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药物使用的3个环节中,药师调配药品是防范用药错误最关键的环节。一方面,药师调配药品环节本身会产生用药错误(约占全部用药错误的10%);另一方面,药师也是及时发现并纠正处方错误的关键。由于药师的把关,才使得大多数处方错误没有最终变成对患者的用药错误。药师在调配药品时应严格落实“四查十对”的要求,及时发现错误、避免患者受到伤害,这不仅是法规要求,也是药师作用和职业价值的体现。
在药物使用的3个环节中,药师调配药品是防范用药错误最关键的环节。一方面,药师调配药品环节本身会产生用药错误(约占全部用药错误的10%);另一方面,药师也是及时发现并纠正处方错误的关键。由于药师的把关,才使得大多数处方错误没有最终变成对患者的用药错误。药师在调配药品时应严格落实“四查十对”的要求,及时发现错误、避免患者受到伤害,这不仅是法规要求,也是药师作用和职业价值的体现。
发生错误的影响因素
处方审查
1. 处方信息模糊或不充分 如处方字迹不清、无诊断或诊断不全等,药师将无法获得准确、足够的信息,影响对处方药物及其合理性的正确判断。
2. 药师经验和技能不足 处方审查对药师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有较高要求,缺乏这种能力会让药师对处方中的错误“视而不见”而“照方抓药”。
3. 处方合并和遗漏 患者常同时到多个专科就诊,不同医师开具的处方中可能有重复用药或产生不良相互作用的药物。当患者在多科就诊后分次取药时,此类错误更难被发现。
典型案例及分析
患者女性,56岁,高血压病史10年,因复诊时诉咳嗽、多痰,医生处方罗红霉素片。患者取药后又到呼吸科就诊,医生处方阿奇霉素分散片。再次取药时,药师发现电脑中有该患者当日拿取罗红霉素的记录,遂将阿奇霉素作退费处理。
分析 处方审核是发现用药错误的重要环节,要求药师具备足够的专业技能和经验,以及严谨的态度和细致的作风。在本例中,正是由于药师的细心才发现患者分次就诊造成了重复用药,避免了用药错误。
小贴士
1. 药师在审方时应注意诊断、性别、年龄等信息,必要时应与患者交流其疾病、用药史、过敏史等,结合患者情况对处方药物合理性作出判断。
2. 审方对药师的能力、经验要求较高,可安排一名高年资药师作“巡视员”为其他窗口药师提供帮助和支持。
3. 使用信息化工具辅助审方,节约时间、减少疏漏。
药品调配
1. 相似药品 很多药品包装的外观或读音相近,调配时易混。
2. 药品摆放不合理 多数药房按药物类别和品种的顺序摆放药品,相似药品位置邻近,调配时易出错。
3. 工作流程和方式不科学 如药师持摆药单调配药品,有时会“看串行”导致错误发生。
4. 工作环境和工作压力 环境嘈杂、药房照明不够、缺乏必要标识、取药窗口人员过多、急诊单人值班无核对等工作环境和压力因素,会明显增加药品调配差错。
典型案例及分析
某药房的胸腺五肽注射液有1 mg/支和10 mg/支两种规格,外观相似,在药架上相邻放置。一名药师发现1 mg胸腺五肽货位处有一支散放的药品,就将其放入盒内。次日,护士在给患者注射药品时发现药房将1 mg的胸腺五肽误发为10 mg规格。
分析 药师发现散放药品时误将其混放,调配及核对环节均未发现这一错误,导致发错药品。此外,本例还暴露了药房在易混药品标识、药品货位设置、药品拆零管理等多个环节均存在隐患。
小贴士
1. 药房应整理易混药品,在药架或标签上做出明显标识;原则上药品不提前拆零,已开包装零散药品应有标识。
2. 处方上药品名称、数量、规格等信息尽量使用较大字体,以方便识别。
3. 医嘱单所列药品较多时,可采取隔行加印底色方式减少“看串行”。
4. 使用不同字体打印易混及高危药品的电子处方。
