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登录,我要注册

精神

如何守护青少年心理健康?

作者:MedSci 来源:MedSci 日期:2023-02-15
导读

每个人都有情绪的“海底”,但并非每个人都能体会到情绪的“绝望”。

关键字: 自杀 | 青少年心理健康

近年来,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也逐渐突显,关于青少年抑郁、自杀的新闻层出不穷,令人惋惜,快速发展的城市没有给我们足够的时间来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

华盛顿州立大学护理学院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网络公开》(JAMA Network Open)上的一项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研究显示,尽管农村青少年的自杀率较高,但获得心理健康服务的机会减少了。2014年至2017年,美国15-19岁青少年的自杀率每年增加10%。农村青年的自杀率高于城市青年,这种地域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从2010年至2018年,农村地区10-19岁青少年的自杀率比城市地区快1.5倍。

农村青少年自杀死亡的比例较高,但相应的心理健康服务的分布和获取还远远达不到社区的需求。改善农村地区的心理保健服务,同时采取干预措施,提高人们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认识,并减少青少年自杀的发生率,对于解决城乡青年自杀的差异至关重要。

青春期(10-19岁)是发展和维持对精神健康至关重要的社交和情感习惯的关键时期。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数据显示,目前全球12亿青少年(10-19岁)群体中,约20%存在心理健康问题;青少年群体遭受的疾病和伤害中,约16%由心理健康问题引发。然而,令人震惊的是,70%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儿童和青少年没有在早期得到适当的干预。

根据我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和共青团中央国际联络部2019年12月发布的 《中国青年发展报告》显示我国17岁以下儿童青少年中,约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困扰。其中,有 30% 的儿童青少年出现过抑郁症状,有10%左右的儿童青少年出现过不同程度的焦虑障碍。

在痛惜之余,我们往往会问,到底经历了怎样的痛苦,导致了他/她们毅然决然地踏上绝路?!每个人都有情绪的“海底”,但并非每个人都能体会到情绪的“绝望”。当回归到最本质的生命历程,遗传基因和成长环境(家庭、学校、社会)是决定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原因。

2022年12月14日,杜克大学和达勒姆退伍军人管理局的研究人员对军人进行了一项大型研究,发现四种“自杀基因”的存在让我们中的一些人与生俱来就容易有自杀的念头,包括ESR1、DRD2、DCC和TRAF3,这意味着自杀行为与遗传因素之间存在联系。

01ESR1

ESR1是一种雌激素受体,此前已被确定为PTSD和抑郁症的致病性基因,也是退伍军人自杀行为的危险因素。雌激素也被怀疑是造成抑郁症发病率性别差异的原因之一,是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死于自杀的根本原因。ESR1的缺失对男性的脑组织产生影响。

02DRD2

DRD2是一种与愉悦和幸福感相关的多巴胺受体,与自杀企图、精神分裂症、情绪障碍、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危险行为和酒精药物滥用有关。

03DCC

DCC在人的一生中都在脑组织中表达,它与多种精神疾病有关,自杀的人大脑中DCC含量显著升高。

04TRAF3

TRAF3与反社会行为、药物滥用和多动症有关。药物锂是双相情感障碍的金标准治疗方法,可以降低自杀风险,因为它可以调节TRAF3和其他几种炎症基因的表达。

研究者表示,“这些基因的变异并不一定能让人出现自杀行为,但是要明白,有这些基因变异的人在面对生活难题时自杀风险可能会增加。虽然基因相对于其他因素只占很小的部分,但我们需要更好地理解导致一个人自杀行为的生物途径。自杀每年造成70多万人死亡,是15岁至29岁人群死亡的第四大原因。我们知道的越多,就能更好地防止这些悲剧的发生。”

除此之外,亲子关系、学习压力过大、校园霸凌、情绪障碍、青少年品行障碍、网络游戏成瘾等问题,也是青少年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这些问题无疑会对青少年成长过程造成不可逆的身心伤害,不同程度地影响青少年性格、人格与价值观形成,更重要的是,这些问题可能导致自杀。WHO数据显示,自杀是15-19岁青少年的第三大死因,这些人中近90%的青少年生活在低收入或中等收入国家。

