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4年起,国际阿尔茨海默病协会(ADI)将每年的9月21日定为“世界阿尔茨海默病(AD)日”,今年的主题是“印象·痴呆——防治痴呆,从知晓开始”(Faces of Dementia)。随着AD患病人数的增加及其对社会生活影响的日益扩大,为唤起人们更多的关注,今年,ADI将每年的9月定为“全球AD月”。
自1994年起,国际阿尔茨海默病协会(ADI)将每年的9月21日定为“世界阿尔茨海默病(AD)日”,今年的主题是“印象·痴呆——防治痴呆,从知晓开始”(Faces of Dementia)。随着AD患病人数的增加及其对社会生活影响的日益扩大,为唤起人们更多的关注,今年,ADI将每年的9月定为“全球AD月”。
9月13日,ADI发布了由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精神病学研究所马丁·普林斯(Martin Prince) 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执笔的题为《早期诊断与干预的益处》的《世界AD 2011年报告》,这是自2009年以来该协会发布的第三个AD全球报告。
作为ADI在国内唯一的成员组织,中国老年保健协会老年痴呆及相关疾病专业委员会(ADC)对该报告执行纲要进行了摘译(全文详见http://www.alz.co.uk/worldreport2011),并邀请ADC主席、解放军总医院王鲁宁教授和ADC常务副主席、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第六医院)于欣教授进行点评,于本报分两期刊出,敬请关注。
为何要进行早期诊断与干预?
一、 发病率高,诊治费用高昂
AD和其他类型痴呆不仅严重影响患者,也摧残着他们的家庭和看护者。《世界AD 2009年报告》指出,痴呆患者人数预计每20年增长近一倍 ——将由2010年的3600万增至2050年的1.15亿,且58%的患者居住于中低收入国家,到2050年,这一数字将增至71%;《世界AD 2010年报告》称,每年痴呆相关费用总计6040亿美元,约为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 的1%,若该费用为一个国家的GDP,则将成为全球第18大经济体。
目前,在ADI各成员协会的努力下,各国对痴呆的关注度和优先度不断提高,澳大利亚、英国、法国、挪威和韩国已启动全面的国家AD战略。世界卫生组织(WHO)将痴呆列在精神健康全球行动(mhGAP)优先关注的七种精神神经障碍之列,以期减小资源匮乏国家的治疗缺口。
二、治疗缺口大
研究显示,多数痴呆患者并未得到正规诊断。在高收入国家中,仅20%~50%的病例在初级保健机构中被识别和确诊。这一治疗缺口在中低收入国家中更为显著,一项印度的研究显示,90%的痴呆病例未被识别。若将这些数字外推到其他国家,则意味着3600万痴呆患者中的2800万未得到诊断,也未能获得相应的治疗和支持。
由于全球人口逐渐呈现老龄化,痴呆新病例正在残酷地攀升,早期诊断和干预可能是减小治疗缺口的重要途径。
早期诊断和干预的益处有哪些?
今年,ADI首次委托一个独立的研究团队对AD及其他痴呆相关证据进行核对和评价。评价的关键问题包括:① 促进痴呆的更早期诊断是否可行及如何进行?② 更早期的诊断和干预对患者和看护者有哪些利弊?③ 痴呆早期阶段有效的干预手段有哪些?④ 是否有证据表明在疾病早期进行干预更有效?⑤ 早期诊断和干预能否降低卫生和社会保健成本?
一、提供痴呆危机干预的有效路径
无法及时获得正确诊断是影响AD和其他痴呆患者及其家人和看护者生活质量改善的重要障碍。本报告显示,在疾病早期阶段采取药物治疗和心理及社会干预策略可有效改善痴呆患者的症状,减轻看护者的压力;而在病程的更早期对看护者进行干预,将可能使其继续为患者提供居家照料(避免或推迟患者接受机构化看护)。
目前,新的可能延缓或阻止疾病进展的药物正在研发中;而提高现有循证治疗手段的覆盖面(尤其是处于疾病早期阶段的患者),将为提供更有效的新型治疗和诊断技术作出更好的准备。
二、节省卫生保健费用
《世界AD 2010年报告》指出,在高收入国家中,每位痴呆患者的社会负担约为32865美元/年,而高质量诊断的花费为5000美元/年;若将早期诊断和干预的花费与推迟入住养老机构节省的费用部分相抵,则每位患者在整个病程中将净节省1万美元;同时,在此过程中,患者和看护者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将得到极大提高。虽然这些证据仅来源于数量有限的研究,但仍可表明,若政府对不断增加的卫生和社会保障成本给予适度关注,则可节省大量费用。
三、帮助患者和看护者走出痴呆阴影
更早期的诊断有助于改变社会对AD及其他痴呆患者的看法和态度。然而,对痴呆的病耻感、认为记忆问题是老化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和对痴呆患者及其家人我们已无计可施的错误观念均妨碍着患者及时接受诊治,即使在高收入国家亦如此。
本报告中阐述的证据和详细的建议有望引领患者走出痴呆阴影,并提供了提高治疗和照料质量的方法。至少,在每位患者及其家人首次报告疾病相关问题并表示希望得到建议、治疗和支持的时候,都能获得及时的诊断。
在诊断为痴呆后,患者应尽可能全面地参与计划自己的生活,并对未来的治疗和照料做出重要决定。目前,促进疾病早期识别的相关工作已取得一定进展。ADI收到了世界各地患者发来的声明。这个过程是艰难的,但诊断标志着患者未来生活的开端。我们必须倾听患者的心声。(报告其他内容及王鲁宁教授点评见本报下期)
■专家评论
与痴呆作战,所有人都应是战士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 于欣
如果说痴呆对于发达国家是一个社会、经济和健康的重大危机,那么对于像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缺乏国家层面的系统性防治策略,就将是一场灾难。上个世纪末,我国的病毒学家、传染病专家和公共卫生专家联合起来,促使中国政府的最高决策层将艾滋病防控列入国家行动;十年之后,尽管艾滋病的防治仍然面临诸多严峻挑战,但是中国避免了艾滋病的爆发性蔓延。
我认为,痴呆的有效应对,必须有国家的承诺和具体的举措。在这一周,纽约联合国总部正在召开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高峰会议,痴呆也是其中议题之一。国际社会对于痴呆的日渐重视,相信也能对中国政府起到推动作用。
同时,痴呆防控依然是一个科学问题。痴呆的高危因素有哪些?痴呆与老年期其他常见的慢性疾病是什么关系?能否通过简单易行的生活方式改变有效预防痴呆的发生?痴呆的早期诊断有无客观、简便、无创、价廉的指标?能否通过某些指标的监测预测患者疾病进展?国际知名的制药企业都将抗痴呆药物的研发作为重点,而我国制药业研发能力薄弱,政府与社会在药物研发中应当起到什么作用?这些问题既需要学术界的努力,也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力量的投入。更为关键的,是广大痴呆患者及其家属对于痴呆相关临床研究的积极参与。无论什么样的高技术、动物实验,都不能代替患者自身对疾病发展过程详细准确的报告和对治疗措施的实际反应。尽管我知道《中国医学论坛报》的读者并非是患者和家属群体,但我仍愿意借此机会向所有参加有关痴呆科学研究的患者和家属表示敬意和感谢。
最后,我想说的是,人类与疾病的斗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对疾病的认识也促进了我们对自身的了解,反之亦然。因此,既没有必要对衰老和衰老相关的疾病如痴呆持宿命论的态度,也不应该盲目乐观。我们跟痴呆还要打一场很长的战役。这场战役中,有的人会牺牲,但所有人都应该是战士。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