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驻地记者 孙国根)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上海市科委和上海国际科技合作项目资助下,依赖于最具全国代表性的死因大数据,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陈仁杰教授团队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脉耕研究员团队联合开展的一项全国性病例交叉研究,在定量评估了环境温度对我国居民自杀死亡负担的影响后表明,温度升高与自杀死亡风险增加相关,无明显阈值,并预测未来气候变暖将进一步导致我国自杀死亡负
本网讯(驻地记者 孙国根)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上海市科委和上海国际科技合作项目资助下,依赖于最具全国代表性的死因大数据,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陈仁杰教授团队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脉耕研究员团队联合开展的一项全国性病例交叉研究,在定量评估了环境温度对我国居民自杀死亡负担的影响后表明,温度升高与自杀死亡风险增加相关,无明显阈值,并预测未来气候变暖将进一步导致我国自杀死亡负担的显著增加。该成果为揭示环境高温与自杀死亡的关系提供了强有力的流行病学证据,该研究丰富了气候变化影响精神健康的范围和内涵,对制定预防自杀的公共政策有重要意义。近日,研究结果已发表在精神病学权威期刊《美国医学会杂志-精神病学》(《JAMA Psychiatry》,影响因子25.911)上。
陈仁杰表示,自杀是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绝大部分自杀和精神障碍有关。虽然高温被认为可能是自杀的一个风险因素,但过去的研究大多采用生态学时间序列研究或基于汇总数据的病例交叉研究,难以控制个人层面的混杂因素。此外,目前很少有研究预估了未来气候变化将如何影响自杀的疾病负担,这对制定预防自杀的公共政策带来了挑战。
为此,该研究基于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数据,覆盖我国所有区县(港澳台除外)2013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间登记的全部自杀死亡的数据,平均年龄为57.6岁,其中58.6%为男性,85.8%为初中或以下学历。采用个体水平上的时间分层病例交叉设计进行分析,可自动控制任何不随时间变化的混杂因素。研究发现我国各地区环境温度和自杀死亡之间均呈现几乎线性的暴露反应关系,即温度升高与自杀死亡风险增加相关,无明显阈值。
高温相关自杀风险的时间滞后分布特征结果显示,环境高温能显著增加当日的自杀死亡风险,效应随后减弱,滞后3日后失去统计学显著性。在全国范围内,相对于最低死亡风险温度(-17.4℃),极端高温(30.9℃)相关的自杀死亡风险为1.44。据估计,我国有15.2%的自杀死亡可归因于不适温度。分层分析结果显示,在年龄≥75岁、男性和教育水平较低的人群中,高温相关自杀死亡风险较高。研究发现,相对于历史时期(1980−2010)而言,在未来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我国各地区的不适温度相关自杀死亡负担均呈现增加的趋势。具体来说,在高排放情景下,本世纪自杀死亡负担将持续并明显增长;而在低排放情景和中排放情景下,自杀死亡负担增长将在本世纪中期以后呈平缓趋势。相对于历史时期,在这3种气候变化情景下,全国自杀死亡数在2050年代将增加8.3%−11.4%,2090年代将增加8.5%−21.7%。在这3种气候变化情景下,2090年代超额自杀死亡人数将分别增加9,429、13,731、24,214。我国不同地区和季节里不适温度相关自杀死亡数的预期增长幅度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华南地区和冬季的增长率最高。
陈仁杰强调,气候变化是一个日益严重的全球危机,气候变化对人们精神与心理健康构成越来越大的威胁。同时,精神障碍是造成全球疾病负担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探究气候变暖对精神健康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实施有效的气候缓解和适应政策可以减轻气候变化对自杀的影响。
中疾控慢病中心2021级博士生周宇畅和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2021级直博生高亚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陈仁杰教授和中疾控慢病中心周脉耕研究员为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
论文链接: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psychiatry/article-abstract/2802942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