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双相障碍(BD)的复发率很高:即便经过治疗,仍有大部分患者在一生中出现多次心境事件发作。然而,不同研究报告的BD复发率存在很大差异,大部分数据来自由药企赞助开展、入组标准严苛的随机对照研究,存在精神、躯体共病或自杀倾向的患者常常未被纳入其中,而来自真实世界的研究数据较少。
众所周知,双相障碍(BD)的复发率很高:即便经过治疗,仍有大部分患者在一生中出现多次心境事件发作。然而,不同研究报告的BD复发率存在很大差异,大部分数据来自由药企赞助开展、入组标准严苛的随机对照研究,存在精神、躯体共病或自杀倾向的患者常常未被纳入其中,而来自真实世界的研究数据较少。
一项2月10日发表于PsychotherPsychosom(影响因子7.632)的meta分析中,来自西班牙的三位研究者试图探讨真实世界情况下BD患者日后心境事件发作(SME)的风险,即复燃和复发。此外,研究者还探讨了双相极性、亚临床症状等因素对复发风险的影响。研究者系统检索了PubMed、ScienceDirect、Scopus及WebofKnowledge2015年7月1日之前发表的、报告BD患者复发及复燃转归的自然研究,其中BD的诊断基于临床晤谈或研究诊断标准(RDoC)。研究者直接与所纳入研究的通讯作者沟通,以获取原始数据,无法获取原始数据且不包含Kaplan-Meierplot或未标记审查的研究则被排除在外。
本项分析共纳入了12项研究,5,837名患者。
主要发现
▲对于BD成人患者而言,其标记发作(indexepisode)至复燃/复发的中位时间为1.44年;换言之,约一半的患者将在标记发作后17个月内复燃/复发。其中,BDI型及BDII型自标记发作至复燃/复发的中位时间分别为1.7年和0.8年。
▲第一年内复燃/复发的风险为44%,其中BDI型为42%,BDII型为55%;若第一年未复燃/复发,则第二年的风险下降至19%;若第二年也未复燃/复发,第三年的风险为21%。5年内复燃/复发风险为70%。
▲BDII型患者的复燃/复发风险高于BDI型(HR=1.5)。
▲对于BDI型患者而言,复燃/复发的极性更可能与标记发作的极性一致,而非其他极性(HR=1.89–5.14)。例如,若本次发作为混合发作,则下次发作仍为混合发作的可能性分别为躁狂及抑郁发作后出现混合发作的4.26倍和5.14倍。
▲持续存在亚临床症状患者的总体复燃/复发风险为对照的2.17倍。
讨论
本项分析显示,BD自标记发作至复燃/复发的时间较短,第一年风险最高,5年内风险高达70%。上述结果与此前的研究结果大致相仿。此外,研究还发现,标记发作后1年内再次发作的风险最高,随后逐渐降低;再次发作的极性趋向于与上一次一致。这些结果提示,数月内出现的发作可能同时包含复燃和复发,但此后则以复发为主。
针对BDII型是否较BDI型更为严重,近年来的研究仍存在争议。本项研究发现,BDI型和II型之间的确存在差异,后者似乎较前者凶险,但不除外与混杂因素有关,如入组的II型患者为住院患者的比例更高,病情更为严重。针对这个课题,人们仍需进一步开展研究。
临床研究中,若未明确达到诊断标准,受试者常被分入心境正常组。然而,亚临床症状可能将BD患者置于高复发风险的境地。针对这些症状,患者需要基于循证学证据的有效治疗。目前,拉莫三嗪、锂盐以及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心理治疗均拥有初步证据,但仍远远不够。
原始出处:
Radua J, Grunze H, Amann BL. Meta-Analysis of the Risk of Subsequent Mood Episodes in Bipolar Disorder. Psychother Psychosom. 2017 Feb 10.
copyright©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