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

精神病人频频行凶 谁来管理公共安全“非定时炸弹”

作者: 来源:中国青年报 日期:2012-12-19
导读

         接连两起校园伤人案,令“精神病患肇事”如乌云般聚拢在公众心头。北京回龙观医院副院长王绍礼还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回龙观医院在全国四个省对1.2亿人做的抽样调查显示,各类精神障碍总的患病率已达17.5%。”  李玫瑾还强调,干预不应止于重性精神病患,抑郁、焦躁等一般心理疾病也应被纳入。

  在王绍礼眼中,最理想的模式应该是:患者发病时,第一时间到专门医院接受规范治疗;待两三个月病情稳定后,一步步转到康复医院;最终,转到社区去。“这里,每个环节都应该是‘无缝交接’的,确保病患的信息在各家机构间顺利传递,并有专门机构、专人负责管控。”

  为此,卫生部在2006年,就已牵头启动了“医院社区一体化”试点。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常务副主任马弘介绍,截至2011年4月,这一针对重性精神病患而确立的管理模式,已覆盖了全国160个市(州)、674个区县、3.3亿人口。为28万例重性精神病患登记、建档,肇事率也从最初的4.8%,下降到第5年的0.5%;肇祸率从1.5%下降到零。

  “对精神病患的管理最终是要回到社区,以社区管理为中心,这是趋势。”唐宏宇认为。

  各省区市也在做类似尝试。

  中国青年报记者查询看到,江西、福建、湖南、吉林、浙江等省,均在走各部门“协同作战”之路。以江西为例,今年财政拨出660万专项资金,用于重性精神病患的收治管理工作。其公安机关通过分户走访、摸底,“排查”此类人群,并进行信息采集、风险评估、落实监护责任等工作;卫生部门负责肇事肇祸精神病患的监测,督促医院做好鉴定、收治和管控工作;民政部门负责流落社会的精神病人的救助及送返原籍……

  在一些省区市,还为贫困重症病患设立了“住院救助基金”。

  “整个协作网正在建设,但还没有建成。各级医院的功能、定位不够清晰,医疗机构之间、医疗机构与社区之间没有很好地衔接,双向转诊通道还没有完全理顺。”这是王绍礼概括的当前“弊病”。

  他认为,医院为这类病患建立信息库后,即使其出院回家,“社区管理者也能第一时间接到信息,迅速去跟踪随访”。但由于社区力量跟不上,财力投入有限,“目前,即使在北京,我们能做到的也只是把病人信息通知到当地精神卫生防控部门去,能不能‘落地’不敢说。”

  李玫瑾还强调,干预不应止于重性精神病患,抑郁、焦躁等一般心理疾病也应被纳入。

  有心理医生曾提示:“如果社区都能建立一个心理干预机构,如果案发前,当事人或邻居能有渠道给社区专业人员打个求助电话,也许很多悲剧就不会发生。”

  李玫瑾认为:“精神出现异常的人,最先发现的应是他的家人,如果家庭失去功能,邻居及社区人士往往能够发现,他们要及时送病患去医院或报警。如果医院在接诊每一个病人后能建立定期回访制度,公安机关在处理每一疑有精神问题的嫌疑人案件时,能够及时与医院进行联系沟通,就能建立家庭、社区、公安、医院协作机制。”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