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请登录,我要注册

精神

震灾后儿童心理重建的复杂性与长效机制刍议

作者:何侃 何金南 来源:大会组委会 日期:2012-08-14
导读

         依据汶川大地震及其他地震资料与相关信息,较系统、全面、深入地分析探讨了震灾后儿童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援助(救援、救助)的复杂性,认为我国灾后儿童心理重建是一项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工程,应按长效机制有效运行。

  [摘要] 依据汶川大地震及其他地震资料与相关信息,较系统、全面、深入地分析探讨了震灾后儿童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援助(救援、救助)的复杂性,认为我国灾后儿童心理重建是一项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工程,应按长效机制有效运行。运用复杂系统工程方法(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从五个方面解读了灾后儿童心理重建的系统特性及其复杂作用。主张“把复杂性当作复杂性处理”,强调“把震灾儿童当作震灾儿童”,不仅超越了传统的线性思维与还原论等束缚,也弥补了非线性思维与整体论等知识不足,从而为我国灾后儿童心理重建至少行动20年的机制创新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基本思路。纠正了轻视心理重建的观点。提出了防止二次心理创伤的建议。

  [关键词] 震灾儿童 复杂性 系统工程 心理重建 长效机制

  1 问题提出

  一般而言,经历飓风、洪汛、地震、火山喷发、泥石流、海啸、车祸、踩踏、火灾、爆炸、矿难、井喷失控及硫化氢中毒、危化品泄漏、放射性污染、疾病传染、恐怖袭击、暴力、虐待、战争、空难等突发性灾难与公共危机事件的所有人都会留下心理阴影,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悲痛、恐惧、绝望等不良情绪反应,出现闯入、闪回等急性应激障碍,不断回忆当时最恐怖的片断、做噩梦、工作效率降低、人际交往出现问题。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一个月以上不能消除,就会进入后应激障碍期,有时可能达到1年以上甚至伴随其终生。由于地震及次生地质灾害等事件对儿童造成的心理创伤极为严重,故其未来出现恐惧症、焦虑症等各种心理问题的概率较高,不仅需要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心理干预,更需要长期的积极心理救助。

  “5•12”中国四川汶川8级大地震不但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也让亲历地震的儿童心理上受到严重创伤,尤其是在地震中失去“完整家庭”和“完整躯体”的儿童,例如地震孤儿、单亲家庭儿童和肢体残疾儿童等。为及时控制和减缓灾难对儿童心理的负面影响,保障儿童身心健康,震后对心理受灾的儿童实施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救助(救援),促进其心理健康重建,已成为当务之急。中国心理学会不仅迅速成立了抗震应急工作小组,还分别于2008年5月15日和28日发布“致全国心理学工作者和心理咨询、治疗专业人员倡议书”和“汶川大地震心理援助20年行动纲要”,并及时以中国心理学界危机及灾难心理救援项目组名义联合人民网发布“关于地震救灾媒体报道的倡议”。行动纲要明确:“地震灾难发生至今已经16天,抗震救灾的工作已经逐步转向安置受灾群众和重建家园。心理学的主要任务也应该在各级政府的指导下,渐渐由‘心理救援’转向‘心理援助’,帮助受灾群众重塑心灵。”“心理援助是一个长期的工作。灾难发生后的一个月至三四个月,心理援助工作开始转入中期阶段;并应继续进行至少到灾后二十年,这可视为心理援助的长期阶段。”

  尽管在汶川地震救援中,灾后心理干预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我国首次大规模灾后心理救援行动在灾区第一时间展开,但中国的临床心理学中关于灾后心理干预的研究起步较晚(据文献记载,我国最早的灾后心理干预正式出现在1994年新疆克拉玛依大火后,近十多年来长江洪水、张北地震等灾后有长足进步)、受重视程度不够却是不争的事实。此次汶川地震救援凸现我国灾后心理救援工作进步,也暴露出一系列值得我们深思的复杂问题。

  问题一:震灾造成数十万人员伤亡,灾后虽启动了国家应急预案(I级),但心理救援整体力量非常有限。怎样调配全国的专家资源心理干预、如何开展工作,却没有详细的计划,对灾后儿童的心理干预尚处于摸索阶段。

  问题二:心理干预的无序性和不规范性,例如不同的心理专家的干预,不能维持持续性;不具备专业能力的人员进行心理干预,则不仅起不到疏导的效果,反而带来负面的影响(如在灾后一个月内就过早使用绘画疗法则适得其反),如何在规范中发挥其应有作用并防范风险是一个突出问题。

  问题三:缺乏科学规范的筛查管理,例如未能实现区分各种程度的心理问题,按照不同程度的症状安排心理人员进行分层(2002年《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分四级)干预。例如如何筛查儿童的心理问题、分类与归档、实施阶段性干预,学校、临时社区和心理卫生部门如何协调配合等问题,尚未达到灾区排查危房那样的重视程度。

  问题四:由于缺乏心理干预的专业知识和职业道德,很多人正“不经意”地伤害了地震亲历者,造成其“二度心理伤害”。例如某些记者让亲历地震的儿童讲述灾难发生时的场景,无异于迫使他们的心灵再次经受生离死别时那撕心裂肺的痛苦,这种强迫回忆很可能会给他们造成严重的心理伤害。

  问题五:未能有效利用当地的资源,例如走马灯似的各地心理救助者,其干预效果难料,而最具效果的当地心理救助者资源未能挖掘利用(包括儿童生活中的密切接触者)。

  问题六:在急性心理救助之后有无长期解决方案,例如儿童将来可能出现与心理创伤有关的新问题如何解决,未来一段时间儿童的心理问题尚有更多不确定性的策略……。例如由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少年社会服务中心联合宋庆龄基金会共同发起的灾后心理援助计划,旨在尽力消除灾区青少年的心理阴影,帮助儿童青少年恢复生活信心,实现“心理重建”,积极推动抗灾救灾工作和灾后家园重建。该计划在灾后一周内组建“灾后青少年心理救援服务队”奔赴灾区,为学生和教师等提供面对面、一对一的灾后心理救援服务,同时,陆续培训大学生志愿者及相关儿童青少年工作者,开展灾后心理自救互救行动。但力量仍然有限,且长效机制不明确。

  而心理重建是要帮助所有遭受心理伤害的儿童,最大程度地(根本上)消除灾难性事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但上述问题尚不足以涵盖灾后儿童心理健康重建的所有内容,却从多个侧面昭示其中的复杂性。为了科学有效地开展儿童的心理重建工作,必须充分认识到灾后儿童心理危机干预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如开放性、异质性、层次性、非线性、动态性、不确定性等)。尽管国内外高度重视,但灾后儿童心理重建的复杂性分析与探讨,均不如人意,也无可借鉴的长效机制,需要面对现实创新具体模式,批判那些轻视心理重建的错误观点行为。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