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O于2017年2月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全球范围内约有4.3%的人罹患抑郁症。一些患者会因抑郁症的躯体症状就诊于综合医院的相应专科,面对这类患者,综合医院如何应对? 此外,医生群体因工作压力、医患关系等问题,心理健康状况堪忧。既往研究显示,医生群体患有抑郁症或存在抑郁状态的比例高于平均水平,属于患心理疾病危险性较高的职业群体。医生的精神健康状况如何改善?
《中国医学论坛报》专访北京回龙观医院副院长庞宇教授,请他从医患双方的角度谈精神健康促进工作。
《论坛报》:一些患者因抑郁产生身体症状,进而就诊于综合医院的相应专科。对于这类患者,医疗机构已进行了哪些尝试,以更好地帮助患者改善生理及心理状况?
庞宇教授:
抑郁症虽然是一种心理疾病,却可以出现生理症状,比如厌食、心慌、失眠、疼痛等,有些患者为此就诊于综合医院的消化内科、心内科、神经内科,甚至急诊等科室。对于这类患者,很多内科医生在充分排除其躯体疾病后,会建议患者转诊,通常转至本院门诊的心理科或精神卫生专科医院,以免贻误诊疗时机。
一线城市的一些综合医院非常重视这类患者,很多内科医生对于伴有躯体症状的轻度抑郁症患者,可以开出部分能够有效治疗轻度抑郁或焦虑的药物。而有些患者不愿意接受自己患有心理疾病的诊断,或者存在去精神卫生专科医院就诊的病耻感或担心被污名化,所以,一些综合医院的睡眠门诊、心身医学门诊或心理门诊就会接待较多的此类患者。
近年来,综合医院逐渐重视打造和建设这些科室,很多医生除了原有的内科学背景,往往还具有心理咨询与治疗方面的培训经历,或者由单位派去精神卫生专科医院进修。有的心内科直接开设“双心门诊”,即医生同时可以处理心脏疾病和心理症状,为就诊患者带来较多便利。
各医疗卫生机构越来越多地走进社区、企事业单位,普及抑郁症防治科普知识,各级健康促进中心也做了很多健康宣传工作,竭力普及抑郁症相关知识,提高患者、家属和健康人群对抑郁症的自我识别与鉴别能力。但需要注意的是,在一些二、三线城市及部分综合医院,仍然存在医务人员对抑郁症认知不足的问题,尤其在治疗用药及风险评估方面,但他们求知欲高,希望学习相关知识,这极其有利于提高我国抑郁症识别与诊疗水平,有利于抑郁症患者得到及早干预。
《论坛报》:医生面对繁重的工作、紧张的医患关系等,抑郁症患病率高于全人群,心理健康状况堪忧。中国医生抑郁症患病情况有哪些特点?对于医生的精神健康促进,医院和医生进行了哪些积极尝试?
庞宇教授:
2017年2月,WHO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全球范围内约有4.4%的人罹患抑郁症。而在医生职业群体中,抑郁症患病率高于这一全人群患病率。《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分别于2015年和2016年底发表的2项荟萃分析显示,医学生和住院医师患有抑郁症或存在抑郁症状的比例分别高达27.2%和28.8%。中国医生的心理健康同样不容乐观。2014年,《中国医学论坛报》的一项针对中国医生心理状况的调查显示,中国医师心理健康指数平均为24.17分,属于患心理疾病危险性较高的群体。2016年,《中国医学论坛报》的调研数据显示,中国医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处于亚健康状态,累计55%的医生得分低于警戒线12分,总体均值也低于12分。
2011年发表于《医学与哲学》杂志的一项针对我国医生心理状况的荟萃分析显示,我国医生心理健康水平普遍低于全国常模。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LC-90评估发现,9项因子中,医生群体有8项得分高于普通成年人,其中以焦虑和偏执最为严重,其次为抑郁、强迫,年轻医生心理压力大,焦虑最为严重。当压力较大时,女性医生的抑郁程度高于男性医生;高级职称医生的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因子得分均高于初、中级职称医生。社区医生心理问题以躯体化症状、强迫症状、抑郁情绪、焦虑情绪、敌对情绪较为多见,考虑与社区医生的工作性质有关。
对于医生的精神健康促进,可以考虑以下方面。
完善认知评价体系建议医院建立心理减压中心,除帮助医生掌握一定的自我心理调节技巧外,还可以为医生提供倾诉和减缓心理压力的场所,从而提高健康指数和工作效率。北京回龙观医院发挥自身专业优势,率先在全国建立“职工减压坊”,几年来收到良好效果。
引导正确的应对方式在医疗事故等不良事件发生后,医院方面要积极排解相关医生的负面情绪,采取成熟型应对干预,情绪调整差或反复出现事故的人员,要及时调整岗位,避免再次发生不安全事件。
减少负性躯体应激医生应根据个体特质,合理安排工作、学习、生活的时间,为机体提供缓冲期,改善睡眠质量。医院管理层应针对不同医生具体睡眠状况,合理调整排班制度和科室人员梯队,使医生能够在夜班后得到充分休息。
充分发挥社会、媒体的支持作用社会监督员、媒体工作者可与医务人员尝试角色互换,如北京市医院管理局就开展了“相约守护”医患互换体验活动,以此来增进社会对医护人员的理解和支持,积极宣传,缓解医患紧张。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