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

婴儿睡眠问题的行为干预比较!

作者:xing.T 来源:MedSci梅斯 日期:2017-09-13
导读

         婴儿睡眠障碍与大脑皮层发育不成熟或精神创伤、心理紧张等因素密切相关。儿科领域权威杂志Pediatrics上发表了一项随机对照试验的研究结果,该研究旨在评价行为干预对婴儿睡眠/觉醒、父母和婴儿应激、儿童后期情绪/行为问题和亲子依恋的影响。

关键字:  婴儿 |  | 睡眠问题 |  | 行为干预 |  

        婴儿睡眠障碍与大脑皮层发育不成熟或精神创伤、心理紧张等因素密切相关。儿科领域权威杂志Pediatrics上发表了一项随机对照试验的研究结果,该研究旨在评价行为干预对婴儿睡眠/觉醒、父母和婴儿应激、儿童后期情绪/行为问题和亲子依恋的影响。

        该研究共纳入了43例(6-16个月,63%为女孩)婴儿,随机接受逐渐消退(n = 14)、入睡时间消退(n=15)或睡眠教育对照(n=14)等行为干预。睡眠指标包括父母报告的睡眠日记和婴儿腕动计结果。婴儿应激是通过测量早晨和下午的唾液皮质醇以及母亲自我报告的情绪和应激来衡量。进行干预十二个月后,母亲对儿童的情绪和行为问题进行评估,并且通过母子接受陌生情境来探讨亲子依恋情况。

        研究人员发现对于接受逐渐消退和入睡时间消退行为干预的婴儿睡眠潜伏期(P<0.05)、觉醒次数(P<0.0001)和入睡后醒来(P=0.01)与睡眠潜伏期大幅减少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并且接受逐渐消退行为干预的婴儿入睡后觉醒次数和入睡后觉醒均有大幅减少。与对照组相比,接受逐渐消退和入睡时间消退行为干预的婴儿唾液皮质醇含量表现出轻微到中等程度的下降。母亲应激结果显示接受逐渐消退和入睡时间消退的婴儿在行为干预第一个月后也出现了轻微到中等程度的减弱,但情绪没有差异。在12个月的随访中,在情感和行为问题上没有出现显著的差异,并且在不安全的依恋类型之间也没有显著差异。

        由此可见,接受逐渐消退和入睡时间消退行为干预相比于对照组都能显著地提高睡眠质量,但对亲子依恋或儿童情绪和行为不会产生不良的应激反应或长期效应。

        原始出处:

        Gradisar M,et al.Behavioral Interventions for Infant Sleep Problem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Pediatrics. 2017. http://pediatrics.aappublications.org/content/137/6/e20151486.long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