消防安全基本常识告诉我们:“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火灾之后还可以重建,但人的心理一旦发生了严重的疾病,很有可能会造成终身的遗憾。心理 应该是预防胜于治疗,在早期重视心理体检,加强心理干预,着眼于儿童青少年的健康发展。

我们需要像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一样对待他们的心理健康,给予他们更多积极的引导,并在需要时寻求专业帮助。如果你关注到孩子有以下这些信号:

1、常常情绪低落或易怒

2、过度焦虑或担心

3、害怕和恐惧、经常做噩梦

4、害怕与人交往、总想独处

5、听到声音或看到不存在的东西

5、不能静坐、不能集中注意力

7、每天需要多次清洗、清洁物品或某些重复行为

8、谈到自杀或死亡

9、伤害他人或动物、有暴力倾向

10、饮食或睡眠习惯有重大改变

11、对朋友或平时喜欢的事物失去兴趣

12、辍学或成绩较差

如果觉察到了这些迹象,比起任何建议,我们更应该做的是:

1、倾听、看见痛苦,让 ta 说出自己的感受。不是否认、不是说教,不是指责,而仅仅是「不一定懂,但我与你在一起」的感觉。

2、直接问:你是否在考虑自杀?

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自杀的研究显示,让自杀最终发生的关键原因之一是:对自杀和寻求帮助的耻感(以及心理健康不良、获得医疗服务方面的障碍、容易获得自杀工具、不负责任的媒体报道和社交传播)。直接问,相当于告诉 ta:自杀是一个可以谈论的话题。可以谈,才拥有了干预的可能。

3、寻求专业机构援助

心理健康是一个连续状态,可能包括幸福的时刻和痛苦的时刻。我们都可能发现自己处在这一连续过程中的不同状态。我们每个人都可能经历抑郁、失控、绝望的情绪。如果你需要心理健康支持,可以拨打以下电话号码:

1)12355:共青团组织为青少年提供专业心理健康支持与法律服务的免费热线

2)12320:提供公共卫生咨询,包括心理健康支持的免费热线

在帮助青少年茁壮成长的过程中,WHO发布了《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和预防干预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旨在促进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预防精神疾患。该指南就促进性和预防性青少年精神卫生干预措施制定了以下五项建议:

1、应向所有青少年提供普遍提供的心理社会干预。

这些干预措施促进积极的心理健康,预防和减少自杀行为,精神疾患(如抑郁、焦虑),攻击性、破坏性和对抗性行为,物质使用。

建议强度:强。

证据确定性:低。

重要说明:根据现有证据,干预措施应涵盖社会和情感学习,其中可能包括以下组成部分:情绪调节、解决问题、人际交往技能、正念、自信和压力管理。

理由:证据的确定性经常被降级,因为研究易受偏倚风险的影响,这是由于难以对干预措施实施盲法以及依赖自我报告的结果,这两种情况在这些类型的干预研究中都很常见。然而,尽管证据 的确定性低,但由于研究结果的相对一致性以及显著的益处大大超过潜在的危害,还是提出了强 烈建议。此外,对价值观、可行性和成本效益的考量进一步支持了该建议。与需要进行筛查的干 预措施相比,学校中的普遍干预措施可能更容易实施,并且不太可能造成污名化。当在学校实施 时,干预措施可能有助于覆盖很大一部分青少年,并针对一系列广泛的风险因素,同时培养基本 技能以促进精神卫生和预防危险行为。

2、应向受人道主义紧急情况影响的青少年提供心理社会干预。

这些干预措施特别有益于预防精神疾患(与压力特别相关的抑郁、焦虑和障碍),可考虑这些干预措施以减少这些人群的药物使用。

建议强度:就减轻精神疾患症状和/或预防精神疾患(与压力特别相关的抑郁、焦虑和障碍)而言是强烈建议,就药物使用而言是有条件建议。

证据确定性:低。

重要说明:过去和现在对面临人道主义紧急情况的青少年的支持包括广泛的心理社会干预。这反 映了涉及紧急事件的经历的异质性。因此,谨慎解读研究结果非常重要。现有证据表明,压力管理、放松策略和对实施者福祉的关心是与有效性最相关的干预组成部分。对于遭受严重创伤的青 少年,针对创伤的认知行为疗法在减轻抑郁、焦虑和压力症状方面显示出积极的效果。基于 群体的认知行为疗法干预措施对其他遭遇有压力的事件的青少年的症状显示出积极的影响。

