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

精神病伤害的现况分析1

作者:北京安定医院 北京市精神卫生保健所 曹欣冬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日期:2013-03-11
导读

         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的统计数据表明,截至2012年6月1日,全国累计登记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且录入系统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超过223万例。其中,10%以上的重性精神病患者有暴力倾向。这表明肇事、肇祸重性精神病患者给社会带来很大负担。

关键字:  精神病 | 伤害 | 现况分析 

 

我国精神病患者肇事、肇祸相关研究汇总

 

全科医学周刊20130305

  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的统计数据表明,截至2012年6月1日,全国累计登记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且录入系统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超过223万例。其中,10%以上的重性精神病患者有暴力倾向。这表明肇事、肇祸重性精神病患者给社会带来很大负担。而长期住院的封闭管理不利于此类患者康复和回归社会,对其最成熟的管理状态应是在患者病重或发病时去专科医院住院治疗,而后续康复在社区完成,经培训的全科医生通过日间照料、康复等方式将其有效地管理起来。但目前全科医生对于此类患者的疾病特征还不甚了解,遑论掌握专业的精神康复知识了。

  本版撰文专家通过查阅我国精神卫生工作者的相关研究,深入分析了肇事、肇祸重性精神病患者的人口学特征、暴力行为的特点,分别介绍了农村及城市(北京市)患者的特征,并从司法角度就涉及到的问题进行探讨,同时介绍社区干预的研究的结果。希望通过本文,让全科医生就该问题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在日常接触此类患者时,也能充分地做好相应的防护工作。

  易肇事、肇祸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人口学特征

  2013年发表的樊学文等进行的一项随机抽样研究,通过对湖北咸宁某院精神科经救治机制管理的易肇事、肇祸精神分裂症患者(研究组,100例)和普通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照组,100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比较了两组患者在社会人口学方面的差别。结果显示,易肇事、肇祸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具有鲜明特点,与普通精神分裂症患者显著不同,具体结果如下。

  患者个人特点方面 在研究组中20~39岁年龄段男性患者,其绝对数和构成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无配偶者占72%,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占74%,远高于对照组的36%和46%;来自农村(76%)和职业是农民(66%)的患者比例也显著高于对照组(59%和30%);这与普通精神分裂症分布规律有明显不同。由此可见,男性、青壮年、独身、低文化程度、来自农村、或职业是农民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具有更严重的肇事、肇祸倾向。

  此外,研究组患者的发病次数和住院次数低于对照组,说明对此类患者实施积极、有效的监管,给予及时、规范、有效的治疗,加强康复计划的推进,不但能改善其预后,也是控制其产生肇事、肇祸行为的关键。

  患者家庭方面 在社会支持和家庭经济状况方面,两组患者均不理想,但研究组患者状况更差,研究组未参加医疗保险者占45%,明显高于对照组(24%),说明这些也与患者的肇事、肇祸倾向有明显关联,但患者家庭人口与患者肇事、肇祸间没有明显相关关系。

  由以上结果可知,虽既往研究表明,城市居民精神分裂症患病率高于农村,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但精神分裂症患者肇事、肇祸倾向却与之相反。此外,在精神分裂症肇事、肇祸患者中,无配偶、青壮年、低文化程度、农民患者所占比例显著高于普通患者。这既有心理因素的作用,也有社会因素的影响。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男性承担着更多的社会责任,在情感上较女性更显外向且更富于攻击性,尤其是青壮年男性,容易对自己的能力产生自信,而将思想付诸行动,更易冲动。再者,男性患者服药依从性差,同时家庭对男性患者的关注也较少,因此治疗效果差,形成恶性循环;而女性患者服药依从性较好,且家庭对女性患者的关心照顾偏多。而农村、农民、低文化程度三者之间往往存在关联,这些患者的判断、理解能力差,法制观念淡薄,习惯于用非理性的手段诉诸自己的欲求或发泄内心的不满和委屈,在疾病的影响下更易出现肇事、肇祸行为。

  贫困常常与精神分裂症相伴随,贫困使人承受更大的压力并使患者得不到有效的治疗,而罹患精神分裂症导致社会功能下降或丧失可使患者生活逐渐贫困。文化程度影响职业功能,间接影响家庭经济状况和患者病情,使其肇事、肇祸率增加。社会支持较差也有同样的不利影响,社会对精神病患者的歧视由来已久,目前并没有多大改观,家庭尤其是配偶是社会支持系统的主要支柱,而精神分裂症无配偶患者比例很高,而在肇事、肇祸患者中比例更高,这都会对患者产生不良影响。

  农村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肇事、肇祸情况调查

  2010年发表的欧敏泓等进行的一项研究,在已登记的1427例福建闽清县农村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中调查有无肇事、肇祸情况,结果见图。

  与无肇事、肇祸患者相比,发生肇事、肇祸者以男性居多,年龄较大,住院2次及以上者较多(70.1%),其文化程度较低;诊断以精神分裂症为多,情感性精神障碍较少;患者由其父母或配偶监护,发生肇事、肇祸的比例较低,而由兄弟姐妹或其他人监护者监护时发生肇事、肇祸的比例较高,可能与父母和配偶对患者更为关怀、监护更到位有关,这表明对精神疾病患者应消除歧视,勇于关怀,这对于肇事、肇祸的发生有重要的预防作用。

  病程较长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发生肇事、肇祸的比例更大,服药依从性好的患者肇事、肇祸发生率显著降低,表明精神疾病应尽早地有效治疗(包括维持治疗),患者坚持治疗与肇事、肇祸的减少也有重要关系。本调查结果还表明,使用单一抗精神病药或多种抗精神病药对肇事、肇祸的发生率关系不大,说明一般而言,多种抗精神病药合用对此并无多大作用。

  该调查结果还表明,男性、文化程度较低者亦较多地发生肇事、肇祸,而有肇事、肇祸行为者住院次数也较多,对此应引起重视。

  北京市流动人口肇事、肇祸精神病患者特征对照分析

  王丽娟等2011年发表了一项采用一般资料和作案相关特征调查及《简明精神病症状评定量表》(BPRS)评价等方法进行的研究,对73例非北京市户籍(流动人口)与105例北京市户籍具有肇事、肇祸行为的精神病患者进行了分析。

  结果显示,北京市户籍肇事、肇祸精神病患者与流动人口患者在作案年龄、总病程上有显著差异,流动人口患者作案年龄偏小、病程较短,其来京的目的多为打工,来京前有一定的劳动能力;与本市肇事、肇祸精神病患者相比,流动人口精神病患者的委托单位、既往犯罪、作案地等情况也不同,流动人口患者多数是预审办案人员来委托,既往多有犯罪史,多选择城区作案,伤害多与其来京目的有关,这提示城市管理者须加大流动人口患者的在京管理。

  [未完待续,接《精神病伤害的现况分析2》]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