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

痴呆的精神行为症状

作者:王华丽 何毅 王晓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日期:2011-07-21
导读

         NPS仍然是AD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话题,国际AD研究者学会(ISTAART)成立了NPS专业兴趣小组(NPS-PIA),重点关注5种NPS(精神病性表现、淡漠、焦虑、抑郁和睡眠障碍)的现象学、评估方法、神经生物学机制及可能的干预策略。

inserted image
 

  ■大会报告

  除认知症状外,痴呆患者和轻度认知损害(MCI)个体还常存在神经精神症状(NPS)。研究显示,NPS可加速痴呆进展,且某些NPS如抑郁可加重MCI个体转化为痴呆。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康斯坦丁·莱克索斯 (Constantine Lyketsos)教授:NPS仍然是AD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话题,国际AD研究者学会(ISTAART)成立了NPS专业兴趣小组(NPS-PIA),重点关注5种NPS(精神病性表现、淡漠、焦虑、抑郁和睡眠障碍)的现象学、评估方法、神经生物学机制及可能的干预策略。

  NPS的神经生物学机制是影响其管理与治疗的关键。研究显示,AD合并精神病性表现具一定家族聚集性,与2p、 7q、8p及15q等染色体关联;脑影像学研究显示,精神病性表现与Aβ无显著相关,而与tau蛋白具相关性。淡漠症状则可能与前扣带回和眶额皮层的萎缩、低灌注及tau蛋白病理改变有关,痴呆合并淡漠症状的患者脑内多巴胺、乙酰胆碱活性下降。因此,仍有必要对NPS表型特征进行系统研究。

  ■专题报告

  随着NPS的神经生物机制研究的逐步进展,将有助于从新的角度寻找NPS治疗方法,同时,也有必要对NPS神经生物学与AD病理改变之间的交互作用进行探索。

  英国克里夫·巴拉德(Clive Ballard)教授:根据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治疗指南,医师应根据患者NPS严重程度采用不同的手段与方法,包括预防病理性行为的发展、进行临床非干预性观察及在症状严重时进行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等。目前该指南可在网上下载(www.alzheimers.org.uk/bpsdguide)。

  英国国王伦敦学院精神病学研究所 苏伯·巴纳吉(Sube Banerjee)教授:2011年7月18日《柳叶刀》(Lancet)杂志在线刊出的采用舍曲林或米氮平对痴呆合并抑郁患者进行治疗的研究显示,经13周药物干预后,患者与照料者的情绪状况和生活质量都得到改善,且该效果持续至39周,但与安慰剂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推测其情绪评分改善可能并非抗抑郁剂作用。因此,抗抑郁剂治疗并非痴呆合并抑郁患者的一线治疗,研究结果与指南中提到的“对患者精神行为症状进行3个月左右观察”相吻合,提示该指南建议可行。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王华丽 何毅 王晓发自法国巴黎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