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

培养好习惯克服拖延症

作者:张田勘 来源:健康报 日期:2012-12-29
导读

         所谓的拖延症只是一种懒惰,严重者可能伴有抑郁倾向或伴有焦虑。一般人的拖延都是生活中的懒惰习气,如果并不影响生活和工作,懒一点就懒一点吧,只要自己感到舒服就行。当万事成蹉跎后,拖延就可能是一种罪恶了。

  一首名为“拖延症之歌”的MTV视频不久前突然走红,原来有不少人从中找到了自己的影子:办正事前总会打会游戏,再看会电视剧,刷会微博,最重要的事情总是熬到最后期限前几个小时才开始着手安排,往往弄得措手不及,焦头烂额。

  拖延症是懒惰消极的表现

  拖延症据考证是爱德华霍尔于1542年提出的,是指非必要、后果有害的推迟行为。寒号鸟这个寓言故事想必大家都听过吧。

  如果把网络成瘾症和拖延症看成一种心理疾病,至少应满足3个条件:找到疾病遗传学的遗传模型,确认特定的基因位点;该症候能从病原学、病理生理学、病理解剖学上被很好地解释;该症的诱因、预报、稳定性和对治疗的反应都能被预测,并且在面对不同的人时这些特点不变。但是,网络成瘾和拖延症都不能满足这三种条件。所以,所谓的拖延症只是一种懒惰,严重者可能伴有抑郁倾向或伴有焦虑。

  培养好习惯克服拖延症

  如果以推迟的方式逃避执行任务或工作,而且无精打采到什么事都不愿做,也不愿过问,甚至有轻生的念头,就得去找精神科医生查找病因了,说不定就是抑郁症。

  其实很多家长和教育工作者都有对付拖延和懒惰的经验和做法。其中之一是,让拖延者制定和实施养成办事有条理的习惯。比如,对于一周或一个月的学习和工作,按轻重缓急列出计划,先易后难。久而久之,就会养成当日事情当日解决的好习惯。正如优秀记者所遵循的一个原则,新闻不过夜,必须当晚写作完成并发稿。另一方面,按照实验心理学的原理,从大脑奖赏机制着手,也是应对拖延的一种有效方法。事实上,当一个作业、一项任务需要完成时,完全有必要把这一作业和任务转换为奖赏。比如,在一两个月的时间里完成一篇论文或一个小设计,想象着这会为自己带来一笔不菲的收入;反之在规定的时间内如果完不成就会丧失财富,就自然有动力按时完成工作和任务。

  一般人的拖延都是生活中的懒惰习气,如果并不影响生活和工作,懒一点就懒一点吧,只要自己感到舒服就行。不过,也有必要重温钱鹤滩的《明日歌》: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当万事成蹉跎后,拖延就可能是一种罪恶了。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