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

精神病人频频行凶 谁来管理公共安全“非定时炸弹”

作者: 来源:中国青年报 日期:2012-12-19
导读

         接连两起校园伤人案,令“精神病患肇事”如乌云般聚拢在公众心头。北京回龙观医院副院长王绍礼还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回龙观医院在全国四个省对1.2亿人做的抽样调查显示,各类精神障碍总的患病率已达17.5%。”  李玫瑾还强调,干预不应止于重性精神病患,抑郁、焦躁等一般心理疾病也应被纳入。

  王绍礼认为,这部分人看似“正常人”,如果不加以干预,同样可能是公共安全隐患。

  医院难以收全“非定时炸弹”

  接连发生的恶性事件引发公众担忧,而《刑法》第18条又特别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

  “一个精神状态异常的人,平时谁来发现和干预?一个人若犯了罪,是不是自称精神病就能免责?”不少网民质疑,目前,社会对精神病患处于“事前没人管,事后管不了”的尴尬状态。

  李玫瑾告诉记者,在判定这部分人的刑事责任前,司法机关会对其进行精神鉴定,“根据其作案行为来断定‘是否有辨认或控制能力’,如果作案时上述能力均正常,嫌犯一样要承担刑事责任。”

  但媒体报道却显示,近4成精神病患作案时确实“控制能力缺乏”。“可见,相比案发后‘亡羊补牢’,不如事先做好治疗和监管,尤其是治疗——它是最好的预防手段。”唐宏宇说,但当前精神病患的就医情况“很不乐观”。

  王绍礼给记者提供了这样一组数字:根据对1.2亿人群的调查,以精神分裂症为主的精神病性障碍中,有约27.6%“从未接受过任何治疗”,有12%“仅求助于非精神科医生”,总体就医率仅有60%。

  “而除精神分裂症以外的其他精神疾病患,九成以上没有主动就医。”他说。

  即便对民间口中需要强制住院的“武疯子”而言,病床和医生数缺口也是绕不过去的坎儿。

  今年10月刚颁布的《精神卫生法》第30条规定:当就诊者被诊断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并且已经发生伤害自身/他人安全的行为,或者有伤害自身/危害他人安全的危险时,要对其实行住院治疗。

  但2012年中国卫生统计提要显示,全国精神科病床在2011年仅21万余张,占全部病床数的不足6%。“据世界卫生组织评估,每万人口的精神病床数最低要求是1.48张,我们连最低配置都没有达到。”王绍礼说,“此外,目前全国精神科医生只有两万人左右,每10万人的精神科医生数的世界平均水平是4.15个,而我们的全国平均水平仅1.46个。”

  这一切意味着,即便是重性精神病患者中,也只有极少数能住院治疗。记者按一年出入精神科医院80万人次估算,超过9成的重性精神病患者“散落民间”。

  “散落民间”的危害不言而喻。

  陕西一位基层民警曾向媒体称,他根据多起案例分析,造成恶性事件的精神病患者,主要是具有暴力倾向的青壮年。王绍礼也确认:“这部分人肇事的特点在于突发性、不可预见性和残暴性强,增加了有肇事肇祸倾向的精神病人服务和管理的难度。”

  高昂医疗费曾被认为是一大入院“门槛”,但多位专家向记者证实,在病情稳定期,一年所需治疗费不到2000元,即使用最好最贵的药,每年也不过2万~3万元。

  但在一些相对贫困地区,由于观念和财力所限,精神病患被“居家关锁”或“流落街头”等现象,仍在不时上演。

  “病能有医,疯能有控”是一种公共责任

  医院之外,社区、公安等能否肩负起管理之责?

  “1600万重性精神病患,比有些国家的总人口还多,但不是所有人都需要住院,有些完全可以通过社区进行接治、管理。”唐宏宇表示,“而且,对精神病患的干预是一个持续过程,不能‘一入院就稳定、一出院就放羊’。长期随访、跟踪、管理机制,只有社会力量能做到。”

  有关数据显示,精神病患中,有80%需要终身康复治疗。而由于缺乏持续性和前瞻性,往往出院后又出现伤害行为,“而且比第一次还要重,直到不可收拾”。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救治和监管仅靠亲属远远不够,需要政府将这一群体的救治纳入国家公共卫生投资的视野,真正帮助精神疾病患者,特别是重性精神病人实现‘病能有医,疯能有控’。”多位专家呼吁。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