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杀前的轨迹,研究将70例自杀个案分为四类:逐渐恶化;突发悲剧;跌宕起伏;长期困顿。 针对逐渐恶化、跌宕起伏、长期困顿三组,改善社会经济地位及强化社会支持或有助于预防自杀;而突发悲剧组则对自杀的预防构成了挑战,从现象入手或为破解之道。 研究强调了学校在高中生自杀一级预防中的重要角色。
自杀是全球范围内青少年的主要死因之一。自杀谱系范围很广,从死亡相关的想法到自杀观念,再到自杀未遂,最终死于自杀。人们已开展了大量研究,旨在探索有助于明确青少年自杀轨迹的关键因素,如相比于未患病,罹患精神障碍可能是青少年死于自杀的最强预测因素。然而,个体如何从自杀观念发展至自杀计划乃至行为,预测因素则要复杂得多。
一项近期发表于European Psychiatry的研究中,来自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等机构的研究者针对70例高中生自杀身亡个案开展了心理解剖(psychological autopsy),对自杀者的轨迹进行了定性分析,并对其精神科诊断、生活事件、功能水平等进行了定量分析。
研究数据来自针对上述70例自杀身亡个案的回顾。这些自杀事件发生于2004–2011年间,平均年龄16岁,男孩居多(n=50);回顾工作则由代表以色列教育部门行使职权的一个正式委员会开展。该委员会由一名教育督查、一名资深心理医生、一名资深学校辅导员、一名政府代表及一名公众代表所构成;为减少偏倚,与涉事学校直接相关的人员被排除在外。该委员会成员均经过培训,针对每位自杀者访谈了8-10人,包括死者的朋友、父母、教师、其他教职人员等,且访谈次数较通常进行的心理解剖更多。除访谈外,委员会还在死者父母同意后回顾了其他相关资料。最后,每例个案报告均经由5位研究者进行分析。
叙事分析中,每例自杀事件的发展历程得到了回顾。例如,死者是否经历过开心的时光?这段好时光是在什么时间?人生中是否存在一个关键节点?从危机到自杀历经多长时间?基于这些信息,研究者对自杀个案进行了定性分析,基于其发展轨迹进行了分类。此外,研究者还基于既往病历记录、量表测查结果等获取了死者精神科诊断、生活事件、社会功能及酒药使用等情况,并进行了定量比较。
这些自杀个案中,最常见的自杀手段为自缢(n=51),其次为高坠(n=10)、枪击(n=6)和自我投毒(n=2)。
主要发现
研究所涉及的自杀个案大致分为四种情节:
▲ 逐渐恶化(regressive,41.8%):功能水平和心境持续恶化,直至自杀。
▲ 突发悲剧(tragic,20.9%):状况一直良好,自杀危机前后急剧下降。
▲ 跌宕起伏(unstable,19.4%):人生中贯穿着高峰和危机。
▲ 长期困顿(stable,17.9%):长期生活在负性环境中。
定量分析显示,悲剧事件组独立于其他三组,在很多方面显著不同于其他组。量表显示,该组死者在学校的表现整体上较其他三组更好(A)。该组功能峰值更高(B),即便在自杀前的一个月,其功能水平已有所下降后,表现仍更优(C)。另外,悲剧事件组所经历的生活事件更少(D),酒药使用也更少(E)。
在发现悲剧事件组显著不同于其他组后,研究者进一步将该组与其他三组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该组死者冲动特质的比例较低,持续至少3天的旷课更少,社交拒绝及欺凌他人的比例更低,接受心理治疗的比例更低。总体而言,该组已知的自杀危险因素较其他组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讨论
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手段,本项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自杀高中生的内心世界。基于分析结果,研究者将这一群体分为两组:第一组占大多数,所经历的生活负性事件更多,社会经济背景较低,在学校的表现及功能水平较差。针对这一人群,预防自杀应聚焦于改善其社会经济地位,以及强化其社会支持。
第二类自杀者的起点相对较高,学校表现良好,很少具有或不具有精神病理学状况,即便在自杀前,功能水平也较高。这一组世俗意义上的“好孩子”反而对自杀预防构成了严峻的挑战。值得注意的是,这一组在自杀前也出现了功能水平的下降。与其努力探究这一人群自杀的高危因素,不如直接从现象入手,重视那些表现“莫名”下滑的好学生。另外,研究结果强调了学校在高中生自杀一级预防中的关键地位。
文献索引:Zalsman G, et al. Psychological autopsy of seventy high school suicides: Combined qualitative/quantitative approach. Eur Psychiatry. 2016 Oct;38:8-14. doi: 10.1016/j.eurpsy.2016.05.005. Epub 2016 Sep 6.
copyright©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