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30岁,2011年7月3日夜间在路边“大排档”进食;7月4日晨起出现腹部绞痛,脐周为主,解稀软大便1次,有未消化的食物,便后痛减,无恶心呕吐,无发热,未予重视。
病例介绍
现病史 患者女性,30岁,2011年7月3日夜间在路边“大排档”进食;7月4日晨起出现腹部绞痛,脐周为主,解稀软大便1次,有未消化的食物,便后痛减,无恶心呕吐,无发热,未予重视。
7月4日中午食用半个“冰”西瓜;7月5日凌晨1点左右出现腹部绞痛,全身出冷汗,解大便1次,先为不消化食物,后呈水泻,自测体温38.2℃,自服盐酸小檗碱(黄连素)3粒,症状未见明显缓解;至次日早晨共大便8次,均呈水样泻,泻时腹痛,泻后痛减,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小便正常。
体格检查 体温38.0℃,血压113/80 mmHg,神志清楚,心肺未见异常,腹平软,未见肠型及蠕动波,剑突下压痛,无反跳痛,无肌卫,肝脾肋下未触及,墨菲氏(Murphy’s)征阴性,听诊肠鸣音亢进。舌淡苔薄黄腻脉弦。
辅助检查 白细胞计数为12.50×109/L,中性粒细胞占86.50%,血红蛋白值为135 g/L,血小板计数187×109/L;血尿淀粉酶正常。
腹部B超示:肝脏、胆囊、胆总管、胰腺及脾脏未见异常,右下腹未见明显包块。
予适当补液,并予中药汤剂保和汤加减(炒山楂、焦神曲、炒麦芽、陈皮、连翘、茯苓、藿香、竹茹、黄连)。患者用药2日后大便检查正常,3天后复查血常规指标均在正常范围。
讨论
诊治原则 急性胃肠炎多见于夏秋季节,发病急骤、病势急迫,常以频繁吐泻、肠鸣和腹痛为主要表现。该病案中患者为年轻女性,无既往病史,本次发病有饮食不当史,后即出现频繁腹泻、发热等症状。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可排除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及阑尾炎等急腹症。
急性胃肠炎有自愈倾向,除严重者,一般不需抗生素药物治疗。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90%的腹泻不需要抗菌药治疗,而我国学者根据我国腹泻病原谱的特点及临床治疗结果提出,约70%的腹泻病不需要抗菌药物治疗。但由于其来势凶猛,胃肠黏膜防御机制的某些成份被削弱,呕吐、腹痛、腹泻共存,严重者可剧吐及腹部绞痛,易出现脱水及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严重者可致休克及死亡。
因此,在治疗上除适量补充液体及电解质、抗休克等综合治疗外,应尽早缓解症状。
中医治疗分析 该病案属祖国医学“泄泻”范畴,其病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感受外邪、饮食所伤、情志失调、脾胃虚弱及命门火衰等。这些病因导致脾虚湿盛、脾失健运、大小肠传化失常、升降失调、清浊不分,而成泄泻。
该病患者有明显的诱因,即进食不洁食物,证属“伤食泄泻”,患者伴有脘腹胀满及食欲不振等症状,故病机为饮食不洁、脾胃受损、水谷不化、气机升降失调。正如《景岳全书·泄泻》所说:“若饮食失节,起居不时,以致脾胃受伤,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华之气不能输化,乃致合污下降而泻痢作矣。”治疗以消食、导滞及和胃为主,方选保和汤加减。保和汤是将保和丸改为汤剂使用,功能为消食导滞、和胃止痛,主治饮食不节、暴饮暴食导致饮食积滞、阻塞胃气的食滞胃脘证。
诸药配伍,使食积得化、胃气得和、热清湿祛,则诸症自除。结合患者病情,另加黄连以清热泻火。本病例以中药治疗为主,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这值得我们进一步地探索。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