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一到三伏天,各中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会有大批接受“三伏贴”治疗的患者,其火爆程度似乎要超过了“三伏”的天气。马上就要到“三伏天”了,有医生想了解“三伏贴”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本文对“三伏贴”治疗的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进行介绍。
每年一到三伏天,各中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会有大批接受“三伏贴”治疗的患者,其火爆程度似乎要超过了“三伏”的天气。马上就要到“三伏天”了,有医生想了解“三伏贴”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本文对“三伏贴”治疗的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进行介绍。
三伏贴即“穴位敷贴疗法”,是在三伏天对穴位进行药物贴敷的一种治疗方法,属于“冬病夏治”的一种。
“冬病夏治”源于《内经·四气调神大论》中“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意思是春夏顺其生长之气即养阳,秋冬顺其收藏之气即养阴。春夏养阳,即养生、养长;秋冬养阴,即养收、养藏。其所蕴含“治未病”的思想便是后来“冬病夏治”最早的理论源流。
目前临床上,常取每年初、中、末伏第1天在人体的相应穴位上进行药物敷贴,以鼓舞正气,驱散体内阴寒,调节脏腑功能,恢复机体阴阳平衡,增加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三伏天则是指夏至以后的第3个庚日(指干支纪日中带有“庚”字的日子)、第4个庚日和立秋以后第1个庚日,是一年之中最炙热的三天,亦即所谓的初伏、中伏、末伏。
最早有文字记载的“三伏贴”是在南北朝时期《荆楚岁时记》。中医理论中认为庚日属金,以五行而论,与肺相配,为驱散内伏寒邪最好节气日期,自然界夏季阳气最旺,人体的阳气在夏天也达到最高,尤其是三伏天肌肤腠理开泄,选取穴位贴敷,药物最易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能通过经络气血直达病所,使人体各部功能得以保持协调和相对的平衡。
“三伏贴”应用于两种常见的“冬病夏治”
“三伏贴”可治疗多种反复发作及过敏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哮喘及过敏性鼻炎等,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及强直性脊柱炎等,慢性胃肠炎、慢性腹泄,小儿厌食、遗尿,头痛、颈、肩、腰腿痛、痛经等。
慢性支气管炎与哮喘 慢性支气管炎与哮喘病变主要涉及肺、脾、肾三脏;当三脏阳气虚弱时,在气候转变、寒温失调的情况下机体易发病。“三伏贴”疗法取肺腧、心腧、膈腧、肾腧、膏肓等背腧穴及天突、定喘、膻中等穴位;以解表散寒的细辛、温阳行气的白芥子、破血逐瘀的延胡索及泻水逐饮的甘遂等药物辅以麝香的辛香开窍走窜,加强药效,再配以具有温中作用的姜汁,达到疏通经络、调整脏腑阴阳、祛散寒痰,使人体阴平阳秘,脏腑经络通畅,以达平喘止咳的目的。
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也称变应性鼻炎,是机体对某种变应原敏感性增高而引起的鼻塞、流涕、鼻痒、喷嚏、嗅觉减退或丧失的一种疾病。
中医认为该病外因肺气虚弱、卫阳不固、风寒外邪乘虚而入或异气诱发所致;内因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故在夏季病情缓解期,机体反应性较好的情况下治疗,药用白芥子、甘遂及延胡索等散寒化痰,细辛辛温宣肺,配以姜汁温中;选双侧肺腧、心腧、膈腧、脾腧、肾腧及风门、迎香等穴位贴敷,可降低疾病复发的频率。
注意事项
“三伏贴”并非人人适宜,属“寒证”、“虚证”的疾病适宜使用该法,如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感冒、慢性胃炎、胃溃疡、胃肠功能紊乱、慢性腹泻、痛经、产后头痛及颈、肩、腰腿痛等。
热性疾病者不宜使用该法。因其用辛温大热中药,会使阳更盛、阴更虚,进而导致病情恶化,甚至危及生命。此外,贴敷部位有皮肤创伤、溃疡或感染、对敷贴药物或敷料成分过敏、瘢痕体质、咳黄浓痰或咯血者,均不宜使用。孕妇、艾滋病、结核病或其他传染性疾病者、188bet在线平台网址 、血液病、恶性高血压、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支气管扩张、恶性肿瘤患者及病情急性发作或加重时均须慎用。
敷贴时间须根据患者年龄、体质和对药膏耐受情况而定。年轻且对药物耐受能力较强者,可贴3~4小时,老年人及体质较弱者可适当缩短贴敷时间,儿童皮肤娇嫩,一般只贴0.5~2小时。贴敷时间长短以皮肤反应为度,一般以局部皮肤有烧灼感为宜,若贴后烧灼感明显而不能耐受可提前去药。贴后局部温热微痒,皮色不红或微红可适当延长时间,以不烧伤皮肤为宜。
因个体差异,少数患者皮肤可有剧烈疼痛,难以忍受,甚至出现水泡,此时须取下药物,用清水冲洗局部。勿搓、抓或挠,勿使用洗浴用品和其他止痒药品,防止对皮肤进一步刺激。
治疗期间禁食辛辣、寒凉等刺激性食物及海鲜、牛羊肉、鸡肉、香菜、韭菜等,饮食宜清淡。敷贴后可洗澡,但勿搓背,勿用沐浴液等化学制剂,淋浴后用毛巾轻轻吸干穴位上的水。若皮肤出现水泡,最好等水泡消失后再洗。避免着凉,因为遇冷毛孔会收缩而影响药物吸收。此外,治疗期间应避免剧烈运动。
小结
“三伏贴”疗法是在中医“冬病夏治”、“治未病”理论指导下,配合现代医学“透(经)皮给药系统”理论,体现预防为主的疗法。全科医生应了解这种治疗方法,但并非所有疾病都适用该法,临床中须根据患者情况,仔细辨证,且治疗期间须在饮食起居上加以注意,切勿盲从。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