h,术中失血600ml,尿量2000ml,共输入晶体液2600ml,胶体液2000ml。术毕患者带气管导管返ICU。术后第1天晨,患者意识开始恢复,呼之睁眼,查体不配合,瞳孔右:4mm,左:2.5mm,对光反射灵敏,四肢肌力工或Ⅱ级,肌张力可,腱反射对称,病理反射未引出。怀疑并发脑梗塞,给予脱水、抗凝、扩容、支持治疗,患者意识逐渐恢复,复查四肢活动恢复正常,肌张力正常。

当日上午行CT及CTA检查结果均未发现明确脑卒中征象。与患者通过书面交流,患者表现有被害妄想,加用抗抑郁药物治疗。术后第2天患者神清,呼吸无异常,四肢活动无异常。复查脑CT正常。家属探视时与其书面交流无碍,但家属不在时表情淡漠,查体配合欠佳。

术后第3天拔除气管导管,患者意识活动均无异常。瞳孔仍不等大,考虑手术损伤颈交感链引起的Horner’s征。与患者交流,自诉术后出现幻觉,认为前来访视和换药的工作人员要伤害自己,紧张害怕,不敢睁眼及活动身体,目前已无此想法。术后第4天患者返回普通病房。

讨论

术后精神障碍(postoperativepsychonosema,POP)是指术前无精神异常的患者受围术期各种因素影响,术后出现大脑功能紊乱,导致认知、情感、行为和意志等不同程度的活动障碍。研究证实手术时间越长、创伤越大,术后出现精神障碍的发生率越高。

术后精神障碍多发生于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神经细胞衰亡较多,从外界接受的信息质量下降,脑组织本身退行性变,使中枢神经递质如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含量有所改变,边缘系统等一系列因素使大脑功能降低。

术前使用抗胆碱药物,全麻术中使用氯胺酮等与术后精神障碍的发生有关。麻醉及术中管理不当是引起POP的重要原因之一,而手术和麻醉并发症则直接促成POP的发生。

近来研究表明,没有肯定的证据支持全身麻醉比局部麻醉更易引起POP。本例患者术前否认精神病史,但术后追问家属,表明患者既往出现过短暂精神症状,未明确诊断,亦未服用药物治疗。患者术前精神紧张、焦虑,手术时间较长,其中有短时间低血压及控制性降压过程,可能导致脑灌注不足,这些均是发生POP的危险因素。

由于患者术后出现肌力下降、瞳孔改变等表现,临床医师首先考虑发生脑卒中的可能性,并给予积极的对症治疗。虽然从患者恢复过程看,治疗措施似乎有效,但CT检查及其他体征并不支持此诊断。

随着患者神志、肌力等逐步恢复,除瞳孔改变以外的其他临床表现均正常,最终诊断为POP。本病例提示对术后出现精神、神经症状的患者应首先明确诊断,排除神经系统并发症,尤其注意应与脑卒中、癔症等进行鉴别诊断。对于术前有POP高风险因素的患者,应以预防为主,加强术前准备,严格术中管理,必要时进行围术期心理干预。一旦术后出现精神功能障碍或确诊POP,宜及早进行有效的药物治疗,尽量缩短ICU的停留时间,防止患者出现其他继发伤害。

来源:临床麻醉学杂志2013年11月第29卷第11期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站内统计//百度统计//谷歌统计//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