药品发放
1. 患者身份识别形式单一 有些药房只使用一种方式识别患者,有时会将药品发给错误的患者。
2. 环境因素影响 药品发放环境常较拥挤、嘈杂,有时窗口同时聚集多名患者,会使药师注意力不集中,易致差错。
3. 药品包装的影响 整盒药品常会拆零发放,如已打开包装药品无标识,则易被当成整盒药发出,造成数量错误。
4. 药品标注方式不合适 药师发药时通常在包装上标注用法用量、贮藏要求等,不合适的标注可能导致错误,如重复标注致用药剂量增大。
典型案例及分析
男性胃溃疡患者,医师为其处方了雷尼替丁胶囊,150 mg,bid。药师发药时,在两个药盒上均标明了用法用量。患者按包装盒上的标签用药一周后,出现心慌、视物模糊。
分析 因药师对同种药品重复标注,导致患者实际用药剂量加倍。标注时应注意:针对同一患者的标注应统一,不要遗漏或重复标注;药师应确认患者理解标注含义;标注的大小和位置不能妨碍患者从药品包装上获取必要信息。
小贴士
1. 不要在发药窗口解决复杂问题(如复杂的咨询、投拆等),让有经验的药师在专门区域处理。
2. 药架上已打开的包装盒不要按照原样合上后放置,以免与整盒药品混淆。
3. 使用标准化的不干胶标签进行药品的标注,避免在包装盒上手写标注。
用药交待
1. 沟通的有效性 药师在发药时都做用药交待,但药师常“以为患者明白了”,实际上患者却一知半解,甚至理解错误。
2. 用药交待的规范性 做好用药交待对药师的专业技能和经验技巧都有较高要求,窗口发药的药师多数从业时间较短、经验技巧不足,易出现交待不全、不恰当甚至不正确情况。
3. 缺乏反馈和跟踪机制 很多用药错误经患者反馈才暴露,顺畅的反馈渠道和有效的跟踪措施可缩短错误暴露的时间、减轻错误对患者的损伤。
典型案例及分析
老年男性,因咳嗽就诊,医生处方甘草合剂(100 ml,塑料瓶装,表面有刻度)。药师试图以通俗语言做用药交待,指着刻度向患者交待“每次喝一道”。患者误解为“边走边喝”,在回家途中将整瓶药物喝完。
分析 本例中药师未向患者确认沟通效果。药师应重视用药交待内容和语言的规范性,特别要确认交待效果,用药交待的重点不是“药师说了什么”,而是“患者明白了什么”。
小贴士
1. 在药师容易看到之处放置“提示卡”,提醒用药交待内容和注意事项。
2. 制作“患者联系卡”,写明药房联系方式,随药品发放给需要的患者。
3. 如果时间允许,做完用药交待后请患者复述主要内容。
4. 将重要的注意事项印成小纸条,需要时随药品一起发放给患者。
■ 用药安全小课堂
代取药造成两位患者的药品交叉误用
四川省自贡市第三人民医院 刘勇
2岁患儿,因“营养不良性贫血、缺钙”就诊,医生处方钙片等药物;患儿母亲因“三叉神经痛”同时就诊,医生处方苯妥英钠等药物,由患儿爷爷从药房代取。用药后患儿出现食欲减退、呕吐、哭闹不安和走路不稳等症状,其母头痛也未见好转,回医院就诊。医生发现两位患者误服了对方的药品。该案例最终引发纠纷,以医院赔偿告终。
分析 两位患者的诊断及药物处方均正确,药房在药袋上标明了药名和用法,但却未注明患者姓名,导致两位患者的药品交叉误用。
专家点评
错误分类:错误的患者
错误分级:E级
错误发生环节:药品调配(发药交待)
当患者由亲友代取药时,药师应额外注意两点。一是患者识别,可通过姓名、年龄、性别的标注或不同患者的药物分开打包等方式避免误用;二是避免因取药人转述而遗漏重要信息,药师除口头交待外,还应辅以必要的书面交待或文字标识。[9010901]
本栏目编委会
特约主任编委
张晓乐 刘 芳
特约副主任编委
梅 丹 夏文斌 刘皈阳 陆 进
特约编委
王晓玲 张 婷 张艳华 张海莲 李晓玲 赵环宇 张海英 纪立伟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