理由:证据的确定性经常被降级,因为研究易受偏倚风险的影响,这是由于难以对干预措施实施 盲法以及依赖自我报告的结果,这两种情况在这些类型的干预研究中都很常见。然而,尽管证据 的确定性低,还是强烈建议采取心理社会干预措施来减轻精神疾患症状。理由是临床方面的预期 益处大于潜在危害。此外,对重要价值观、公平和可行性的考量表明,预防精神疾病的规划应优 先考虑面临人道主义紧急情况的青少年。

证据支持所有青少年都应该受益于普遍提供的心理社会 干预的理念。在面临人道主义紧急情况的青少年中,精神疾患的发病率很高,而且在这些环境中 存在巨大的治疗缺口,这使得对该人群实施心理社会干预的理由更加令人信服。然而,鉴于经历 和环境各异,考虑青少年的个人情况和面临的风险是很重要的。 大多数研究是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进行的,三分之一的研究调查了由非专家提供的干预。因 此,调查结果与大多数面临人道主义紧急情况的青少年生活的环境直接相关。

3、应当考虑对怀孕青少年和青少年父母进行心理社会干预,特别是为了促进积极的心理健康(心理功能和心理健康)和提高入学率。

建议强度:有条件的。 证据确定性:低。

重要说明:根据现有证据,可以考虑为怀孕少女和未成年母亲制定认知行为技能培养规划。

4、应向有情绪症状的青少年提供指征性心理社会干预。

建议强度:就减轻抑郁/焦虑症状和/或预防精神疾患(抑郁和焦虑)以及促进积极的心理健康而言是强烈建议。就提高入学率而言是有条件的建议。

证据确定性:极低。

重要说明:根据现有证据,可以考虑对有情绪症状的青少年实施基于群体的认知行为疗法。

理由:证据的确定性经常被降级,因为研究易受偏倚风险的影响,这是由于难以对干预措施实施 盲法以及依赖自我报告的结果,这两种情况在这些类型的干预研究中都很常见。然而,提出了一项强烈建议以便在有情绪问题的青少年中减轻抑郁和/或焦虑症状和/或预防精神疾患(抑郁和焦虑)以及促进积极的心理健康。

尽管证据的确定性非常低,但还是提出了这项建议。原因是利大 于弊。此外,对重要价值观、公平和成本效益的考量证明有理由投资于针对这一高危群体的干预 措施。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不佳是生命后期身心健康问题的一个关键风险因素。对已经表现出情 绪问题的青少年进行早期干预,已被证明对于防止心理健康问题恶化以及优化健康和生活轨迹至关重要。

5、应该向具有破坏性/对抗性行为的青少年提供指征性心理社会干预。

这些干预措施可以减少攻击 性、破坏性和对抗性行为,预防精神疾患(抑郁和焦虑),促进积极的心理健康。应谨慎实施干 预措施,避免具有破坏性和对抗性行为的青少年增加药物的使用。

建议强度:有条件的。

证据确定性:极低。

重要说明:根据现有证据,对有行为障碍风险或被诊断患有行为障碍的青少年的有效心理社会干预措施通常包括:基于社会学习方法的父母培训,以及青少年的社会、认知、问题解决和人际交 往技能培训。干预措施还可以包括基于社会学习模式的针对青少年及其父母的多模式干预。

2019年我国提出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方案(2019—2022年),为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提出相关指导建议。

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提升人类的福祉,青少年无疑是世界发展的中坚力量,愿每个孩子都能被父母和社会所关注,给予温柔的引导。愿我们都能尊重生命!愿我们都能找到人生真正的价值和意义!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站内统计//百度统计//谷歌统计//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