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械

苦参碱葡萄糖注射液致水样腹泻1例

作者: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二医院感染内科 顾生旺 蒋兆荣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日期:2012-07-24
导读

         患者女性,55岁,2011年10月22日因“肝硬化、肝癌”从外院转入我院。患者1990年因输血感染丙型肝炎;1996年因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接受脾切除术;2007年出现间断腹泻伴双下肢水肿,被诊为慢性肠炎,接受大蒜素胶囊、诺氟沙星胶囊、复方地芬诺酯片治疗后症状好转......

  病历摘要

  病史

  患者女性,55岁,2011年10月22日因“肝硬化、肝癌”从外院转入我院。患者1990年因输血感染丙型肝炎;1996年因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接受脾切除术;2007年出现间断腹泻伴双下肢水肿,被诊为慢性肠炎,接受大蒜素胶囊、诺氟沙星胶囊、复方地芬诺酯片治疗后症状好转;2009年1月出现肝区不适,被诊为丙型肝炎肝硬化、肝占位性病变;2010年10月因大量腹水被诊断为结核性腹膜炎,口服异烟肼、乙胺丁醇和左氧氟沙星治疗半年,腹水基本消退;2011年10月19日因肝区隐痛在外院接受肝脏磁共振成像(MRI)动态增强扫描,显示肝硬化,肝内多发硬化结节,食管下段静脉曲张,少量腹腔积液,胆囊结石,左肝癌;10月20日接受射频消融治疗,同时静脉滴注苦参碱葡萄糖注射液250 ml,1次/日。次日,患者出现3次水样腹泻,立即停药。10月22日腹泻消失,为进一步治疗转入我院。

  检查 面色晦暗,巩膜轻度黄染,肝区叩击痛弱阳性,腹部移动性浊音弱阳性,双踝部轻度水肿。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14.2×109/L,中性粒细胞占80%;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56.8 U/L,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42 U/L,总胆红素50.9 μmol/L,白蛋白27.6 g/L。

  治疗经过 因处方医师不了解患者用药史,10月25日再次应用苦参碱葡萄糖注射液250 ml,1次/日,静脉滴注。第3天,患者发生严重无痛性水样腹泻,1次/小时。大便常规检查未见异常。给予口服大蒜素、诺氟沙星、复方地芬诺酯,静脉滴注头孢西丁2 g,2次/日,腹泻无缓解。10月28日,因家属告知医生,数天前患者接受苦参碱葡萄糖注射液后出现腹泻,遂停用该药。次日,患者腹泻停止。

  讨论

  苦参碱是从豆科槐属植物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oides L)果实或地上部分提取的一种生物碱,其中氧化苦参碱占98%以上,还有极少量槐果碱、槐胺碱和槐啶碱等。苦参碱葡萄糖注射液为感染内科肝病患者退黄、降酶、改善肝炎症状与体征的常用药。关于苦参碱葡萄糖注射液不良反应的报道尚不多见,有学者报道该药可致过敏性休克。

  本例患者入院时,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可能存在腹腔感染;血清白蛋白低于正常水平,可能存在肠黏膜水肿;尽管肝癌、肝硬化也可出现腹泻症状,但本例水样腹泻的发生与苦参碱葡萄糖注射液的应用呈明确的时间相关性,且再次用药后腹泻再现,药物与不良反应间的因果关系明确。动物实验证实,苦参碱可拮抗蓖麻油、番泻叶引起的小鼠腹泻,有学者报道苦参碱可用于治疗婴幼儿和儿童腹泻,然而本病例提示,应用苦参碱葡萄糖注射液时须警惕其致腹泻的不良反应。同为苦参碱制剂,具有治疗腹泻和诱发腹泻的不同作用,其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病例全文详见《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12年第3期)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